审视自己的内心与工作状态,你面对工作总是负能量吗?用一个方法,带你看见深埋心中的自我疑虑!

当“心里苦,也说不出口”的职场集体制约文化开始式微,大家逐渐不害怕、不介意展露负面情绪。被讨厌没关系,我有被讨厌的勇气;不完美很 OK,因为我爱我自己;每天来点负能量很流行,因为负负可以得正!

为什么单纯强调正面思考的直线路径会出现转向?负能量反而成为引起更多讨论的议题?《Cheers》杂志专访知名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王浩威,从宏观社会走势、微观心理转折、心理学流派消长、职场生涯规画等角度,方方面面,钜细靡遗地解析,并提出个人与企业可行的做法。

王浩威不只临床经验丰富,也长期关怀社会趋势,兼具知性与感性,在《Cheers》为读者解惑的专栏深受喜爱。他认为,社会集体心情从无限拥护正面思考,走向负能量当道,其实和全球经济走势相互呼应。而网路社交媒介兴起,又刚好让个人幽微情绪有了相互串联、取暖的机会。 “不管外在世界如何流行,作为一个人,最终仍回避不了自我诘问,找到生命意义和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才不会放任自己像没有方向的船只,在情绪大海中茫然浮沉,”王浩威说。而懂得调节生活中的正负能量,掌舵的手自然能握得更稳。

推荐阅读:有些远路是必须的!接受挫折的负能量心理学

Q:为什么大家会对单纯“正面思考”的倡导开始疲乏?为什么标榜“负能量”会引起大众共鸣?

这要从心理学流派发展和全球经济趋势两个方向来分析。 从学院角度来看,正面心理学是新兴流派,由创始学者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在1990年代后期提出。他认为心理学过去太聚焦在分析负面问题,故而提醒学界应该多往正面看,多关注快乐和幸福议题的研究。随后,这套学说被卡内基、果断纪律教练法等实用门派广泛利用,进而席卷全球。 但近年来心理学界已开始省思,正向心理学恐怕只是流于一种“态度”,作为理论或应用,都已后继无力。正向心理学常把事情讲得太简单,尤其在被企业训练、出版写作等广泛借用后,已变质成“心灵鸡汤”般的浅薄观点。刚开始风行时,大家可能很受用,但一再重复后,内容明显地趋向贫瘠、有限,甚至变成像“常识”,随便一个名人都可随口讲出彷佛很有哲理的金句。

若从经济环境趋势看来,正面思考、正面能量的论调特别容易在经济走下坡时流行。原因很简单,景气正旺时,大家抢钱都来不及,根本不需要正能量来激励你;但是当景气撞墙,就会需要利用正面能量来鼓励自己度过难关。《祕密》、《吸引力法则》等书籍,刚好都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前后、不景气之下畅销起来。 不过,若像现在这样景气低迷太久,没有明显复苏,还不断历经欧债危机、金砖四国失色、中国内需动能低迷、台湾GDP探底等挫折,大家持续闷着,就开始感觉正面式激励没效果,需要另一种态度来帮助自己。

我会将目前流行的负能量态度,称为“被动式完美性格”。

在保守的同温层只能取暖一时,却迷惘一世

Q:“被动式完美性格”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日积月累,“被动式完美性格”会成为社会集体氛围。经济前景不佳,失败的风险变大,基于害怕,大家转而采取守势,不敢做大幅度的冒险创业、投资。但矛盾的是,人性又对冒险有需求,无法一直安于平稳、平淡,因此“谨慎的小冒险”就蔚为风潮,“小确幸”也成为显学。

一般来说,“完美性格”都带有主动性,希望去追求自己渴望的东西,但“被动式完美”则是谨言慎行、避免扣分、冒险愈少愈好。最明显的例子是,过去家长会期待小孩必须赢在起跑点,现在则普遍抱持“不要输人就好了”心态,认为“考试不用100分,但要不扣分”。

在这样的气氛下,正面思考的论调便会适度地调整,来迎合大家的需求。像是《被讨厌的勇气》、《拥抱不完美》等书告诉大家“人生可以不必那么完美”,因而大受欢迎;或是“每天来点负能量”、“我是马克”等看似负面,但实则带着嘲讽式幽默的粉丝专页,也迅速流传起来了。 

Q:这样的氛围下,工作者该如何看待或自处?

