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几米,是因为这是属于成人的童话,里面原来说了好多长大的故事。而当“文创”一词泛滥,如何用“诠释力”贴近在地脉络,而不是走马看花,才是真正读入了心底。

英国作家乔治.欧威尔(George Orwell)在《一九八四》写着:“谁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他的意思是,极权主义下的老大哥若想控制一切,就得掌握对过去历史的诠释。

如果再次重新诠释这句话,可以说:由于现实事物混乱复杂,若能将现在与过去发生的事情,重新整理、简化后找到新结论,提出有建设性的新诠释与新观点,就能影响他人的认知与想法,甚至可以改变未来。

诠释者,就像一个意义的使者。要能了解多重观点,例如了解事物产生的脉络缘由(原本的意义如何被建构产生);再根据现代的脉络情境,产生新观点、新主张,赋予事物新意义(重构意义),帮助更多人对既有事物产生新颖的理解与认知。

现今,文化创意成为浪潮,文化与创意之间的连结、即文化内涵如何以创意的形式呈现出来,其中的关键力量就是诠释力。必须瞭解当代社会的脉动,瞭解消费者的生活感受与需求,才知道如何让文化特质透过创意的加值、转换与活化,重新被彰显;这样的创意,才有意义。

例如台湾城乡各地巷弄、老屋开始流行彩绘,但大部分的作品缺乏主题、在地连结与故事,更没有串成体验游程,导致艺术、设计作品皆非常浅层,无法让外地人跟地方建立关系与连结,因此也无法进一步引人联想、探索;空有造型,却无深意。即使引来人潮,走马看花之后,人潮也就散去。

若能具备了解在地既有脉络的诠释力,又能理解外地人的期待,再融合外在的全新创意,赋予新意;如此,地方的特色、甚至是许多文创商品,才能拥有重新感动他人的力量。

延伸阅读:几米绘本教我们的成长课:结痂的伤口,以后是你最强壮的地方


(图片来源:Party Lin C,C @ Flickr)

几米的作品就是好例子。充满异国、城市风格的几米作品,在台湾好几个地方的彩绘、公共艺术作品,并非只以几米的光环硬套在地方,而是透过相互诠释、转换与重新设计,活络在地的价值。

几米的作品,就像现代的 Hermes。他以带着童心且慧黠忧伤的图像与文字,传递成人失落已久的初心,引发了疗愈、共鸣、探索的想像空间,甚至带动跨界合作的创新。

从自我疗愈到连结在地文化,几米品牌的发展历程有其脉络轨迹。成立十六年的几米品牌,背后推手是几米的品牌公司——墨色国际及总经理李雨珊。几米刚刚成名时,在出版社工作的雨珊,希望能让几米专心创作,而她也看见了几米作品的内涵,不只是绘本,透过加值与延伸,更能创造品牌价值。于是他们一起成立几米品牌,让几米专心创作、不受外界干扰;再透过雨珊对几米作品的诠释,将品牌核心聚焦在“阅读、旅行、生活”,希望传达平凡却不简单的意义。

几米品牌从原本的被动授权, 让作品图案放在各种商品包装上, 逐渐发展成与不同专业领域合作。几米品牌的故事与核心精神,透过设计转换并重新诠释,让更多人有不同的体验与参与,创造了新的品牌意义。包括电影、舞台剧、展览、饭店、宜兰几米公园、台南科学园区台积电外墙,甚至是日本新舄县的小火车站,都有几米的艺术作品,吸引许多人潮。

从个人疗愈、异国城市风格连结到在地文化,为台湾在地带来更多正面影响力的过程,身为几米粉丝的我,也跟几米团队有过多次合作,这是非常有趣且难得的经验。

几米团队能诠释几米品牌的特质,我的专长则是诠释在地文化的脉络,再透过扮演类似 Hermes 的角色,先深入了解几米品牌的特质与运作方式,重新诠释几米品牌与在地文化连结的意义,再对外沟通,产生新的意义。

