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驻站作家蔡宜文说:“恋爱有大事有小事,当然也不乏有‘没事’的状况。因为我不是两性作家,不是两性作家(因为很重要所以讲两遍)所以不会告诉你该怎么做才会真的没事,更不可能教你怎么一生一世,这样说吧,我们来一起尝试如何让谈恋爱变得很简单,也让别人谈恋爱,变得简单一点。”。【恋爱大小事】第二章,让我们谈谈“被拒绝”不应该这么严重!

我要继续回应,很多男人私底下问我的:到底为什么喜欢跟不喜欢“不能直说”?

通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我都会直觉得回说:因为怕被砍啊。

每当我们看到那种告白甚至是要电话被拒,或分手后就伤人、砍人甚至分手报复散布裸照等的新闻,你说我们怕不怕,怕死了。现在看起来爱你爱的要死,会不会之后变成要死一起死。许多女性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在公开场合分手,不要跟男生独处...而这些教育背后都还会告诉你一件事“如果你犯了以上的过错,因此你被砍了被强暴了就是你自己的问题”,所以你说我们怕不怕,怕的要死。

同场加映:“性侵我的不是酒精,而是你”史丹佛性侵案受害者给社会的一封信

这个怕不只是怕死,而是害怕这背后预设的逻辑:那就是如果妳因为亲密关系而有的纠纷,就代表妳不是好女人,代表妳是有问题,就连被砍死,都不得安稳。

可,又让人疑惑的,到底什么时候“拒绝”变成一件这么恐怖的事?

再次回到“拒绝”这个议题。

这几年间台湾关于“被拒绝的”的刑事案件频传。2012 年就有两起较为媒体注目的案件,分别是因要电话被拒绝而杀人的大学生、和疑似告白被拒杀人后于警车内自杀的日本留学生,2014 年被媒体称为“台大宅王”的情杀案件,则是来自于女友要求要分手,类似的新闻其实在这几年间几乎没有断过,像是最近也有恐怖情人因前女友有了新欢而纵火烧屋等。如果把视野展望到东亚,日本刚发生粉丝因地下偶像不愿意收礼物而起杀意,韩国则有人因被女性拒绝而在街上随机杀女。

观看这些新闻,最常受到媒体大幅度关注的,通常都是年轻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社经地位处于中上的男性,往往会受到各种媒体、舆论的关注,想要讨论,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而“宅”就常常被拿出来当成是代罪羔羊,“台大宅王”就是很好的例子,到底行凶者宅在哪里?王在哪里?媒体都不用解释,彷佛只要有宅这个字,阅听人就会自动理解到底为什么对方会杀人。上述案件中,像是因为要电话被拒而刺死对方的案件,苹果日报标题直接就是“宅男 16 刀杀死校花”,简洁有力,完全招唤各种刻板印象。一个定义不明的概念,变成一个社会现象的主因,更成为了掩盖,彷佛只要污名化了“宅”以后,其他人就可以从这个隐忧当中逃过一般。

​但其实我们曾其他新闻中可以看到,有问题的根本就不是“宅”。

有问题的是这个社会,或更准确一点的说,是这个社会所崇尚的“追求文化”。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求的“追求文化”

追求文化是什么,追求文化就是指这个社会预期异性恋交往时,应该要男性追求而女性被追求,而且“We Don’t Take No For Answer”男性必须要锲而不舍的把女性的拒绝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转化成“我愿意”。

同场加映:“追女朋友其实不难,让gay教你”有什么问题?女生,不是千篇一律的公式

追求神话并不是只存在于目标群体为男性的热血漫画、小说当中,例如樱木花道与晴子、韦小宝与阿珂,它同样也存在于目标群体为女性的言情小说、偶像剧之中。甚至,追求神话并不是一个一定要完美结局的神话,他常常带着悲剧英雄式的结尾,例如最经典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或是网路上红极一时的纯爱小说们。

