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基金会揭露校园内需被重视的性侵事件后,作者赵书贤从心理学的面向出发,书写性侵被害者的心理感受与复原之路。

文|赵书贤(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谘商学系硕士班、实习谘商心理师)http://www.mohw.gov.tw/CHT/DOPS/DM1P.aspx?flistno=806&fodlistno=4622&docno=44986

新闻报导:“台版熔炉!南投安置机构爆集体性侵 管理员强迫少年肛交”(三立新闻社会中心,2017 年 3 月 17 日),其中一名管理员、三名收容少年,都强迫年纪更小的少年为他们口交或进行肛交。在《性侵害防治法》立法已超过 20 年,《性别平等教育法》也超过 12 年的此时,这个社会是不是能更加关注这些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新闻片段,其实都代表着一颗颗需要人关怀与陪伴的受伤的心灵。

推荐阅读:辅大性侵案的性别反思:培力性侵受害者前,轻轻捧起伤痛

孩子,不论你是男孩或女孩或更特别的存在,不论你是乖巧听话或独立自主,不论你是高矮胖瘦穿着如何,你都有可能在你的生命里遇到性侵害,它就像突如其来的意外,可能会造成你很严重的伤害,并影响你未来的人生。


图片|来源

性侵害可能会怎么发生?

故事要从那天阿若独自一人留在体育馆整理球具开始说起,校队的王教练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时,连忙跑过来帮忙一起将球具扛进储藏室,阿若心里正庆幸着平常就十分照顾人的王教练伸出援手,此时王教练慢慢地将门带上,并从后方抱住阿若,阿若尽管大声呼喊、奋力挣扎,仍无法挣脱王教练的掌握,在泪水中被强迫发生了性行为。(改编自多个不同新闻案例之片段)

如果你像阿若一样遇到了类似的状况,通常会有一位权力比你更大的长辈,这个人可能是老师、教练、工友等学校里的大人,也可能是家里的父母、亲戚、邻居、家人的朋友等等。另外除了大人之外,这个对你下手的人也可能是你的男/女朋友、同学、朋友、网友。相较之下,你在路上遇到随机找目标的野狼,机会还比较小。以前常常听大人说要小心陌生人、要保护自己,但请记得:对于那些熟人,你更要保持警觉。

推荐阅读:《不再沉默》给社会的心碎自白:我从三岁,开始被性侵

根据统计,性侵害发生的地点有 23% 发生在你家、30% 在对方的家里、10% 在旅馆、8% 在学校(卫服部保服司,2017),大部分的地点都有密室犯罪的特性,除了当下常常难以逃脱或求援外,也与我们印象中被教导的大声呼救、吹哨子等预防方法有出入。对方可能会用恐吓、限制行动、让你受伤、威胁要杀死你等方式来让你害怕,或跟你一起或强迫你喝酒、吃下药物(王灿槐,2006)之后对你伸出狼爪,当然若是熟人也可能用各种情感因素来威胁你(陈若璋,2000)。

因此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当下应该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为首要考量,并找机会逃出当下的情境,但这对一般人来说都相当困难,若做不到也不是你的错。当下你有可能会很害怕,也很有可能会忘了一般人会怎么反抗、怎么反应、怎么表达情绪,或是只想要这场恶梦赶紧结束,不论你当下怎么反应,请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与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我们真的都很难像个机器人一样,完全理智的因应当下的状况。

性侵害发生之后你会经历什么?可以跟谁求助?

事情发生的当下,你可能会无法置信,觉得这个世界跟你认识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每个人因为当下所发生的对象、情境以及自我特质不同,都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首先可能会先出现短期的性侵害创伤(RSD),大约有几个礼拜的时间感到害怕、焦虑、忧郁、愤怒以及伴随压力而来的生理症状(王灿槐,2006),也会有羞耻、罪恶、自卑、疏离、失去信任感等感受(陈若璋,2000)。有的人则会希望自己能尽快回复到日常的作息中(甚至伴随着否认、压抑情绪、解离等状态),并重建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就算撑过了一开始的急性症状,你可能还是需要面对长期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例如作恶梦、害怕、忧郁等感受会跟随着你好几年。

推荐阅读:参与拍摄 Lady Gaga 控诉校园性侵新曲的告白:“社会请停止怪罪性侵受害者”

以往我们都认为这些生理或心理的症状是一个人受到侵害后生病的状态,需要立即去除这些症状,但创伤后的情绪其实是人的身体在遭受我们无法抵抗的伤害时,保护自己免于毁灭的防护,就像《风之谷》里腐海森林虽然释放着毒素、可怕的虫类,但其实内在却慢慢的净化土地里的毒素。而事件发生后一般人可能会认为逃避、压抑、冷漠等因应方式很脱离现实,但其实这很可能就是孩子没有其他选择时努力活下去的方式(简美华,2008)。

