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任凭妳做抉择,要妳的先生和孩子,或者妳的国家?”

这么一个冷酷的问题,道尽了《以爱为名:翁山苏姬》中身为一个女人生命中最难以抉择的挣扎和痛苦。

 

她是国父的女儿,倡导民主的父亲惨遭政敌杀害,为了民意,她继承父亲的遗志;

她是孩子的母亲,但为了国家,她甚至错过了两个孩子最重要的青春年华;

她是爱人的妻子,丈夫义无反顾地为了她的人身安全及她深爱的国家不停奔走,最后却生离死别,直到丈夫逝世都无缘相见;

她是...翁山苏姬。

 

 

 

 

为人权大爱的义无反顾

 

翁山苏姬爱她的家庭,爱她的丈夫,爱她的孩子,也爱她的国家,身为缅甸国父的女儿,即便远嫁英国,她与丈夫麦可也从未减少对祖国人权发展的关切。翁山苏姬因母亲中风而回到缅甸,却由于她的身世,成为缅甸推行民主运动的精神领袖,受过高等教育并敬仰圣人甘地的思想,翁山苏姬亦倡行非暴力运动,并在选举中获得压倒性的胜利,但军政府拒绝交出政权,变本加厉地对她施压,并将其软禁长达15年的时间,深爱她的丈夫麦可为了她不停奔走,她的孩子代替她代领诺贝尔和平奖并发表演说,但直到最后,翁山苏姬甚至无法陪同丈夫战胜病魔,见到丈夫最后一面。

 

一东一西,同样被封为“钢兰花”的翁山苏姬,与意志坚如钢铁“铁娘子”的柴契尔,我们都可以在她们身上看到,以女性柔软的身段,展现出超然信念,同时承戴着人民庞大的意志。我相信同时都看过这两部电影的朋友们,不可能不拿这两部电影来做比较,但是该怎么比?比感动?比政治立场?比成就?我在观看这部电影前,我也抱持着这样的疑问,但是在看完《以爱为名:翁山苏姬》后,我个人实在很难将这两位杰出伟大的女性,放在同一个天秤上做比较。

 

其实我并不擅长诉说有关政治或是历史的立场,在这两件事上,我的态度一向有所保留。《以爱为名:翁山苏姬》在卢贝松的营造下,为了抨击军权政府,显得有些斧凿痕迹,却将一种专属东方的美丽及女性的坚韧,成功地透过杨紫琼彰显出来。

 

 

 

 

 

跨国界的影响与感动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拍出《以爱为名:翁山苏姬》这部议题敏感的商业片,也算是卢贝松给予自己在事业与人生上的另一次挑战。已年过半百,电影事业也相当成功的卢贝松,清楚地知道人生的下个阶段的第一步将要迈入自我满足的境界,就像前两天为声援苏丹人权运动而遭逮捕的乔治克隆尼,或许,这是他们发现的自身天命,而他们也将继续奋斗下去。

 

想要拍摄这样一部议题敏感的电影并不容易,为拍这部电影,全剧组甚至在泰国另外搭设了一处隐密场景,再横跨英国及法国,不讳言的,拍摄《以爱为名:翁山苏姬》不仅让杨紫琼为此减重外,也因其题材之故,使剧组吃足苦头。有趣的是,相较于过去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卢贝松导演的《以爱为名:翁山苏姬》显得中规中矩,有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味道。整部电影的大气格局,证明了卢贝松的执导功力仍然富有商业价值,而我认为《以爱为名:翁山苏姬》当中最难诠译的部份,当属现实生活中翁山苏姬于软禁15年间的生活与心路历程,但这在卢贝松与杨紫琼的联手合作下,却化为电影中最动人的乐章,令人为剧中翁山苏姬的坚毅和心痛而感动。

 

 

 

 


为母则刚

 

我相信,没有其他演员,比杨紫琼更适合担任翁山苏姬这个角色。

 

为母则刚,杨紫琼彻底颠覆打破过往“女打仔”的形象框框,和梅姨的柴契尔坚强骄傲形象回然不同,杨紫琼扮演的翁山苏姬完美展现出母性的坚韧气质,为能更贴近翁山苏姬,除了减重外,她甚至也曾亲赴缅甸拜访翁山苏姬本人,使她更为了解自身角色肩负的使命及意义,同时她也苦练了英语腔和缅甸语,甚至为了这部电影遭缅甸政府禁止入境三年,但是她也成就了《以爱为名:翁山苏姬》这部电影,同时这部电影也成为她个人演艺生涯中另一部代表作。

 

 

 

 

 

在你的梦想之前,我,微不足道

 

若是没有麦可无私的支持,翁山苏姬是否能熬得过漫长的软禁生涯?我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清楚明白,答案绝对是否定的。若要成就一番志业,需要以爱支持,并以爱为代价,你能维持初衷多久?而身为另一半,又需要有多么强烈的心理觉悟,不顾一切,只为成就对方?但不可能没有遗憾的,哪怕是这么爱着对方,这份遗憾,竟成为了如此深切的爱中,这么扎实却无法弥平的痛。

 

我不知道,翁山苏姬这条漫长的辛苦长路还有多远。或许,在你我身边,也有着类似这样的故事,或许并不像翁山苏姬的故事如此伟大,但是蕴藏在故事其中的爱,却没有伟大之分。

 

以爱之名,故而成就

以爱之名,故而遗憾

以爱之名.....

 

 

 

 

世界的女人们

〉〉女人,您真行!

〉〉印度,女人

〉〉失去乳房的女人

 

 

本文转载自 乔小夫。私领域

 

 

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