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这么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尽管陈腔滥调,但学习的确是一辈子的事,现今台湾的教育渐渐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自学”的风潮开始盛行。哈佛女孩 Alice 现身说法:“正是因为‘不会’才要去,如果都会了,我就不想去了。”让我们来听听她踏出舒适圈的故事。

Alice,一位正在哈佛就读的女生,常被我们称作“哈佛姐”,一来是她真有做姊姊的架势和气场,二来是把对她的佩服都浓缩在这三个字中了。对 Alice 而言,学习不该只是局限于书本中,而是更生活化、更开阔的人生过程。她像一座宝库,不仅有问必答,还能侃侃而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你总能从她身上挖掘惊奇,她是那种,被问到“什么是树”,会从树叶的纹路、树干的粗细进而到树木品种这样广泛而细致的回答。听见她的描绘,你的眼前就能自动开展出一片森林;问河能谈及海洋、问台北市却告诉了你整个台湾,Alice 是一个这样充实丰富的人。

Alice 总是没有犹豫地说出想法,好像没有一个问题难的倒她。聊到现今的台湾教育时,她想了想说:“我觉得我还在一个探索的阶段,我还不知道怎么样才是最好的方式”。访谈中少有的不确定,却是最打动我的一句话,即便是“不知道”,仍丝毫不减语气中的自信。唯有不知道,才是持续探索、持续学习的原因。

用科技的方法解决教育的问题

问起 Alice 从日本到哈佛就读 Education Technology 的起心动念,她说当初并不是只想聚焦在教育,Alice 认为科技反倒是可以帮人解决问题的,加上过去在日本工作的经验,正好是与机器人工程(Robotics)相关的产业,在工作中她深深觉得善用科技的力量其实可以帮助更多人。Alice 谦虚的补充说着:“这个意思并不是代表要解决教育的问题就要用科技,而是科技的确可以帮助解决很多不同面向的问题,而教育刚好是一个我很有兴趣的方向。”

踏出舒适圈,从“不会”到“会”

说到在日本工作的经验,令人惊讶的是,Alice 其实是在不会日文的状态下勇敢走进日本的。她说:“我的个性本来就会逼自己走出舒适圈。去日本念书就是一个例子,当时在台大上完半学期的日文课就出发了。但是不会讲日文的我为什么要去?其实正是因为“不会”才要去,如果都会了,我就不想去了。”

到日本后的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慢慢的在碰撞中学习,她坦承起初非常痛苦,身边都是日本人,而他们这辈子好像不知道外国人是什么,是相当传统的民族。但即便如此仍没有打倒 Alice,反倒激起了她的学习热情,不得不培养一些技能,从不停地模仿开始,进而找值得效法的对象跟他们学习。

同场加映:给自己学习的机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学习不一定是在书上,多问身边的人,有时候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反而是更多的回馈。 

从补习班的家庭背景,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Alice 提起求学阶段的自己,是个长辈眼中的好学生,考试都考一百分,甚至她一度认为自己好像没有专长,只会考试。生处在开设补习班的家庭里,Alice 也成为了老师的角色,然而在实体的教学环境里仍常感到疑惑,她说:“那些学生是真的想要念书、考试吗?有时候会很挫折,觉得他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可能认为考第一名就 ok 了,以后就跟我一样一路念书。那么那些成绩不好的人呢?他们到底有没有一个能够适性发展的平台?” 过去曾抱着“我要得到好分数,所以才要学习”的心态,Alice 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发展出真正培养学习的能力,而这个学习动机也无法内化,而正是这样的契机正勾起了她对教育的兴趣。 


 

做一个能让学生自我探索,有所启发的好老师

“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要能够启发别人。不只是知识或是技巧。而是必须要让学生知道你教的,或者他们应该要知道的,其实是远超过现在这条界线的。要让他们一直想要自我探索,而不只是完成你的要求。因为人会经由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己的不足。就像有时候我跟一些厉害的人聊天时,会发现原来我自己这么多不够的地方啊!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让学生不是只为了交作业才去学习。 ”

聊到印象最深刻的教学,Alice 说在日本有段时间在教国中生讲英文时,起初单纯的认为用一般教科书教学就可以了,认真试过才发现住在乡下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认为自己有需要用到英文,Alice 说:“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教学不只是“教”,而是必须大量尝试,设计生活化的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或是透过唱歌或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后来这群孩子在寄给我的卡片上写着,因为去了某些地方终于体会到学英文的用处。这样的感觉就像你真正的帮助了一个学生,或因为你的鼓励而完成某件事,那种感谢和反馈的心情,就是身为一个老师的成就感。”

同场加映:爱是答案!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

主动学习和 Learning by sharing 的重要性

不管是从学生到老师,或是从老师到学生,主动学习很重要。

很多人可能认为台湾的学生比较被动,不敢发言,但正因为如此,才更该主动学习,冲破这个问题。另一个更重要的是 Learning by sharing !为什么国外这么提倡讨论,而不是单纯的纸笔测验?正式因为必须透过反馈,透过“你教导别人,别人也教导你”的过程,共同得到你要的知识,而这个知识就是经过精炼(refine)的。这也正偏向国外的思维,老师不一定是真的“教导”,而是一个带领你讨论跟思考的角色。

作为一个身份转换的角色, Alice 给正在探索自己和未来的学生一些建议,她认为“社群”是身处这个时代很重要的环境,他们需要拥有一个 mentor、一个正向的团体作为连结,可以带领学生相信自己正在走一条正确的路。身为一个老师和一个教育者,Alice 认为老师也是同样需要被教育的,老师必须知道如何正确地教导人,所以老师之间也要有一个更健康的、能够意见交换的团体。台湾的教师较偏向各自的个体,如果彼此之间能够有更多的正向交流,透过社群力量的流动,更可以看见共同的问题和探讨解决的方法。

自学是一直都要存在自己生活中的,因为需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了。

最后,我们问 Alice 怎么看待自学这件事?她说:“自学是一直都要存在自己生活中的,因为需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了。而且其实每个人都有分享的能力,只是你不知道而已。”在 Alice 的人生故事里,你可以看见她相信“与人分享”的道理,而这再简单和容易不过的动作,是不论谁都应该将想法扩大并且实行的。对任何人来说,学习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和分享的,让学习不只是单向,成为双向的互动关系,也许这正是她之所以能突破重重难关,只身前往日本求学工作,又一路进入哈佛殿堂,开启人生新旅程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