当你还处在混乱、充满复杂的情绪时,你可能会害怕别人知道这些“丑事”,或觉得让父母、学校、司法来帮助你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但就像我们最脆弱、最觉得受伤的那些时候,我们总是希望有人可以陪在我们身边,而不是一个人无助的在情绪洪流中载浮载沉。最直接的求助对象当然是我们的家人、朋友,他们可能也会很紧张、担心,除了要看看他们是否能给予足够的协助之外,也需要把你当下的需求跟他们讲清楚,或者可以谘询更专业的人。。

延伸阅读:别让身边的性侵受害者沈默:陪他走过伤痛的六个疗程

如果你是学生,学校的辅导/谘商中心的老师通常能给你适当的协助,当下的谘商辅导常常是陪伴你与安抚那些洪水般情绪的重要支持。当学校老师们跟你说要“依法通报”时,请别害怕这一切将失去掌控,不论是《性别平等教育法》或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都是希望能带入更多学校、社工、司法等资源一起来协助你,例如学校性平会可以透过《性别平等教育法》让对方不能再靠近你、将教师解聘,对学生强制谘商、记过,甚至失去师培资格、转、退学等等。

复原的路走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性侵复原的历程就像是把一面被打碎的镜子,原本镜子里映照出的真实自我,如今都一片片的碎裂在地上,而自己的身体则一边淌着鲜血。当“我”的感觉被击碎,内在世界变成破碎又伤人的利刃,我们都希望能让自己慢慢地不再流血、慢慢地能让镜子越来越完整,有的人想办法先让自己不要再继续流血,先帮自己设定停损点;有的人将镜子碎片打磨成不会伤人的形状,帮自己的不同部分赋予新意义;有的人则在另一个人的拥抱之下,感受到身上的镜子又长出新的样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疗伤的方式,如何将碎裂的镜子一片一片捡起(过程中可能又会一再被割伤)、能拼凑成多么完整的样子、要花多久的时间,都没有标准答案。

推荐阅读:写给性侵后的伤口:“没事了,你是值得被爱的”

而找人一起帮忙你捡起碎片有很多种方式,宗教、医疗、参考别的人经验等等,谘商辅导也是其中一种,在这里仅介绍相关的谘商辅导管道、方式,让对谘商辅导不是那么瞭解的你,在求助之前能更宽心。以目前国内常见的性侵害复原心理谘商/治疗来说,其复原的原理大致上是重新诠释意义、宣泄与管理情绪、重建支持系统与人际关系等(陈慧女、廖凤池,2005),个别谘商就有心理动力取向、认知行为、完形治疗、叙事治疗等许多方式,透过与谘商师一对一的谈话,在彼此建立关系与信任之后,根据你的需求以及谘商师的判断,陪着你在疗愈的路上同行一小段距离。过程中要走多远、要走的多深、与谘商师不 match 的话中止或换人等等,都是你可以掌握的。

而团体治疗则是以 6 到10 人的小团体形式,藉由同为创伤经验的成员之间彼此分享与支持,达到疗愈的目的。此外针对儿童或童年创伤也常使用沙游疗法、游戏治疗、表达性艺术治疗等等,注重在创作、游玩当中将过去的经验做转化。而对于与你一路走来的家人,他们可能也承受了许多压力,此时家族治疗也会是能够协助你们的资源。

推荐阅读:2000个被强暴后的勇敢故事

这些谘商与治疗的资源有的来自于学校的辅导/谘商中心,有的则在医疗院所或心理谘商所之中,当然若你的经济许可,使用自费的谘商会是你的选项之一,但若在经济上较困难,目前也有许多机构及政府单位提供谘商的服务(如县市政府家防中心、励馨基金会、家扶基金会等等)。

当然若你已经累积了一定的力量,希望自己先走走看这条复原的路,透过阅读、书写、运动、艺术创作、与人连结等等,都可以协助自己整理经验、与波涛汹涌的情绪共处。但若这其中任何方式,在当下会让你承受不住(例如回忆起可怕的经验并无法控制情绪),不妨先让自己停下来休息一下。

因为每一个受伤的心灵里,都有一个希望别人尊重、照顾、陪伴、支持,但又十分脆弱、常常害怕、偶尔会故作坚强的小孩原型。孩子阿,如果你还愿意相信这个世界,让我们陪着你心中的那个小孩,也陪着你自己,一起长大、长出独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