同场加映:几米绘本背后的故事:血癌过后,画出最美的春天风景

这个过程像一个多重视角的复眼人,要去融合几米品牌、在地文化与消费者的感受与需求。


(图片来源:Alan Wat C,C @ Flickr)

我们第一个合作的地方, 是台东三仙台附近的阿美族部落“ 比西里岸”(Pisilia n)。“sile”是山羊的意思,比西里岸就是放羊的地方。过去,三仙台是放羊的地方,日治时期,海岸阿美族迁居来此,称此地为比西里岸。后来,被汉人改名为三仙台, 又被纳入东海岸风景管理处管辖, 导致无羊可放; 加上土地休耕政策,山上大片梯田全部废耕,为了生计,不少年轻人跑去台北当建筑工人,或是去远洋跑船,部落只剩老人跟小孩守着家园。

为了找回部落自信, 社区理事长陈春妹先推动课后照顾, 孩子喜欢切开废弃浮筒、加上羊皮,拿来打鼓自娱,她就鼓励孩子到协会练习打鼓。阿美族称浮筒为“pawpaw”,社区成立了宝抱鼓乐团,在部落演出,后来被公益平台的严长寿先生发现,请老师来教导,让宝抱鼓到台湾各地、甚至海外表演。

此时,也有艺术家思考如何找回比西里岸的特色,跟族人合作,用漂流木打造一只大羊,放在长堤上,成为部落的象征;族人也开始用漂流木制作各种羊儿,摆放在部落各个角落。

雨珊受邀协助比西里岸创造部落的新能量,她看到漂流木的大羊,跟几米作品能够对话。因为外移人口多,部落有许多闲置房舍,导致环境不易维护;希望将几米作品彩绘在巷弄内的房舍外墙,改变原本倾颓的状态。

过去许多单位都用金钱、资源、计画导入部落,只注重单一的点,不看整体脉络,部落也变得习惯等待资源挹注,没有建立自己的工作方式。往往计画结案、资源结束之后,原本的运作也就停滞。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入了解部落状况,找出较完整的解决方案,才能协助部落找到自主经营的方向。

我们不希望只是多了一个几米亮点,更希望透过诠释的力量,创造新的意义,也能带来小旅行模式。先对内整合,再向外连结,带动餐饮、导览与住宿的机会,增加在地青年就业,才能达到独立营运的目标。


(图片来源:yudeLin C,C @ Flickr)

雨珊以几米《走进春天的下午》这本绘本为主轴,书中描述一个几乎不曾单独出门的小女孩,因为跟过世的朋友约定,要去拜访对方的父母,于是带着小狗阿吉出门,一路上遇到各种可爱的动物,经历各种奇幻故事。雨珊透过部落青年、孩子集体参与彩绘,呈现《走进春天的下午》遇到比西里岸的故事。

几米《森林里的秘密》里的毛毛兔,是一个温暖守护的象征。团队也与部落工艺师傅合作,师傅们以漂流木做出巨型的毛毛兔,曾到台东美术馆展览,如今永久保存在部落的角落。

与比西里岸的约定——协助部落青年找回失落的文化,几米的作品像个带路人,吸引旅人到访;但不能只是拍照留念,还要带大家多认识比西里岸。

当时宝抱鼓虽然有知名度,但没有商业模式;因为演出并不稳定,也没有跟地方连结、扩大价值,旅人还是不认识比西里岸,也只能走马看花。

从旅人的思维来思考,一个旅人来到比西里岸,希望得到什么?除了欣赏宝抱鼓之外,是否需要导览解说、餐饮、午茶点心,甚至住宿,才能延长体验时间,更深入认识这个部落。另一层意义,结合深度旅游,协会才能增加收入,让外流的青年回到家乡就业。

