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台湾的学生总是太过习惯标准答案。也有人说,出国之后要勇于发声,否则出去一趟只是白费。女人迷作者 Perfect Balance 却想告诉你,跳脱框架是好的,创意和勇敢却需要扎实的功底作为基础,否则,所有的言论,都只是夸夸其谈。


 图片来源

还记得在伦敦念书的第一个月,和到伦敦才相识的学妹一起搭着公车回家,虽然已经念完台湾的大学才出国,她却因为对要再攻读什么科系的硕士学位毫无头绪,或说是毫无兴趣,而决定念 Foundation(在英国上大学前帮助学生透过学习不同课程决定未来方向,并准备作品集的课程)。她笑着说如果在英国继续待下去她会连美丑都分不清楚,因为,她随便画的鬼东西,班上的老师们都会以夸张的语气喊着 Amazing!

你会喜欢:十多年的自己在旅行后瓦解:伦敦 Gap Year,让我全然归零

这让我回忆起小学时每个周三下课,我都会背着我的美少女战士书包到画画班报到。上课前老师都会将一幅画放在白板前让大家临摹,然而每每在结束前一小时,老师会开始到每位学生的座位上替你完成"你的作品",好似如此才能将这幅画端的上台面。所以,每次回家后尽管被父母称赞我的画作,我也没有丝毫的喜悦感。

 
图片来源

还记得有天在学校的画画课,我肆意地挥洒后完成一幅非常满意的作品。之后,老师随意的把几个同学叫上台,我也是其中之一,看了我的作品后老师只用揶揄的口气说到:“大家别笑她,或许她会是未来的毕卡索”,之后,是一阵哄堂大笑。而这句话就此让我认定自己不会画画,在选择大学时也因此放弃念服装设计系。

到英国生活一阵子后,我渐渐的开始从拾画笔,并非这期间我的绘画技巧进步神速、或是身边有人鼓励我再次作画 ; 而是,这里的人教会了我一个道理 —— 美丑根本没有一定的定义。在国外漂泊了三年,不想回亚洲其实有个很大的原因是 ——怕回去会立刻被个隐形框框所套住,当你没发现时你被套得不痛不痒,但知道后就觉得那框架绑得你形同活尸。

 
 图片来源

因为大家追求一致的美,所以一张张扑克牌般的面容开始集体在街上游走。一个问题一个答案,让多少学子为了那标准答案将青春黏在冷板凳上度过。为了不成为教育体制培育出来不具独立思考能力的机器人,有人逃离台湾或到异地求学。

同场加映:台湾老师出走新加坡:在这里,幼儿教育是值得被尊重的专业

然而,第一个大部分人所面对的课提便是“文化冲击”。当你,到了西方国家,瞬间安静不再是美德、顺从不再是优点,所以许多人慌了、乱了,然后跟着一同慌张的同乡人互相帮助一同顺利毕业。之后,尽快飞奔回国为自己套上那隐形的框架,框架没什么不好,因为他不会让人发现你的不安及无能。

那没有框架的世界又如何?美丑或许依然有定义,却没有世界另一头那黑白分明的规则,有了自由却或许更考验你的能力。没有了框架的世界你的能力更加血淋淋的摊在阳光下,有人从小就立定目标,在大学毕业前累积了一本厚厚的作品集及丰富的实习经验。相反的,没有实力或是生性懒散的人,这没有框架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既是天堂又是地狱。

记得班上的一位义大利男生,他十分喜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许多时候听起来都过于天马行空),因此在课堂十分受到教授的喜爱。毕业后,他凭着远大的理想及抱负试图找份让他大显身手的工作,而他也积极的不放过任何机会,只要遇到喜爱的企业甚至只是进到一家餐厅吃饭,他都勇于发表高论,告诉这家公司应该如何加强他们的品牌行销 ; 然而,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他,凭着想像给予建议,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的过了。

直到 27 岁的今天,他依然没有获得任何一份正式职位。

 
图片来源

独立思考、自由绝对非常重要,然而,如何在现实与两者之间找到让天秤能够维持平衡的端点是极大的考验。或许,我们不需要像西方国家般如此的自由奔放,但如果能松开些无形的框框,会不会我们能过得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