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志与小球在政大音乐节对谈,听听不同世代的两人聊音乐书写与音乐创作,以及走在音乐路上擦出的美丽火花。

政大音乐节在 3/29 邀请到 张铁志 与 庄鹃瑛-小球 参加“那世代,这世代,我们的音乐路”讲座,这是两位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进行对谈,谈谈彼此的音乐历程。

“每个人人生一定会有很多挣扎,只是有没有舞台让你发挥,让你有办法用麦克风告诉大家说那段时间我有多挣扎。”

考街头艺人面临断绝父女关系的小球,放弃博士候选人资格开始自由写作的张铁志,不约而同地在讲座这样告诉大家。

提及开始音乐写作的缘由,张铁志表示那只是一场与摇滚青春的告别,“那时想着该以学术为志业、出国念书,好好作一个社会学学者”,于是把过往文字整理成册,没想到就理出自己的路,写音乐、写社会、写两者之间的关联,原本以为在写摇滚乐历史,结果写成革命,写出独树一格的音乐书写,“这是包着摇滚乐外衣的革命小册”。

同场加映:张铁志专栏:在黑暗的道路里寻找光明──对话黄之锋、黎汶洛

小球则分享自己在音乐创作的路上,藉由写部落格文章来练习写词,开始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写进作品里头,不只是为了唱歌而填词。“很多的创作来源,真的就是来自于生活,而生活它不会有任何架构、或是规范告诉你什么才是好歌词”,从生活而来的创作比较像是自己的抒发,可以唱出自己想要说的故事,还可以藉由这个故事影响更多的人。

延伸阅读:离开“棉花糖”的舒适!小球庄鹃瑛:我不完美,但诚实面对自己

走在自己想走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挣扎,也会面临转换。或许是环境或许是自己,大大小小的变化,但本质并不会改变,变得始终只是途径以及传递的媒介。这就是冒险,在跨出了那一步之后,成为我们眼前的张铁志及小球。了解自己多一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算天天被浇了一百桶冷水,热情也是不会熄灭的。一个书写音乐与社会运动、一个创作演唱,看似是没有交集的个体,但张铁志与小球都从骨子里透出摇滚乐的气味。

摇滚乐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有人形容摇滚乐为一种叛逆精神,其实它就是冒险。

年轻时的张铁志曾经以为参加学运跟摇滚乐是两回事,仔细观察才发现,从封面照片设计、录音带侧标、专辑名称甚至歌词内容其实藏了很多,搭配翻找一些 60 年代文献,反战运动、黑人人权运动、性别议题都藏在摇滚乐里面,“原来我晚上听的摇滚乐,跟那个时代是如此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 BOBDYLAN 到黑人音乐,那是整个时代变迁的 SOUNDTRACK ”,原来所谓摇滚乐的反叛,其实是很具体的影响这么多人去关心黑人权利、战争问题、性别运动。摇滚乐其实有一个蛮大的社会能量,不一定像社运诉求那么直接,但提出一些问题、一些价值观,一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于是铁志开始着迷音乐社会运动,开始挖掘、书写音乐与社会的紧密连结。

这十年台湾的变化其实非常大,解严、社会运动与青年世代的崛起,成为张铁志人生挣扎的其中一个转捩点。张铁志从研究学者、作家、编辑、创办报导者、做直播节目,十年来唯一不变的就是“像摇滚一样写下去”,就算社会变迁再大,让摇滚乐带着自己去闯荡、冲撞社会,做自己。在活生生的现实里,空有理想抱负和才华绝对是不够的。在现实跟理想中有一个很大的鸿沟,要像打败世界上所有妖魔鬼怪那样鼓起勇气跨过去,跨出第一步时可能会旁徨,但要学会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守住初衷,在一次次抉择里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不要害怕冒险,人生本来就是要拿来冒险的,不冒险就不知道你的人生可以走到哪里。”

小球从街头艺人、棉花糖、舞台剧演员、电影演员到现在出了个人专辑,从工作室独自奋斗到变成唱片公司的旗下艺人,很想掌控一切的小球,学着把行销、宣传等形象包装放手给唱片公司打造,也在各式各样的电台通告、活动邀约中,发现自己的另一个面貌,在勇于尝试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小球表示十年来认识很多不一样的人,才逐渐领悟出原来可以用另一个方式跟人合作,中间可能有妥协、有挣扎,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条路是轻松的,只要真心喜欢就会愿意埋头苦干。让自己有强壮的心脏,大量地理解与认同其他人,并在协调与配合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我想要做自己,勇于跟公司协商讨论、调整资源,让我有空间做我自己。”小球自信地说着。

延伸阅读:【向输过的人致敬】小球 庄鹃瑛:在这个时代,失败是一种幸运

张铁志与小球两人都经历了许多身分的转变,也同时有着很多元的身分。写作、创作、办活动、演戏、演讲,生活中充满着摇滚乐的精神,冒险而有趣。摇滚乐不只是摇滚乐,透过这场讲座,张铁志与小球同我们分享怎样活得摇滚,忠于自己,勇于做自己、表达自己、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献给欠一个勇敢的人,鼓起勇气塑造自己的特别吧,当你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价值才能在这个混乱时代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