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迷【性别观察】笔记,带着激励自己、影响环境的起心动念,与大家分享以性别出发的时事观察。这个周末,巴西传出骇人听闻的轮暴案,同时辅大学生性侵案件遭院长冷处理。性暴力,一直活在我们的分秒,直视它的存在,才有可能改变未来,让我们的儿女不必再活在沈默的恐惧里。

这个假日,巴西与台湾爆出令人震怒的强暴案。巴西里约传出 33 名男子涉嫌轮奸一名 16 岁少女,并且将影片传网路,造成受害少女极大的身心压力,引起愤怒民众走上街头。影片刚流窜在 twitter 时,许多人挞伐该女性,说她不检点、不该喝醉、因为主动去男友家里所以活该被强暴。受害少女其后在 facebook 发文,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有一天总可捱过这些,轮奸真正伤害的不是子宫,而是灵魂。”

同时间台湾从社群网路爆出辅大性侵事件被院长“权威处理”事件让人震惊。去年,辅大巫姓学生在毕业典礼晚上与同学聚会,醉后遭学弟性侵。巫姓同学男友朱同学近日在脸书发表〈关于巫沛瑀的性侵事件〉一文,还清原委。说明在案发现场以及遭院长压迫谴责的情形。

我们再次思考,人们何以只质疑为什么女人不离开暴力的关系与环境,而不是谴责为何男人对女人施加暴力?我想藉此讨论体制沈默的恶习,以及情欲流动与性解放和平共存的可能。

沈默的恶意:你的受害经验,是一则笑话

年初辅大性侵事件发生后,除苹果〈知名私大爆丑闻 学弟校园内性侵醉学姊〉、udn〈遭学弟捡尸烂醉学姊 被发现嚷意识不清 〉以即时新闻报导,几乎没有其他间媒体报导事件。因此,网路上各社群平台以群众力量集体曝光事件,谴责院长独断荒蛮行径。

媒体对校园性侵漠不关心,院长更以“情欲流动”掩盖性侵案、以“丑闻”指责受害者。以下为辅大社科院院长夏院长与受害者的对话(原文来自〈关于巫沛瑀的性侵事件〉):

“‘一直以来,辅大心理系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独特路线,因为这支路线,你也知道外面的很多人是怎么看我们的,你们以为院里关系很和平吗?其他系谁都等着看心理系是不是会出点甚么纰漏或是笑话,这件事如果传出去,搞不好会成为压垮这个系的最后一根稻草!(夏院长)’

接着,要沛瑀讲述她身为一个女人在这件事里面经验到什么,彼时,我完全被眼前这个陌生的夏林清震惊而说不出话,眼睁睁看着接下来的第三次霸凌——巫沛瑀痛哭着讲起自己觉得作为一个女人觉得在这件事中被侵犯,很受伤,而且开始对人不信任,立刻又被夏打断,夏甚至展演起了发怒的样貌

‘我不要听一个受害者的版本!你们学生之间的情欲流动我也知道,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平常在 8 楼干些什么,偷吃也要把嘴巴擦干净,没错,你,确实,酒后,乱了性,但我不要听一个受害者的版本,我要听你作为一个女人在这件事里面经验到什么!不要乱踩上一个受害者的位置!(夏院长)’。”

台湾性侵害申诉管道:缺乏专业与友善服务

作为一名院长,将“学校名誉”置于“受害者名誉”之前,甚至谴责受害者破坏系所和谐。目前夏院长还没有出面表态,但我们在性侵受害者男友的转述看见身为学生对“体制”的不信任与失望。

辅大性侵事件不是个案,你还记得频频受校方打压的南台湾特教学校性侵事件;今年五月陈洁皓以《不再沈默》揭开自己压抑性侵伤痛的三十年;去年美国哥大女学生以搬床行动抗议警察与校园对性侵案的漠视;今年五月,一名十年来遭受父亲性侵的荷兰 20 岁少女接受安乐死⋯⋯。

同场加映:勇敢承受伤痛!哥大女学生扛着事发的床垫控诉强暴文化

悲伤不曾止息,性暴力幸存者还在无数个漫长黑夜,等待有人倾听,等待迟来的正义。

我们能不能不只是等待?面对伤痛,“正视”就是第一个行动,女人迷在 2016 性别问卷大调查里,问卷填答有超过半数使用过申诉管道,52% 的人反应主管人员的态度不佳、48% 的人认为效率不好、更有 46% 的人在申诉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媒体与社会、教育系统的集体冷落、甚至是家庭教育让他们闭嘴,使性侵受害者在事件里失语。这岂止是校园的白色恐怖,强暴沈默是世界性的议题,从女人迷性别大调查针对性骚扰性侵害申诉管道的回馈,看见台湾制度必须改善的第一步:

  • 主管人员态度 52%
  • 效率不好 48%
  • 造成二次伤害 46%
  • 主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44%
  • 申诉方法太过复杂 40%
  • 申诉过程缺乏隐私保障 38%
  • 骚扰、侵害的情形仍继续发生 28%

“我在国中时因为性侵害强制通报而被迫与原生家庭分离,那是突然且没有任何充分告知的情况,虽然我势必得离开,但用这样的方式却造成我莫大的痛苦,虽然我是遭受到暴力性对待的人,但是不代表我需要被同情以及可怜更不需要特权保护,因为那只会让我被迫与其他人隔绝,更加隐藏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女人迷性别问卷填答者经验

