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译者摘要》

 

译者本周找了一篇关于科学领域的文章,读起来有趣,但是翻译起来却有点笨重的感觉。

 

文章的脉络是这样子的:贵金属铂,也就是白金,因为产量稀少而珍贵。根据科学家的推断,地球的中心(也就是地核)拥有丰富的铂类金属。地球、火星、木星这些 大行星(planet) 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相互“撞击”,产生了许多碎石堆,而这些小的碎石堆构成了一个个的 小行星(asteroid)。也因为这些小行星来自于地球等大行星的碎片,所以合理推断,小行星一定具有跟地球相似的贵金属。

 

于是有一家“勇敢”的公司,叫作“星际能源”公司。募集很多钱,想要在2014年实现愿望。该公司的金主们,各个背景强硬,有 Google 的共同创办人和董事长、前微软 Office 软体开发主任,以及世界一流的航太工业工程师,最后再加上阿凡达的导演,整个团队星光闪闪,好比洋基的钻石打线。

 

要开发小行星上的贵金属有两个方法:

 

  1. 找到一个合适的小行星,趁着它运转的位置靠近地球的时候,发送一个聪明的机器人到该行星,然后进行挖掘的工作,等到累积一定的数量后再送回地球。
     
  2. 用现有科技把小行星拉到靠近地球与月球运行的轨道上。

 

 

第一个方法很难,首先必须要能打造出一台可以吃苦耐劳又聪明的机器人。第二个方法有很大的风险:小行星放置的位置只要稍有差错,可能就会引起小行星撞击地球或月球之类的灾难。另外,这两项计画的花费,一定会是全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行动。

 

最后,这项不现实的计画有个难题,铂金属是因为稀少而珍贵。如果星际能源公司真的大量开采并运回地球,那铂金属的价格不就是大跌了吗?那又如何损益平衡呢?于是,作者嘲笑这群人:就像是一群经济学家,目的仅仅是为了看看开采外太空的矿物会给金属市场带来什么冲击。

 

 


 

 

前往小行星挖矿似乎是个疯狂的想法。真的能实现吗?

 

现实真的能胜过科幻小说?“星际能源公司(Planetary Resources, Inc.)”于4月24日在西雅图飞行博物馆举行记者会,焦点就围绕在这个问题上。星际能源公司提出的计画,认为可以挖掘小行星的金属矿,然后再将它们运回地球。

 

这听起来就像是詹姆士·卡麦隆(James Cameron [注1])的电影剧本,甚至正确地说,卡麦隆先生事实上就是该家公司背后的金主之一。然而,该公司背后的团队声称他们可不是闹着玩的。星际能源公司的创办人为:彼得·戴门地(Peter Diamandis)他是 X Prize [注2] 的推波助澜者,并在2004年的时候颁发 X Prize 的大奖给保罗·艾伦和伯特·鲁坦,因为两人创造人第一架私人太空飞行船;另一个创办人名叫艾瑞克·安德森(Eric Anderson)是“太空探险(Space Adventures)”公司的老板,已经有7次运送旅客上太空的经验。Google 的执行长赖利·佩吉(Larry Page)和董事长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也是幕后金主之一。当然,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这位过去监督微软Office软体开发的工程师也榜上有名(西蒙尼过去参加过安德森的太空旅游团两次)。有了这样大咖的演员名单,我们至少应该有礼貌地严肃看待 [注3]。

 

[注1] 卡麦隆(James Francis Cameron)生于1954年8月16日,是一位加拿大电影导演,擅长拍摄动作片以及科幻电影。他导演的这些电影经常超出预定计画以及预算,不过都很卖座。目前电影票房史上最卖座的两部电影--《铁达尼号》(1997)和《阿凡达》(2009)都是他执导的作品。詹姆斯•卡麦隆电影的主题往往试图探讨人和技术之间的关系。资料来源:Wikipedia。

 

[注2] X Prize是个非营利机构,每一年会出一到奇怪的题目,寻求聪明的头脑来解决困难。最有名的难题是2004年,由企业家彼得·戴门地赞助1000万美金,希望能够建造出私人的太空飞行船。最后由微软的共同创办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和在美国航空设计工业里闻名的伯特·鲁坦(Burt Rutan)创造出第一架私人生产的太空飞行船(Spaceflight)。有趣的是,保罗和伯特两个人的计画总共花费了1亿美金来达成这项技术,完全是奖金的10倍价格!!

