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编辑 YUN 专访英国上议院议员 Liz Barker,平权议题从细节爬梳,内文分上下两篇谈起。议员说道:取得共识不易,但沟通必续继续下去。

四月凉爽的周五夜晚,英国上议院的女爵 Elizabeth Barker 终于结束她繁忙的台湾行程:整整 2 天的政府会议、南下至垦丁、再回台北与蔡英文总统会面,直到今晚才得以去趟夜市喘口气。

今晚,她来到此次到访台湾的最后一个地点:女人迷乐园。

或许是感染了亚热带夜间的热腾气息,Barker 女爵看起来相当放松,一见面便很温暖地与我们打招呼。

穿着热情的红紫色上衫,耳上挂着两只木猫耳环,女爵的样子和我们想像的不太一样,或许是看太多英国历史剧,总以为上议院议员就是一副拘谨模样。

英国国会分为上下议院,下议院议员由民选产生,而始创于 14 世纪的上议院(House of Lords of the United Kingdom),曾是贵族在国会里议事的殿堂(又译为“贵族院”),如今上议院议员虽多为专业任命,但富丽堂皇的议事庭、与充满古风的议事规则,仍时常使得上议院在英国戏剧里成为国会象征。

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上议院,并非食古不化的政治场域。事实上,上议院拥有不只一位公开出柜的议员,Baker 女爵就是其中之一。

时间是 2013 年,英国议会正在对同性婚姻法案展开二次辩论,Barker 在议事庭的辩论中公开出柜,她的出柜宣言在当时的英国引起很大的讨论和影响力。

谈起这件往事,女爵的语气相当轻描淡写,“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我出柜的时间较晚,”她一开口便如此坦承,随后在沙发上调整姿势,或许谈论当时的出柜仍不是非常自在的事。

推荐阅读:如果世界上没有同志,那会更冷酷而不是更和谐

“那段出柜演讲,在 youtube 上应该都找得到,”我们点头说对,都看过。“但我自己没办法再看,我知道它确实有很大影响,直到现在都有人这样跟我说。”

推荐阅读:苹果执行长 Tim cook 出柜宣言全文:以身为同志为荣,这是生命给我最好的礼物

在 youtube 视频中,Barker 手握事前写好的出柜宣言,显得平静但坚定:“我亲爱的议员们,我必须公开我的立场。许多年前,我有幸与一个人在生命中相遇,她和我相爱至今。除了偶尔惊人的争吵以外,而这通常是关于驾驶或 DIY ,(我们的爱)就像 T-shirts 标语一样,是发生在每一个家庭最美好的事。 ”

长达 5 分钟的演说, Barker 的宣言其实相当温和。私人生活仅以幽默动人的说法轻轻带过,语气一转,正色从婚姻的历史演变开始谈。

如同在世界其他地方,英国的婚姻,并非一组疆界不曾变动的概念,“构成婚姻的要件在历史上一再改变,1836 年大英帝国首度允许民众合法缔结婚姻, 1949 年才终于确立结婚的最低年龄是 16 岁,如今我们奉行如仪的法律标准,当时却是由少数人向多数人长期抗争才确立的。”Barker 利用出柜宣言引起的关注,再次向众人提醒他们已经遗忘的历史事实。

推荐阅读:同志大游行现场笔记:阳光胴体以外更多的同志想像

既然历史上的婚姻法律包纳范围并非一成不变,且当同志婚姻并不影响异性恋权益,恐同者的焦虑,又落脚何处?

为何同性婚姻会引起保守派的乱伦焦虑

与立场不同者沟通,必先从共识起手。

“我想我们都知道,成人进入婚姻关系理应是自愿,绝不能由拥有同宗血缘的人替他决定。”

Barker 拿起众人反对的旧时代“媒妁之言”作为共识之刀,清楚切开保守派对于乱伦与同志婚姻的混淆,“如果家庭内的成员可以结婚,将会使霸道的家庭成员有权胁迫子女手足与彼此缔结婚姻,以保障他们的财产,”“没有任何人想要使这样的事情合法化。”

当人们愈从“不正常的性”将乱伦与同志联想在一块,与群众对话,就愈要从关乎安全感的“财产保护”角度谈起。

政治人物推动同志平权议题,必须谨慎思考三件事:如何忠于自己、群众想听到什么、如何取得平衡让讯息有效传递。

Elizabeth Barker

台湾也有愈来愈多年轻同志现身参与政治,她这么说:“我们要忠于自己立场,可是也不能只是自说自话,取得平衡并不容易,但这样的思考能帮助我们有效沟通。”女爵推荐 1984 年的电影《 The Times of Harvey Milk 》,哈维・米尔克也是她非常景仰的政治人物。

不过话一出口,她也反身思索自己是否踩上“指导者”立场,于是又自我补充,“如你所知,英国也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实施同性婚姻法律,”女爵抿抿嘴唇表示对英国政府动作慢的无奈,“所以我们虽乐意分享经验,但也非常注意不对其他地方的人下指导棋,因为各地的情况都不一样。”

