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成女性为结婚离职、产假和陪产假利用率低?带你从社会面、政策面和执行面,一探当前就业环境下,女性面临的孕产困境与解方。

双方合作一件案子,前期妳出 99.9% 的力,过程中风险 100% 由妳承担;后期维护妳出力 85% 不等,端看对方愿意付出多少心力。成果冠对方的名,并且有很大机率会导致你的职业发展停滞或倒退。
有 30% 机率这个案子会以失败告终,至于失败后妳会损失多少,无法计量。合约没有保障,只能看合夥人的人品。有人不想签这合约也纯属正常。

以上摘自 PTT 讨论版,这个合作案叫做“生孩子”。

这是近期在网路上相当流行的一则迷因,许多留言指该内容将女性对于“生孩子”的恐惧过于放大,并有另一些评论提到,“生孩子”本就不是一桩交易,双方付出多寡亦难以计量。

然而无论该则迷因内容在概念及适切性上是否存有疑虑,端看它被快速传播的速度,显示年轻网路使用者对于“生育”的焦虑,不可忽视。


图片|Photo by Laura Ohlman on Unsplash

你知道什么是“产前忧郁症”吗?这并非什么奇怪少数,而是有约 14% 至 23% 的孕期妇女有“产前忧郁症”之征状,亦即每五个孕妇当中便有将近 2 名即便没有明确的“忧郁症”却仍困于“忧郁症状”之苦。

而在此其中,根据资料显示:仅有少数人正视忧郁并获得妥善的协助与治疗。

延伸阅读:爸爸妈妈,产后忧郁症状大不同

根据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精神科资深讲师 Jonathan Evans 及其研究人员共同发表的研究显示,怀孕 18 周前后发生忧郁症的机率为 11.8%,到了怀孕 32 周时则提升至 13.5%;而产后 8 周罹患忧郁症的比例为 9.1%,产后 8 个月内罹患比例则为 8.1%。

由此可见,女性罹患“产前忧郁症(不包括忧郁相关症状)”的机率大于“产后忧郁症”,然而绝大多数人对于“产前忧郁症”及相关症状的认识却相当不足。

将近两成一的女性因“结婚”而离职,为什么?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对于不同生命阶段、人生选择、角色与身心状况者都给予友善、理解与支持的世界;然而理想虽然丰腴,现实总是骨感。

根据 2020 年劳动部资料统计,近两成一的已婚女性因结婚而离职,而其中有将近四成的女性从此远离职场,不再具备经济独立的条件;其中有约 39.9% 的已婚女性因为“准备生育(或怀孕)”而离职,另有 14% 女性则因为“料理家务”而离开职场。

猜你想看:如何达到经济独立?经济自主这样做:制定财务目标、培养理财习惯|女性理财

比较 2017 年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15 至 64 岁目前有工作之女性中,因结婚、生育(怀孕)而离职者占 38.65%,相关比例不增反减。

而在上述因为“准备生育(或怀孕)”而离职的女性当中,复职者占 59.9%,平均复职间隔时间约为 4 年 5 个月,而就复职率本身来观察, 54 岁以下女性相较更难回归职场,55 至 64 岁女性当中,回归职场比例下降至 56.8%,复职间隔时间则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延长。


图片|Photo by The Jopwell Collection on Unsplash

从这件事情来看目前台湾职场“管理者”结构,不难想像,女性离开职场的 4 年 5 个月之间,她将会放弃多少与同龄男性竞争更优渥的薪资、条件及职位的机会?