 

[注3] 本段出现太多的人名了,如果读者混淆了里面的人物没关系,只要知道是一群很厉害又有钱的人支持太空挖掘贵金属的工作。星际能源公司背后的金主很多:Google共同创办人和董事长、微软Office软体开发主任、阿凡达的导演、以及私人太空旅游公司的老板,这些人都是有钱的聪明人。作者并不十分看好这项“天马行空”的计画,但是碍于公司背后的支持者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就只能假装严肃地看待。

 

当飞行到太空变得简单,某些 小行星(asteroid) 看起来就变得“秀色可餐”。有很多小行星是在太阳系形成时,所遗留下来的松散碎石堆。其中有很多的碎石堆是来自于过去的数十亿年行星(planet)互相撞击而成的。这些特别的碎石堆(小行星)就是星际能源公司的购物清单,因为行星形成的过程,是先由矿物融化、然后一层一层包住地核,最后地幔和地壳也因内容物的不同而分层。这样的结构帮助我们可以集中开采有价值的矿物。举例来说,在地球“表面”的铂(白金)与其他铂类金属数量稀少,但是估计在行星的地核会有更多的贵金属。依同样的逻辑,这些有价值矿物可能在行星(planet)撞击成小碎片后,形成 小行星(asteroid)。事实上,当发现表层具有丰富 铱(iridium [注4]) 的岩石时,地质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是恐龙灭绝的第一个迹象。

 

[注4] 铱(iridium)于1803年在铂的不溶杂质中被发现。主要发现者史密森·特南特(Smithson Tennant),将其命名为Iridium,其名源自虹神(Iris),因其有许多不同颜色的盐类。铱是一种硬度高且脆,银白色的铂族过渡金属,高温时可压成薄片或拉丝。铱是密度第二高个的元素(仅次于锇),即使在测试温度2000℃的高温,铱也仍是最耐腐蚀,耐磨的材料。汽车工业界,铱可用于制作高档次火花塞的放电极,其性能优于铜质火花塞。由于铱耐磨的特性,过去也大量用于钢笔之笔尖。于笔尖上附上一块耐磨之铂铱合金,称为铱点。现今仍保留铱点之称呼,但已很少含有铱。资料来源:Wikipedia。

 

大部分的小行星坐落在火星和木星的运行轨道之间。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小行星是靠近地球的,被称为 NEAs(near-Earth asteroids,靠近地球的小行星),以星际间的距离来说,NEAs 与地球的距离就像是我们吐一口痰一样的近距离(interplanetary spitting distance [注5]),所以值得研究这些矿物资源 ─ 当然,如果开采费用可以经济一点的话就行了。

 

[注5] 一开始译者看到这句话也不知道事什么意思,查了字典后才知道是一句俚语。“一口痰吐出去的距离”意为着距离很近,所以在小行星开采矿物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没想到《经济学人》用这种俚语,真是有趣。

 

 

不要好高骛远

 

首先应该是要找到一个可能达成的目标。目前约有九千颗NEAs是为人所认识的,其中大部分的NEAs是因为未来可能会撞击到地球,才被发现的。从这九千颗去挑选将会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星际能源公司的计画却是要飞到更远的外太空去。预计2014年就能以几百万美金的低价,将一组小型的太空望远镜送到外太空,其功用是寻找一个容易抵达的小行星,并利用小行星(asteroid)绕着行星(planet)运转到靠近地球的时候进行开采。而且小行星运转靠近地球的频率必须要高一点,足以能够支持矿物开采与运送回地球的使用频率才行。

 

找到合适的小行星应该不会太难,但是下一阶段将会更困难。仅在过去的十年间,当一组适合的小行星被挑选出来当作开发的目标时,星际资源公司计画发送第二波的太空船,更近距离地勘察已被挑选的小行星。这比单纯用太空望远镜观察轨道上的小行星,还要更加的困难。虽然,用现有的科技是可以做得到的,真正的难处就是星际资源公司省略不谈的地方。

 

广泛地说,有两个方法可以把这些好东西运回地球。第一,可以试图去挖掘一颗体积大的小行星,等到它运转到靠近地球的地方,并算好负重量后将小太空船降落在小行星上,这就是为何要仔细研究合适的小行星轨道的原因了。然而,这个方法需要聪明的机器人,能够待在小行星独自工作好几年,挖掘并加工处理有价值的矿物。第二个方法,就是挑选一些小行星,并把它们放置在靠近地球和月亮的轨道上,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挖掘。但是这样做会因成本增加而降低了开采小行星的价值,以及存在风险:只要在拖曳小行星的过程稍有差错,将酿成大灾难。

 

无论哪种方式,所有的费用将有望成为世界之最。一份最近来自于凯克研究机构(Keck Institute)的报告评估,每拖曳500顿的小行星回到月球的费用将超过25亿美金。更早的研究指出:为了要达成目标,小行星的挖掘工作需要1000亿美金。更重要的是,需要新技术的主机,包含较有能量的太阳能板、电离子引擎、外太空采矿设备和机器是炼油机。

 

毫无疑问地,只要有“足够的钱”以及能“实际运用的精巧设备”,所有上述的事情都能做到。但是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供给面,而是在消费面。铂、铱和其它贵金属都是因为稀少而珍贵。如果因为大量挖掘行星碎石,而让这些金属变得普遍,贵金属也将变得廉价了。这个团队的重要成员可能不会企业家或是创投资本家(督促企业和出钱的人),也不是去建造硬体设备、让一切变得可能工程师。而是一群经济学家,想尝试看看将大量的铂从外太空运回地球后,会给铂价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更详细的图文内容〉〉币图志

 

 

原文来源:来源

更多经济学人编译资料〉〉经济学人 in woman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