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苔熊写在鳗鱼妈妈事件后,从心理学去看父母教养导致孩子逃避依恋的心理创伤,教养不容易更该留心注意。

“你看过鳗鱼妈妈的影片了吗?”昨天有个朋友问我,我点开来看了很不安,虽然我们没有权利去评论别人的教养好坏,但这段影片的确好像勾动了我心里面的什么。

是眼泪。

鳗鱼脸上的眼泪,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非常熟悉(当然,这有可能是我的投射)。

“当你看到什么事情,勾起你情绪的时候,请停下来想一想,以前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的情绪想跟你说什么?”我的心理师跟我说,如果是 10 年前,我一定会觉得他脑袋有洞、这不科学啊!情绪怎么会讲话?

推荐阅读:【女影选片】《榆树与海鸥》:我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位母亲

不过感谢信物拆信刀提醒了我,于是我想起一件我几乎已经遗忘的事情。

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做错了一件事(具体事件是什么我已经忘记了),我妈处罚我要我站在书柜前面,好好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永远记得那个书柜的玻璃上面反映着我自己的脸,一个嘟着嘴的委屈男孩,觉得很不甘心。

“你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了吗?”那时的我虽然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心里有一股生气,就是很别扭不想要承认。

“你要当我们家的人,就要遵守我们家的规矩。还是你不想当我们家的人?”妈妈说。我低着头,泪眼婆娑地摇摇头。现在想起来,其实我已经不记得那时候我摇头是想要表示“不是,我想当我们家的人”还是“我不想当我们家的人。”

“好啊,你不想当我们家的人,那你就继续站在书柜前面。”妈妈说。

我不知道过了多久,实在觉得很无聊、心里又闷,于是就开始把玩书柜上的玻璃门。妈妈说:“你不是我们家的人,就不要动我们家的东西。”于是我就有一种吃鳖的感觉,把手放在裤子旁边,默默地继续罚站。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一年。

推荐阅读:与孩子的关系课题:拥有不等于占有,放手不等于松手

“你不是我们家的人”、“你不是我们家的人”、“你不是我们家的人”像是录音带一样,在我的脑袋里面一直播放。

真的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妈终于决定让我吃饭,然后问我一句:“你想当我们家的孩子吗?”然后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点点头,低着头默默地吃饭,饭粒都黏在鼻子上。

那时候的我不懂那个眼泪是什么意思。不过现在再回头去看,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创伤事件——原来当我们家的孩子是要“有条件”的,原来要达到某些标准、遵守某些规则,才会被爱(夭寿鬼,写到这里都一边写一边哭)。

“如果你不努力做到某些事情,就会被遗弃。而且就算你很努力,还是有可能会被遗弃。既然感情这么不可相信,那么把心锁起来,就不会受伤。”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好像种在我心里面了,所以现在长成一个逃避依恋,是很合理、也很合乎逻辑的(盖章认证)。

推荐阅读:三种影响爱情的依恋型态!用心理学找回感情安全感

“你们这些念依恋理论和客体关系的心理学家,都喜欢说一切都是妈妈害的⋯⋯”我记得一个朋友曾跟我说。

但我想说的是,或许童年经验很重要,但长大之后的修复也很重要——毕竟没有人能够当完美的家长。

况且,都长那么大了,我也不会怪我妈,因为那时的她一边要工作,一边又要管我们,身心俱疲,还能够把我养的又白又胖,已经很不容易了(再加上我对奶奶个性的了解,她应该有解不完的婆媳难题)。

可是,如果能够坐小叮当的时光机(ㄤ~ㄤ~ㄤ~),我真的很希望我妈那时候跟我说的话不是一个条件句,而是:“不管你做错了什么,你永远都是妈妈的孩子。”(不过这样做当然是有副作用的,可能顽皮的我还是一样不会改变哈哈)

回到鳗鱼妈的影片,既然一开始就说是投射,那就表示我的经验可能不一定跟鳗鱼是一样的,况且我妈的脉络和鳗鱼妈也很不相同。不过那个家人/客人倒是有点像。

事实上,鳗鱼在长大之后,也很有可能很感谢妈妈一直以来很努力的在教她语言表达(你可以看鳗鱼妈妈真的很认真,每一年都有记录),而且从下面留言的人当中,真的有父母从这样的影片当中,得到了一些教养的启发。

推荐阅读:被剥夺的教养权?回应 Eliza 妈妈:别用脐带绑住孩子的选择

可是我也同时觉得,如果有余裕的话,时时转换自己的位置到孩子身上,去想想那个比自己矮一百多公分的世界,需要和渴望的是什么。
套一句我的老师们常常说的话:

“当你试着要帮助或者是教会他什么的时候,请一定要把一件事情放在心里——这究竟是你的需要,还是他的需要?”

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完美的教养,也不觉得几分钟的影片就可以断定这个妈妈做的好或不好,但当我们有权力影响相对弱势的孩子的时候,可能要时时留心:你给孩子的是学习,还是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