即便有部分女性因此采取另一条路——“创业”,作为另一种时间、环境及自由掌握度更高的方式追求自我实践,但在比例上,女性创业家获得创投投资的机会与资金量体,在全球各地都仍远低于男性创业家的整体获得。

同场加映:夫妻一起创业,却只有太太被问:如何保持家庭工作平衡?PopChill 拍拍圈共同创办人的反思

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 2019 年汇丰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有 35% 女性创业者在募资时仍会遭遇到性别偏见的挑战,除了所募集资金相对男性创业家少之外,多半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达成目标;而这样的结果同时也来自于“创投圈”的结构性问题所致。

以创业投资最为成熟且盛行的美国为例,女性创投仅占整体创投人数的 11%,而在这样严苛的条件下,2018 年仅有约 12% 的资金流向核心创办团队为女性的创业公司,可显女性在创业过程中因“性别”而遭逢的阻碍较男性更多。

延伸阅读:“九成女性愿意创业,却只有三成实践”女性创业者该怎么面对家庭与事业的拉扯?

由此可见,女性作为“母亲”,想要同时获得职场或事业上的自我实践,势必得比拥有相同资源、经历、条件的男性工作者更加、更加、更加努力,才有机会得到与其差不多的“可能性”。

这并不是忽视男性的努力,放大女性的牺牲,而是针对身体及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差异,来进行更明确的诠释。

以此作为出发点,社会、家庭、职场才有可能想像真正的“公平”,不是齐头式的平等,而是考虑到诸多条件的差异,转而提供更有包容性的福利与政策来支持女性且培力女性。

降低职场推力,降低家庭拉力

前面谈到现代女性出现“产前忧郁”的症状不亚于“产后忧郁”,许多人会问:那究竟是什么困扰着、压迫着女性在“两条线”之后衍生出诸多焦虑?为什么怀孕与生育对于女性职涯发展而言,仍持续扮演着“迫使做出抉择”的角色?成为母亲与忠于自己之间,为什么始终没有两全的方法?

要探索问题的全貌,其组成相当复杂,但我们仍可以分为两个面向来看:

1. 职场推力:不友善的工作环境

1990 年,《两性工作平等法》送出第一个版本,受到诸多企业强烈的反弹,该法在立法院被恶意冻结十年,直到 2002 年才顺利三读通过,台湾的女性职涯终于在“法源”上获得保障,然而从“法律”到“政策”再到真正“落实”,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图片|Photo by The Jopwell Collection on Unsplash

20 年过去,妇女(特别是怀孕后妇女)在职场中的处境是否获得改善?根据 2019 年地方劳动局的数据显示,在单月 33 件性别工作平等申诉案中,怀孕歧视便占了其中的 16 件,比例高达将近五成。

“她怎么那么自私,怀孕后常常请假,工作都要别人做。”
“她仗着自己大肚子,工作都挑轻松的做。”
“她怀孕后精神恍惚,完全不在状况内,这样的人怎么胜任工作?”
“部门有人怀孕,就等于少一个不能补的位置,留她有什么用?”

同事无论男女,厌“孕妇”情节随处可见。女性职员在到职前告知怀孕,雇主方便以“该职务不适合孕妇”为由拒绝的案例层出不穷,而在绝大多数申诉案件中,数“告知怀孕隔天,便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资遣”的案例最多,显示即便“法据”有理,但无理的现实仍在台湾各处迫害女性求职、工作,甚至升迁的权利。

2. 家庭拉力:社会及家庭支持不足与缺席的父亲

截至 2019 年劳动部数据统计,受惠于性别工作平等法中育婴留职停薪福利者共有 70.5 万人,其中 58.3 万人为女性,占整体 82.6%;而男性仅有 12.2 万人(17.4%)申请育婴留职停薪;即便到了 2022 年申请育婴留停的男女比继十年后出现第一次波动,也仅有 25.5% 的男性申请留停,其余七成五仍为女性。

从实际申请“育婴留职停薪”的男女比状况便可得知,无论在经济条件或是照顾分工上,家庭结构调整有限,社会仍普遍将女性视为家庭与幼儿的主要照顾者。

即便当代双薪家庭数量激增,绝大多数女性仍得在“妻子”、“母亲”、“自己”甚至更多角色之间拉扯,公私领域双面夹击,使得女性分身乏术。

延伸阅读:巨星也是母亲!《席琳狄翁外传:爱的力量》角色冲突常在,生命最重要的事只有自己知道

许多优者能在此之中找到自己的求生之道,成为“面面俱到”的女性;然而有更多女性的职涯、加薪与升迁的机会,就这么断送在这些不该仅由女性承担的“义务”及“角色”当中。

当然,我们身边不乏有能力做到“面面俱到”的女性佼佼者,然而我们也必须理解那些在育婴留停后,高达两成“计画离开职场”的女性,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困扰了她们,让兼顾母职与自我追求,不存在双赢的可能性?