推荐阅读:写在幸福盟抗议婚姻平权后:我爱你同志,只是你不许结婚

“我们谨记这只是因为英国较早通过同性婚姻法案,替我们带来的话语权。”一边说话,她一边留意自身的发言位置。

但即使这样,Barker 是乐于经验分享的,甚至可以说,还带着一点点亏欠的心理。

出柜得太晚,就用余生的行动补偿遗憾

如 Barker 自承,2013 年出柜,这时间不算早了。为何不是更早、也不是更晚。对着这个问题,Barker 停顿了很长一段时间,似乎在思考该怎么说。

“我在 30 年前认识我的伴侣,”她坦诚后吐了一口气,说得慢,“我的母亲是身受重病的寡妇,而在她的世代,无法理解这样的事。”

在 1967 年之前,英国男同志的性交是违反法律的,必须被入罪、监禁、甚至化学去势。

“而我住在城市,她住在乡间,隔着距离的生活让双方各有空间,长期以来她并不晓得我是同志,这和克林顿所说的‘心照不宣’不同,如果有天我公开出柜并且上了报纸,会使我母亲受到惊吓,而我并不想在她的病情上增添压力。”

延伸阅读:《日常对话》导演黄惠侦:同志母亲教我的不是恨

台湾部分同志家庭的情形也很相似,这一点上,我突然感觉我们很亲近:为了保护上一代的世界观,子女虽然痛苦,但也努力等到父母离开人世之后才敢出柜。国家不该向社会灌输内含歧视的价值观,这使得最亲近的人在相互理解的路途上距离太遥远,人们必须在痛苦与遗憾之间拉扯抉择。

“母亲过世后,我觉得自己必须谨慎选择恰当的时间点,以能够造成影响力的方式公开出柜,弥补过去几年的遗憾。同婚法案进入议会,是一个很合适、并且会产生实质影响的时机。”话到此已很明白。

一个宣示或一场冲击,行动若座落在不同空间与时间座标,都将有不同意义。Barker 已活得够久,她知道自己生命的象限,也知道国家政治的。

“不过,许多政治人物出柜后并不想从此被标签为‘同志政治人物’,我也是。”她这样坦白,但公开出柜的女同志政治人物实在太少了,“我认为自己有义务现身,为女同志、跨性别与双性恋女性说话与做事。”

同志作为一个群体,必须在国家政策里现身

“许多报告显示,同志、跨性别、双性恋族群容易有酗酒或心理健康层面的问题,但是我们却不曾作为一个被关照的群体,在国家的健康照护策略与政策上现身。”Barker 冷静客观地陈述数据,不怕有心人污名。“这状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和同志在社会里较高的生活压力有关,”她补充。

推荐阅读:爱的理直气壮!专访瞿欣怡:“我们好不容易,没有成为那个死去的同志”

“目前,我的工作聚焦于建立支持性社群,并且寻找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族群比其他更容易积压生活压力,才有可能治本。” 

除了从社群着手,Barker 也使用她的工作经验与专长,去协助 NGO 、慈善机构和政府可以更有效率的串联与共同合作。

在英国国会里,有跨党派组成的国会小组,只要对该议题有兴趣的国会议员都可以参加。Barker 成立的跨党派小组关注全球 LGBT 动态,并且尝试对世界其他地区正在努力的平权人士伸出友谊之手,以英国国会议员的身份,为其他人多争取些资源和支持。

推荐阅读:为什么我们爱《丹麦女孩》,却不爱身边的跨性别?

事实上,这次来访台湾除了官方行程,她也拜访了台湾的 LGBT 团体:婚姻平权大平台、同志谘询热线等,畅谈两个多小时的台湾平权运动与英国经验。

谈到昨晚的交流,Barker 显得很开心,“他们是一群明亮、热情、思路敏捷且擅于表达的年轻人,跟他们相处让我获得很多能量。”讲到这里她也坦白吐露,“英国在 LGBT 领域,对于 Trans(跨性别)的权益关注不多,最近才慢慢要开始。但在台湾, LGBT 的不同族群能够一起和谐地工作,这点让人很惊艳。”她的语气向上扬,我们觉得骄傲。


图片来源:Liz Barker Twitter

“台湾是一个年轻且多元的地方,且似乎不断朝向一个更明亮的未来,或许我们可以持续保持乐观与热情!”她说完以后想了一下,身子前倾,低声幽默问我,“这样说,应该不算错吧。”

是的没错,我们笑了。对于即将到来的 5 月 24 日释宪结果,我们仍怀抱最好的期望,与最坏的准备,这段期间继续努力,也希望政府信守选前承诺,不要让我们和家人必须为此抱憾终身。

推荐阅读:【同性婚姻释宪案】致大法官:同婚无法再等,我们已经没有下一个十年

下一篇,Barker 女爵谈英国如何一步步克服反同婚声量,以及同志婚姻平权对国家经济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