其实,不管是正负面能量的宣传或论述,都没什么不好,关键是深度要够。

人不能只是靠外界讯息不断催眠自己,最终总是要诚实地自问:“我是谁?我应该在社会结构中站在什么位置?我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这些问题一旦被深度探索,就不会那么迷惘,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和工作。太过刻意强化或鼓励单一情绪,会让自己陷入瞎子摸象的境地。 若是一味地被不安全感牵引,就愈会想找“方便门”来解决一时的心慌,无法根本性解决心理的空虚。尤其是,不管是正负能量的论述或出版品,背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市场行销操作,引导大家卷入群体激情中。大家愈茫然,就愈需要群体相互取暖,像是阅读一样的书,在网路上社交圈和媒体浏览偏好上,也开始出现“同温层”,一群好友不断用相同温度的讯息来彼此慰藉。

推荐阅读:每天来点负能量:生命中的谁都不重要,你自己最重要

同温层让人在短时间内感到很温暖、被理解,人类学直接称呼这种现象为“神祕的参与”。群我不分的感觉让每个参与社团的个人以为自己好像变强壮、强大了,但长期来看,个人反而会在同温层中失去自我,情感与视野只会愈走愈狭隘。

所以,每一种方便门、同温层兴起时,人就愈要保持自觉。

我会建议,大家要回归到“家庭”,一起创造命运共同体的感觉,才不会时常在情感上感到孤单。或许有人会说,传统定义中的大家庭、小家庭概念已在崩解,但找几个理念相同的人,对彼此有承诺,一起面对老、病、死等议题,创造出“新的社群家族”共识,也是可行的途径。例如,荒野保护协会创办人李伟文近年来和好友们揪团买地,彼此创造下半生的记忆和扶持,就是一种尝试和形式。 

许多读者可能还没走到像李伟文那样的中年阶段,但在年轻时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你们是顶客族、女性主义者还是同志,创造一个可以落实在真实生活中彼此陪伴、成长和互助的团体,会比网路同温层实在很多。

命运共同体的互助概念也能运用到职场上或企业里。企业可以给予员工的照顾和关怀面可以很大,不管制度面的薪资福利,或是由部门主管营造紧密的情感氛围、更充分地和年轻员工的家长保持沟通,这些做法都可凝聚感情,降低离职率。


图片|来源

检视自己是不是“不满型”员工

Q:在竞争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被要求必须追求完美,“达不到”的心理压力反而催生出更大的挫败感与失落感。该怎么办?

过去,我们常会假设每个人进入职场的那一刻起就是人格成熟的,但这个世界的趋势是,每个人心智成熟的年龄不断延后。现在不管是亲子关系、职场教战、情绪管理等书籍,都把每个人的标准设定得太完美了,事实上若要做到像亲子书那样完美的家长,可能多数人都要到40岁以后才有资格生小孩,但那时又已经不是最理想的生育年纪了。

理想的职场应该是,公司可以提供更多训练和协助,不只是训练工作技能,最好是连婚期、家庭关系、如何带小孩等议题,都能有所协助,如此,员工才会想长久跟随这家公司。

员工刚进到一家公司时,不只是公司会观察他,他也会观望这家公司。一般来说,新进员工会分为两型:一是“观望学习型”,只要企业提供相关协助,他就会自主学习,然后积极投入。二是“不满型”,对公司大小事都抱持不满的态度,最后造成组织的强大负面能量,主管如果不果断处理,个人的小小不满就会慢慢搅动成巨大漩涡。

推荐阅读:在新创公司工作,你得到的不只是薪水

管理者面对不满型员工,可以采用更多的弹性处理方案,化解抱怨;若还是化解不了,不妨快刀斩乱麻,建议员工离职,免得“留来留去留成仇”。

从个人角度来看,如果你发现自己常常抱怨,不管到什么环境都有很多怨言,那可能就不是环境的问题了,而是自己的因素,你可能是不满型的性格。如果可以改善,就尽量改善;若是处理不了,可能就要有自觉:自己是“进入不了社会的人”,选择自由工作也不错。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人总有局限,不可能将单一情绪无限放大。 知道自己的局限,再来进行正向激励,才会比较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