打造双赢:芬兰、瑞典、德国怎么做?

为了因应九年来不断下滑的生育率,芬兰政府于 2020 年推出最新生育福利政策,让新手爸妈能拥有超过 7 个月的带薪产假,夫妻之间还可以依照育儿分工与现状进行转让。

同样在欧陆,也有许多国家针对生育提出相对应的福利政策,例如:提供最为优渥的“带薪产假”福利的莫过于提供双亲 240 天产假的瑞典,德国则是在近年积极鼓励男性确实休假、回家育儿,并提供双亲可弹性延长至 14 个月的产假福利。


图片|Photo by John Looy on Unsplash

至于为什么带薪产假这么重要?根据 2018 年《母婴健康期刊》(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中的研究显示,带薪产假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婴的“再住院率”,同时,有确实休产假的妈妈在心理健康上也相对比较健康,谘商需求相较于没有请产假的妈妈降低了约 50%。

产假的背后代表着为双亲准备了步入全新生活型态的一个“适应期”,藉由这段带薪育儿的时间,让父母双方可以彼此支援,重新分配两人在家庭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在调整育儿步伐及节奏的同时,也同时顾及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并给予彼此休息、运动、压力管理的时间与空间。

延伸阅读:不是我生下孩子,而是他准备好离开我:“顺势生产”改变我与孩子、身体的关系

对此,国外研究也发现,有确实执行产假的女性在回归职场后,能够有信心地处理家庭与职场间的平衡问题。

然而,有很多人会说,请产假虽然同时是权利与福利,然而对于许多相对保守的亚洲工作环境而言,能否顺利、不被歧视、不危及机会与晋升的“产假”真的存在吗?也是许多人面临的问题。

延伸阅读:性别快讯|打造亲职友善环境!产检假增为七天,配偶也享有陪产检及陪产假七天

首尔大学助理教授金惠媛在受 BBC 专访时表示,绝大多数亚洲政府对于生产、育儿与带薪产假的政策与倡议,都没有办法解决东亚社会普遍存在的职场问题。

“不可否认地,亚洲社会的职场文化不利于健康的家庭生活。例如在韩国,我们有合法的工作时长,产假和陪产假在制度上也有保障,然而使用率却很低。尤其是男性的‘陪产假’,使用率极低,这其实是执行面上的问题。”


图片|Photo by The Jopwell Collection on Unsplash

这也是为什么女人迷在过去这段时间不断强调企业落实 DEI 的重要性,紧接在“福利”与“政策”后面,人们要对自己的权利有所主张,势必伴随着企业思维的改变。

员工作为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目的”而非“手段”而存在。员工生涯与职涯间如何能更无痛衔接,任何人的生涯选择在职场这样的场域也能够被接纳、尊重与善待,才有可能推动更全面性的改变。

延伸阅读:组织转型必看!解析 3 种员工和公司的依存关系,留才须提升心理安全感

DEI 的落实,有机会让工作者意识并摆脱婚育的歧视偏见,更主动的与家庭成员、雇主进行沟通,规划合适的职涯发展与阶段休息路径,组织也能更弹性提供阶段性支援,让职场成为更友善婚育工作者的环境,支持工作者的婚育计画。

让生育与职涯不再只能二选一,组织也不会只能被动流失人才,而是女性能够发展自我,企业能够留才,社会更友善支持的空间,达到个人、家庭、职场到社会都可以共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