但是部落没有完整的体验行程,加上部落文化有断层,许多青年都不太了解部落的故事;我们的任务,就是跟青年一起找回失落的文化,再将文化转换成可以被旅人体验的内容。

我们走进巷弄内十多个几米彩绘作品, 了解每个墙面背后的故事: 谁住在这里、有什么特色,请青年们深入探访,再串成一个导览体验的内容。

另外,部落现有的体验是彩绘木作小羊,建议再增加体验内容,增加丰富性。例如部落的产业熏飞鱼,可不可以变成体验游程?部落朋友开始思考,拆解熏飞鱼的流程,将每个步骤都变成体验过程,例如去鱼鳞、取内脏、剖鱼、浸泡海水、晒鱼干、烧柴熏烤。


(图片来源:othree C,C @ Flickr)

当时甲仙也在进行小旅行二.○版,需要有旅行团来体验行程,才知道如何调整改善。我就带着部落朋友去甲仙旅行三天,体验采芋头、拔河、住在村落民宿、搭农用车上山采龙须菜、和甲仙南洋姊妹交流。除了实际体验,也透过讲课,引导大家思考,讨论自己的特色,建立团队共识,找出创意与工作方向。

最后,再带甲仙的社区工作者与商圈业者,到比西里岸旅行,去验收部落青年的工作成果,从实战中累积经验,找到改善与调整的机会。

当时,我就在甲仙与比西里岸两边奔走,彼此都设定目标,为了准备接待、带来惊喜,双方在菜单、体验内容与导览解说都卯足了劲,达到良性竞争、互相学习的效果。

但是忙碌的过程中,一度产生自我怀疑:我到底为了什么而忙?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真的能帮助部落、帮助甲仙吗?有天,我在台东美术馆参观几米的作品展,看着看着,就走进《走向春天的下午》的几米原画区,看到女孩与狮子爸爸相拥落泪的那张图,加上“约定,因为前方,有个拥抱在等待⋯⋯”的文案,一字一句充满抚慰的力量。

那好像告诉我, 这是个约定。自己跟自己, 自己跟在地人, 跟一个被漠视已久、失去名字的小地方,有个很简单的约定。他们想知道自己是谁?透过努力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己,也许,我也会知道我是谁。

例如一个原本只剩围墙的废墟,团队跟在地孩子彩绘上舞动的羊群,在地朋友便重新整修成民宿。曾有一位醉汉涂掉一幅几米的壁画,附近开早餐店的大姐觉得很可惜,就在店旁边画上小女孩与一只狗,但这个女孩是皮肤较黑的阿美族,小狗也是部落的黑狗,反而呈现不同的趣味。


(图片来源:yudeLin C,C @ Flickr)

宝抱鼓团的孩子们,除了表演打鼓技艺、协助导览解说,也从事工艺制作、餐饮服务。到了晚上,则换成自在的角色,让旅人参与他们的青春生活。他们轻拍着宝抱鼓,轮流拿着吉他弹奏、唱歌、溜滑板,烤肉,开心的闲聊着。歌曲有欢乐有忧伤,有向往有茫然,但至少,他们还住在家乡,拥有做梦的权力。

几米团队也将比西里岸以漂流木雕刻的羊,带到台南后壁土沟美术馆展览。结果发现,后壁的树人国小学生有绘制版画的能力,只因地处偏乡,没有机会外出旅行、扩大视野。团队于是决定,带着树人国小的美术老师以及十多位学生去比西里岸旅行。部落青年很讶异,原来不是只有东部阿美族生活得很辛苦,西部偏乡的孩子也缺乏学习空间。

青年们认真导览部落游程,让孩子看到太平洋、几米作品、飞鱼与漂流木的羊群。孩子在旅行中开始发挥想像力,绘制出各种惊人的版画作品,几米团队再将孩子的作品陈列在土沟美术馆的几米空间,让更多人看到,原来孩子的想像力可以如此辽阔动人。

从故事中找到力量、找到自信,也许这就是我们与比西里岸的“约定”。

延伸阅读:拥抱自己的悲伤!重读几米:世上不该只有单向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