但无论如何,正如同柯景腾与沈佳仪如何招唤多数人的青春一样,追求一个原本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女生,把她的答案从“no ”变成“yes”一直都是台湾主流的爱情论述,也就是所谓的追求文化。

追求文化藉由大众文化、传统与习俗等,制造了一连串的剧本,把男性跟女性塞进去那个位置,并依据其主被动的位置,而产生了一连串应该要有的台词、表演方式跟隐喻,就如同我上文提到的“吃饭请客”,这件事原本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你想请就请,不想请就不要请,对方要请客你想吃就答应,不想吃就不答应。

可藉由追求文化的剧本,请客变成了一个拉锯战,塞满了各种答应或拒绝的隐喻,好像男性最终要付帐才代表他对这个女生有意思(但其实心理并不真的这么愿意),女性必须要先千百次拒绝退让后还是给对方请才代表她是个好女孩但又有进一步的意思(如果要当个顶尖等级的好女人可能还要让对方先付后私下在拿钱给他作足面子,比上班还累)。

付钱的时候男生担心会变工具人,不付钱男生担心自己追不到女方;给人请的时候女方担心自己会不会就被预期要跟对方上床,不给请的时候怀疑自己没有女性魅力。而这套运作的机制造成了,双方既不愿意也没有能力真实的以自身想法、意愿来进行沟通协商,只能套用追求文化的逻辑隐喻来猜测、读心,用追求文化的剧本来掩盖自己本来的样子。于是,就算因此交往成功了,往往在演技疲劳后,就大叹彼此跟对方想像的不同。

推荐阅读:单身广告揭露的贫乏爱情想像:不是每个人的爱情都是恋爱养成游戏

可为什么即使演的这么辛苦,这么多人还是要继续把这个追求剧本演下去呢?

就像是我之前的文章提到的,伴侣之爱在当代社会被看的如此重大,被视为是人生的必然,更常被看作是成长的里程碑,而追寻“对的人”则成为每个人的人生功课。

而当我们认为对方是对的人,而对方不这么认为的时候,我们突然就变成“错的人”或是“假的爱”,这是多么大的否定,在当前的社会当中,在择偶上的否定,往往被个体认为是对于“自身”的否定,也因此,追求这个过程往往还需要伴随着成长,像是不会念书的柯景腾必须要努力念书一般,男性藉由不断提高自身的条件,总认为到最后这个否定就会消失,变成肯定,甚至可能变成“很多个女性的肯定”。

同场加映:【蔡宜文专文】为何下一个一定要更好:爱情,不划算的投资

拒绝这件事的重要,变成了评断你这个人的标准。特别是那些认为自己应该已经符合这一切标准的人,认为自己应该要凭藉着努力就可以得到恋爱的人。而这一些“认为”都来自于追求的文化。

所以为什么我要花两篇文章的篇幅来讨论“拒绝”。

其实就如同我前文提到的,拒绝就只是拒绝而已,并不是在否定你的任何一切。

拒绝只是在表达任何人自己的意愿,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我知道追求文化是一个太难放弃的东西,但至少我们应该重新回过头来看,被拒绝这件事。男性主动而女性被动的亲密关系脚本,同时造成对于男女双方的需求以及压迫,其中忽略男性在被拒绝情况下产生的挫折与情绪,尤其为最。

我们的文化一边强调爱情的重要与不可或缺,一边强调男性应主动追求以取得爱情,其产生的结果就是,不擅长于此的、条件并不适合于追求文化的男性,因为其在亲密关系的挫败而产生许多负面情绪,而又这么刚好的,我们的文化并不重视对于男性的情绪劳动与情感教育,因此这些男性并没有太多地方可以发泄,除了网路以外。

我们或许无法马上改善现况,但我认为先从重新思考“被拒绝”这件事情开始,“被拒绝”不应该与你人生的其他产生连结,不是你很糟,不是你不够努力,那就只是另一个人是否想与你交往的“意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