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海苔熊直播内容,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概念,理解母亲的控制欲与性别刻板印象的传递,从以爱为名的箝制里解套。

母亲节快到了,你会送什么礼物给妈妈?你知道你送的礼物,很可能代表你对“母亲”的想法吗?

大部分的人选择送妈妈想要的东西,也有不少人选择送红包(真的非常非常务实),不过有蛮多人觉得,不管送什么,妈妈都觉得“不需要”、或者是无法符合妈妈的需求。例如,有人提到妈妈希望他可以出去工作,而不是待在家里;有人认为,自己的成就就是妈妈最大的幸福,不过,难道这里没有一点点控制的意味吗?

“其实,如果你看几年前的母亲节广告,你会发现所谓的‘宠爱妈咪’母亲节礼物,往往是烘碗机、扫地机、电动拖把等等。刚刚有人提到,母亲节的时候大家一起出去吃饭,让妈妈可以休息‘一餐’。不过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们送这些礼物的时候,是不是预设了妈妈在家里面‘应该’要做的事情?我们送的真的是礼物吗?还是只是让他完成更多家庭工作的工具而已?”Evita 说。

推荐阅读:【性别观察】月薪娇妻,家务工作这么累为何没钱拿?

“是啊,不过最近几年母亲节广告有比较好了,你看看在大家的回应当中,按摩椅、和妈妈一起吃顿饭、送红包等等的答案也出现了。只是,又不少人提到,妈妈似乎要的不是这些。我们的文化里面,好像常常是母凭子贵,妈妈常常会以孩子有没有上好的大学、做好的工作、赚很多钱、结婚生子,作为自己真身的成绩单等等。可是,如果我们真的不想要被母亲控制,那该怎么办?”我说。

母亲的控制欲来自于哪里

其实说穿了,一个母亲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价值没有被看见,尤其是长期以来,家庭的价值不被重视的情况下,母亲往往需要外人的眼光来当作成绩单及格的保障。毕竟,无论他做了多少家事,都不会被称赞和鼓励,那么只有在“孩子上好的大学”、“女儿嫁了一个有钱人家”、“考试考第一名”等等这些名相,才能让妈妈觉得自己这个角色是及格的。

“问题是,妈妈要求我的方式,并不是我想要的方式,那该怎么办?”我问 Evita 。

“那么,你可能要让妈妈知道、了解那是他关心你的方式,但你没有一定要按照他的方式去做。你有你爱他的方式,他也有他爱你的方式,当这两个方式不一样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方式沟通,或者是,如果还没有办法找到平衡点,那么就要坚持你的选择,并且承担这个选择本来就会遭遇的痛苦。”Evita 说,毕竟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幸福快乐永久的事情,人生本来就是起起伏伏的,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朝你所想像的方向前进。

推荐阅读:【日本文化观察】有毒母亲,亲职的情绪勒索

从母亲的控制当中解套

在父权体制的脉络下,女性的价值,或者是妈妈在生命当中的价值,并不容易被看见。换句话说,其实妈妈是很怕被遗弃的,很怕旁人的眼光。他之所以会这么在意别人怎么想,是因为他“得”靠其他人来打分数。不过,要跳脱这个困境其实很简单,有一个更重要的、打分数的人,就是你——对母亲来讲最好的礼物,就是他的孩子能够爱他。你给的分数是最重要的,所以跟妈妈说你爱他,就是最棒的秘密武器。可能一次他听不懂、两次他闪躲逃跑、三次他觉得你很恶心,但只要持续不断的做,他就真的能够慢慢感觉到,你是爱他的。你很爱他,但并不代表你得接受他爱你的方式、关心和控制你的方式。

“你想的这么简单,但做起来超级难啊!妈妈可能会跟你说,我生了一个女儿这样糟蹋我,年纪大罢了也不赶快结婚,是要让我没有孙子可以抱吗?或许对你来说,结婚并不是你人生的规划,更不用说生小孩了,但妈妈讲这些话的时候,你不会觉得心疼吗?不会为了妈妈而做出一些牺牲吗?”我说,我突然想起叶光辉老师的双元孝道理论,如果你是真心愿意为家人牺牲,其实对你来说心理适应也是好的——无奈的是,对于一部分的人,他们其实没有办法真的按照父母的方式去做,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孝顺,而是父母的要求实在是和他们的理想差太远了,可是同时他们心里都会有一种罪恶感是:我怎么那么不孝、为什么不能够像别人一样,让爸妈开心就好?