要有效改善申诉管道,建议从申诉管道的“本质”调整,除应针对言语、肢体、性侵害等不同侵害程度而有不同的申诉方式外,主管人员的基本教育更不容忽视。另外,申诉方法以及详细的效果,也应抱持申诉者的同理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因应调查结果,更深信,在等世界还给他们清白前,我们能动多少就要动。女人迷透过性别观察企图让性别知识更普及,并设置〈写下你的痛〉专页让受害者有诉说平台。我们渴望从平台开始建立一个更友善也有效率的申诉管道,也期待校园到企业、政府,直视那些真实的受害经验。

情欲流动,让女人合理地被强暴?

无论是巴西轮暴案,或是辅大性侵案,两位女生都在事后遭遇许多舆论检讨,举凡:女孩子还是不要喝太多酒、大学生哪个不是性饥渴、她的行事轻佻,甚至以“男友发现变性侵,男友没发现是体验”将受害者的受暴经验合理化。

推荐阅读:被强暴不是女人自找的!#YesAllWomen 说出女人心声

受害者落入了“被捡尸是女生活该”的强暴文化 [注1] 迷思:不出去玩不就好了、干嘛一定要喝到醉、为什么不找女生朋友照顾、爱玩喝酒本来就不对⋯⋯。诸如此类对受害者的质疑与责怪,让犯罪者从大众舆论里逃逸。“不自爱的女生被捡尸根本刚好而已”这样的大众逻辑,正是强暴犯的狡辩。

以及夏院长的“你们学生之间的情欲流动我也知道”打破受害者在案发现场的不能动位置。情欲流动顿时助燃“性侵文化”,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因为女性情欲自主、使得强暴者更有道理犯罪?我们预设情欲有能动性的女生就该好好保护自己,我们将荡妇一词推向理所当然“被性侵”的位置。更多人开始怀疑,性解放,是迫害善良风气的帮凶。


 

性解放,解放的是性暴力还是性自主?

性解放,解放的是性别。我们要做的不是驯服“引起欲望”的女人,而是该谴责因欲望而任意侵犯他人的罪犯、以及指责受害者的环境。

“因为,我们一定要动摇那个旧因果。我们需要开始说:强暴不一定可以“毁了一个女人的名节”、“夺走了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造成女人心中无法弥补的伤害”。这些说法的普遍性往往已经先行决定了女人能如何经历或理解强暴经验,它们已经先行明定了伤害的必然和严重。讽刺的是,这些想要增加控诉的正当性的说法,其实不见得对起诉加害者有帮助,反而常常会在受害者的经验上再附加伤害,强化她的受害感,用贞节观的统一强大阴影渗透个人的经验。”——何春蕤〈驱散强暴的阴影〉

所以我们必须反抗强暴,不是因为它让一个女人不完整、夺走贞节,而是它侵犯个人的身体主权。

如果没有性解放,我们依然为自己的身体感到羞耻,躲躲藏藏的拿起商店里的卫生棉羞赧结帐;如果不是性解放,我们一味指责受侵害女生的穿着与言行;如果没有性解放,无论荡妇良妇,都为自己的情欲感到不安歉疚。

同场加映:半路出家的女性主义!性解放の学姊 范纲皓:“解放的不只情欲,更是所有人的自由”


Free The Nipple 

我们需要的不是沈默,而是能安全释放伤痛的世界

认同情欲流动,不表示接受他人任意摆弄我的身体;身为一名性侵受害者,不表示失去一个人完整的意义。我期望我们的社会、校园、家庭,能真正看见性暴力的本质,而非咎责引起性暴力的主体。

我希望面向任何侵犯身体的犯罪时(裸照流露、性骚扰、性侵害),我们不该逼受害者容忍与噤声,打破沈默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过程,从自身到社会,我们要让性侵受害者有更安全诉说的环境,让伤痛得到被认同的权利,而非打压受害经验、毁尸灭迹。

引述巴西受暴少女“轮奸真正伤害的不是子宫,而是灵魂。”这个灵魂,不是身为女人不洁的羞耻,而是身为一个人应当拥有的自主权与主体性。

平等不会一夜降临,第一步,我们必须正视伤痛。第二步,我们必须鼓励社会打破沈默。最后,我们必须一次再一次,不厌其烦地重申每个活着的人应当被尊重的自主权。

推荐阅读:2015 世界性平报告:118年后,男女薪资才可能平等

许多人问女人迷,我们不断讨论性别,要的到底是什么,是和男人一样的权利吗?是掌握国家的大权吗?是打败所有阳刚媒体让阴性论述被看见吗?

我觉得,我们要的很简单,要一个无需刻意保护自己的黑夜、能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出门的白天、不必迁就任何人理所当然地生存在社会里。甚至是,我们不过需要一个,在被体制伤害后,有说出口的机会。

延伸阅读:幸存之后:性暴力受害者需要世界更多的温柔


[注1]强暴文化:Rape culture (强暴文化)中怪罪受害人的衣着、“怪罪受害人”对周遭环境、对“陌生人”欠醒觉性等,是最常见的现象。因此女性不断被教导要好好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