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琅琊榜》一戏成为两岸话题的电视剧?就连从不看电视剧的作家张大春都为之入迷。张大春认为,《琅琊榜》的正义,就是最好的卖点。“正义的索求者通常来自于弱势,返还者通常来自于有权力者。”反映我们生存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

谁犯错谁就要负责,迟来的正义就不是正义。


(口述│张大春、整理│杨倩蓉,出处:Cheers杂志185期、图片来源:华视提供)

一部架空历史的古装剧,为什么人人看得有感、各自有不同解读,堪称 2015 年最能引起两岸话题的电视剧?

这部以男性复仇为主轴的陆剧《琅琊榜》,从去年9月开播以来便引发两岸轰动,从演艺圈到文化圈,不仅男女观众通吃,更俘虏不同领域的名人与学者。艺人小 S、徐静蕾看到舍不得离开沙发,知名版权经纪人谭光磊更是文化圈中得“琅琊榜疯”的领头羊。

细数为此剧“入坑”后的各种中毒症状,包括律师吕秋远在给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家事法》期末考题中,以《琅琊榜》角色衍生出题;至于从不看电视剧的作家张大春,不仅破天荒一口气看完54集,甚至截图《琅琊榜》800 多张,自制“懒人包”,用来回答 Facebook 网友留言。看时事、看历史,张大春都自有他一贯犀利畅快的观点,也因此格外令人好奇:看《琅琊榜》时,张大春到底看的是什么?

拿这个问题问张大春,他给了个出人意表的答案:“正义”。

我从来没有追过日剧、韩剧或是陆剧,《琅琊榜》是我第一次一气呵成看完的电视剧。这部剧里面的对白多,画面也漂亮,我截了800多张图,每张图的画面无论是黄金比例或人物远近,都非常精准好看。

我相信这部戏之所以红,不只是因为具备迎合市场的元素,例如宫廷剧的后宫嫔妃、朝臣及继位斗争等;它同时也透过剧情对当下现实传达呼求,年长与年轻的人都能各有体会。例如戏里的滑族女子为复国大业让人感受不同程度的同情,像是誉王的谋士秦般若,让人想到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悲剧人物慕容复,虽然复国无望,却令人产生敬意。

推荐阅读:真正能改变台湾的,是大多数人愿意做微小的改变

不过,我看《琅琊榜》有另一个重点,是探讨“正义”这个主题。它想表达的是:“正义的索求与返还,必须是及时的”。

坚持正义,不等于坚持立场

为什么正义的索求与返还必须“来得及”?“索求”是把我的正义还给我;“返还”是我要把你的正义还给你。在剧中,主角梅长苏与靖王都是索求的一方,靖王的父皇梁帝是返还的一方。

推荐你看:《一千次晚安》:捍卫正义的女性英雄

从长远看,既然靖王后来都成功当上太子,迟早会继任皇帝,赤焰军冤案,等他当上皇帝就可以昭雪了,为什么非在梁帝还在位时,逼他父皇承认当年的错误?因为这部戏想表达的是,谁犯错谁就要负责,迟来的正义就不是正义。

试想,如果靖王即位后才宣布赤焰军是冤案,这种迟来的正义虽然昭雪,但会被视为是权力操弄的结果。大家会认为,因为靖王掌权了,所以可以操弄是非。

所谓正义,谈的是是非。是非是什么?就是辨别是非、要有观点。要有观点,就要有常识与知识,没有这些是无从辨别起的。

正义的索求者通常来自于弱势,返还者通常来自于有权力者。剧中靖王这个角色,被设计为死脑筋、不知变通,作为观众,大家既希望他变通、聪明,又希望他不要变得像誉王那样滑头。一个年轻人如何在坚持正义的前提下,不要变成笨蛋;在追求智慧的同时,也不要转成滑头,这就是吸引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