推荐阅读:《母亲这种病》:别让对父母爱的执着,成为痛苦来源

“我分享我的例子好了。我妈常常会说为什么不结婚,可是我都会说,虽然我们结婚,但我不就是用好好念书、赚钱,来回馈你吗?我常常带她去吃好吃的,然后他每次都会一直说嘴念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可是有趣的是,他往往转身就和邻居说嘴,说他有一个女儿都带她去吃很好吃的东西。有些时候这些家长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他们当然感觉到你对他的爱,只是他们不见得会真的说出来,当子女的要有能力自己去解读这些东西,不然真的会一天到晚被伤到。”Evita 说。

直播结束后,我们发现了一个事情,我们似乎有一种“责备文化”,我们相信满招损,谦受益,所以当你赚到了钱、读到比较高的学历、家人可能还是不会有好话或好脸色,因为他们相信你可以更好,所以用一些负面的语言来“鞭策”你,所以这个时候,你要懂得自我翻译,可能他们的一个小动作,或是一个不经意的微笑,就是他们“收”了你对他们的好。

推荐阅读:一个好的赞美,不需要“比较级”

重男轻女的代间传递

“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母亲想当年是被重男轻女压迫的而长大,在他们自己当了妈妈或者是婆婆之后,反而去压迫他们下面的小媳妇或小女儿们?难道他们不知道当年自己有多痛苦吗?”

“这个就要从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讲起了。我们发现那些被绑匪长期囚禁的人质,在被释放之后,出庭的时候可能还会帮绑匪讲话,大家都觉得很疑惑,明明是长期虐待他的人,为什么还要帮忙讲话?其实,你可以想像他在被囚禁的时候,那个高度压力的情况下要求生存,势必得说出一些违背良心的话例如‘你们放了我吧,我知道你们也是不得已才会绑架我的’、‘你放心如果被释放之后,我一定会让法官好好的说,不会让你们被判刑的’,在长期进入这个角色的情况下,可能等到被释放以后,他已经无法再演别的剧本了,所以会遵循着先前的模式,继续帮绑匪说话。”

推荐阅读:伤害、控制、恋爱?“浪漫化”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棚内,被绑架可能是几天、甚至几个月的事情而已,但你可以想像我们被重男轻女这个价值绑架的时间有多久?当一个母亲或婆婆在这样的压力下活了 10 年 20 年甚至一辈子,他可能不知不觉的就认同和内化了这个价值,并且用同样的形式,来对待下一代。其中一个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靠这样活过来的,所以这个对下一代的女人们来说也是‘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已经好不容易爬上了这个位子,怎么能够那么容易就放下自己的权力呢?”Evita 说语毕,有人在下面留言,换了一个屁股就换了一个脑袋,哈哈哈哈哈。

那么,既然知道这个现象有点类似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那有什么破解方法呢?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出戏。尝试用各种方式,让她看电影、看新闻(当然事后要讨论),或者是直接把人带出门(当然带到哪里也是要选择的),让那些仍被父权宰制的长辈们可以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开始不一样了,他们不需要继续拥抱父权观点也能够好好的生存在这个社会上,甚至能生活得更好。不过这当然是需要耐心的事情,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妈妈也曾经跟我说:‘栽培你念这么多书,反而让你都不听话了?’,我的回应是:‘对啊!你看,所以你以前都觉得小孩只要好好念书就会听话这件事情好像是错的耶!’然后如果妈妈可以继续讨论就陪他讨论,如果快要爆气就赶快转移话题,重点是让他们可以开始发现世界跟他们想的不一样了,但是不要一下子就要塞给他那些她还没有办法想像的世界的样子,让他自己慢慢去发现新世界的样貌,他才有办法真的融入,所以真的是要打持久战啊!”Evita 说。

总结

整体来说,今天的节目整理下面三个重点给大家:

1. 面对过度控制的母爱,你要勇敢的说出自己的选择,也让母亲知道,那不是你可以接受的方式。

2. 生命本来就没有全部幸福快乐的,当你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也必须承担他可能的痛苦(例如不按照他的方式去做,你就得承担他的碎碎念)。

3. 重新定义家庭的价值。对他来说,可能旁人的声音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其实是你的声音。当他了解你是真的很爱他的时候,也会慢慢地改变内在给自己打分数的那个标准。因为你是他重要的人。

这个节目的起源,是有许多女人挣扎于不知如何兼顾家庭与工作,然而我们并没有打算对“如何兼顾”提出解决方式,因为要求女人要兼顾两者是不公平的,我们更希望做的是,提醒女人们,你们不是自己孤零零的在支撑一个家,这个家里还有其他人,特别是伴侣,他也要为这个家有贡献。同时,在被抱以兼顾的期待时,即便为了要维持家庭和谐而选择不正面冲突,也要在心里能够自己告诉自己:“这不是我需要回应的期待,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不是我的错,我已经付出我能力的极限了。”永远不要因为没能符合父权的要求而责备自己。

推荐阅读:女人不是孵蛋器!从恒河猴实验反思“母爱内建”的刻板印象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最终我们这个节目,虽然中间起起伏伏遇到了非常多的波折,明明只有四个星期,却横跨了三个月(我对不起大家跪),也希望这系列的影片和文章,能够陪伴更多想对女性主义有多一点了解的朋友,也欢迎分享给其他你的朋友们,让他们“开天眼”——不过,千万要小心,因为开了以后就回不去了喔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