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反骨似乎理直气壮,但其实有时候更是缺乏对人与对事的弹性。作者丁菱娟回顾自己的年少轻狂,意外错过了许多机会,还沾沾自喜。如果可以,他想提醒以前的自己与现在的你,有时候姿态低一些,学习的路会更长远。

反骨似乎是年轻人的权利,大多数的长辈也都持包容的态度,因为谁没年轻过。但是反骨不要变成愤世嫉俗,看什么事情都不顺眼,对老一代的做法就觉得八股,想推翻,非得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才叫公平正义,这是很危险的思维。

我自己反省年轻的时候父母的话听不进,天天往外跑,想着自己可以不一样,看到自认为不公不义的事情就唱反调,长大之后,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愤世嫉俗,只从一个角度看事情,所谓的不公不义只是自己心中的那个公义,不是普世的,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真的蛮欠揍的。

同场加映:年轻人,最低的位置,就是最能成长的位置

当时的自己说好听点是有个性,但事实上却是缺乏弹性,让人觉得很难搞,其实白白断送许多机会却还自以为清高。

随着年纪的增长,现在的我比较外圆内方,心里有所坚持,但是不会用伤人或无礼的方式去表达。我多么希望年轻时就具有现在的成熟和智慧,不要那么放大自己,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并不是爱恨就得分明。

推荐阅读:动人毕业演说!台大毕业生致词:当权力越大,请记得你22岁时的眼睛

回想年轻时候因缘际会参加了金韵奖民歌比赛,唱片公司希望跟我和同学一起签约。但是由于当时念的女校校风保守,我们深怕签了约会让校方处罚,还在犹豫之际,唱片公司的人就不耐烦的说:“还考虑什么,多少人排队想签约啊!”这句话在当时听来刺耳,趾高气昂的我哪里吞得下这句话,我和同学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于是大声的呛回去说:“别人想签就去签别人吧,我们不签!”就这样跟唱片公司结下了梁子,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当然唱片公司也懒得理我们,因为的确他们可签约的人很多,不缺我们这种还没出道,讲话就这么冲的冒失鬼。

我不知当时我在愤世嫉俗什么,可能因为缺乏自信,才会在别人说一点点不顺耳的话就觉得像根刺般的不能接受,事后又骄傲的自我安慰唱片界黑暗,不专业,不值得投入。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错失了当年民歌群起蜂拥年代,可以参与的大好机会,最后只能成为一小小点的错过。当然我并不后悔没成为歌手,而是错失了与当年很多优秀民歌手一起走过那个经典的“过程”。

同场加映:专访《百吻巴黎》杨雅晴:真正的反击,是对世界怀有绝对的宽容

我这样的愤世嫉俗不只一次,年轻暑期打工时有一年考上中影电影配音员,第一回领班来预约时程,但我却因为贪玩的关系拒绝(真的一点敬业精神都没有),领班生气了同样说:“你这年轻人真不知好歹,给你机会你还拿翘,你再不听话的话以后就不找你了。”我那牛脾气又来了,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又呛回去:“不找就不找,什么了不起!”讲完虽然很爽,但是机会也没了,枉费我花了三个月时间过关斩将才从三千人被录取,却因为耍个性让难得的机会也飞了。

回忆年轻,个性如此尖锐,如此没弹性,如此容易被激怒,因此白白丧失很多精彩的机会。工作了多年之后,付出了代价才慢慢去掉个性的棱角,变得成熟。因此现在看到很多年轻人说话冲,没礼貌,自以为正义时都想起年轻的我。

这件事上我的学习是,在自己还未成为“咖”之前,要先把姿态蹲低,机会才会来。自以为的自尊其实像根刺,以为在捍卫自尊,其实是自卑的反射。先让自己成为A咖,你的话才能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