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喜欢独立音乐,一定要听听摩登少女点评的大马新星。前有梁静茹、曹格、张智成,后有 OJ Law、Ryota Katayama 、Dae Lim。前进马来西亚最大独立音乐节“2016动态度音乐节”,一同发掘好声音

就亚洲音乐场景而言,多数台湾人只会关注中/日/韩的音乐动向,反观东南亚的音乐市场则涉略极少。你除了知道梁静茹、曹格、张智成等人来自马来西亚(你该不会一直以为他们是台湾人吧?);孙燕姿、蔡健雅、林俊杰等人来自新加坡以外,你是不是就对其他东南亚的音乐人一无所知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包括我自己。因此大约半年前开始积极挖掘来自东南亚的独立音乐,听听来自台湾以西南的音乐元素跟我们的聆听习惯有什么差别。

今年一月份,我前往马来西亚参与当地最大华语独立音乐厂牌动态度举办的“2016动态度音乐节”,除了让自己放个小假,也能窥看一下当地 Indie Music 的生态。不过这篇并非回顾文,而是要藉此机会推荐一些我觉得不错的乐团/唱作人给大家,加上与动态度厂牌负责人 Shane 有一些交流,也顺便把这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同场加映:2015 年度热门歌单:人生不必将就,过对得起自己的生活

在台湾经常听到一些“玩音乐很难生存,很辛苦。”除如此类的 OS,但相较之下,在马来西亚玩音乐可能更辛苦。台湾有不少乐团团员除了玩音乐,顶多是在咖啡厅打工,做设计等时间较自由的工作,但在马来西亚有很大一群人白天都有正职工作,只能利用下班时间或周末才能练团写歌表演(甚至厂牌负责人之一的Shane也有自己的正职工作呢!)。因此当一乐团发专辑要跑巡回,完全只有六、日两天可用,能跑个2场就算不错了,很难想像一个乐团能跑2个月,最主要是白天的正职工作无法放弃,否则连活下去也有困难。

此外,在马来西亚听独立音乐的群众算是少数中的少数,加上经济收入与消费支出长期不成正比,乐团一场演出若有80人就可以算是“人气乐团”。不过想当然尔,只要真心喜欢音乐创作,再苦也会完成自己的梦想。在马来西亚不乏我觉得好听,有潜能的音乐创作者,在这篇中先推荐一些 folk/electric/indie pop 的音乐人给大家,下一篇会再带来重口味一点的摇滚乐介绍。

1. OJ Law


Photo Credit:OJ Law Facebook粉丝专页

这位看起来痞痞的,素素的路人,其实是位在马来西亚小有名气的电子乐唱作歌手。自2006年出道至今已发行过4张专辑,去年(2015)发行的《Let’s Be Adult》更是广受好评,其中“Tongue-Tied”及“Introverts”更是许多人的心头好。但我自己最爱的还是2012年发行的单曲“My Life As A Film”,喜欢带点复古味的电子乐、随音乐节奏起舞的妳应该会喜欢。

“Tongue-Tied” MV中,OJ Law 饰演一个被买下的机器男友,这么贴心是还不错啦,但既然要买机器男友,为何不挑个比较帅的呢?(被掌嘴)

2. Froya 


Photo Credit:Froya Facebook粉丝专页

我完全被 Froya 的“Dawn”MV吸引——怎么会用这种live影像素材来制作一首摇滚舞曲呢?(可见资源真的很拮据?)Froya 本名 Michellee Lee,来自东马的沙巴州,白天的工作是为广告及影片配乐,晚上则创作自己的音乐,所以她几乎每天都在工作室内度过。

她跟多数有个性的创作者一样,从不定义自己的音乐,也否定大家往 Froya 贴上的“电子乐”标签。但从 Froya 多数创作中还是可以感受到正面及愉悦的创作。

推荐阅读:说晚安歌单!在你的 Me Time 时光做个柔软的梦)

一开始他只是弹弹木吉他及 Cover,最有名的是翻唱曲“Slowing Down”获得主唱 Anthony Green 本人的认可。后来陆续发布几首全编制创作,包括“Anti-clockwise”,“Thank You and Take Care”等歌,虽然不知道大家对这两首歌的评价如何,反正我自己是喜欢到腿软摊倒在地。

相对于乐团时期,自己出来唱反而更适合他本人的形象。后期创作加入大量我称之为“北欧元素”的音乐风格,我也说不上到底是什么,大概是清晰而理性的木吉他线条,沈重而辽阔的大鼓声等令我彷佛置身于挪威或格陵兰等北欧过冷酷而木质的聆听感受。

但我还没听过他的live,他就给我移民去澳洲了!(喷哭)而且也不知道他还会不会继续创作,这是我最觉得可惜的地方。初期刚移民到澳洲后,据说偶尔有回马来西亚还是会表演,但现在则不得而知了。

4. Dae Kim 


Photo Credit:Dae Kim Facebook粉丝专页

介绍完中日混血,现在则是韩国人来着。在马来西亚长大,却有着正统韩国血统的 Dae Kim 是大马2015年最值得注意的电音新星之一。这位总是顶着西瓜头,戴粗黑眶眼镜的 Dea Kim 与前面介绍的 OJ Law 曲风不同,更偏向实验电子/Hip Hop Beatmaker。去年发行个人专辑《</3?》,其中两首歌(“Baby Blue” & “Instagram7.7.2”)刚好都找Ryota Katayama来Featuring,两人意外地合拍。

似乎是象征着心碎符码的《</3?》专辑中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Firework in The Middle of Summer”(仲夏的烟火),前2分钟使用仪器效果制造烟火爆破的声音,遂又想起岩井俊二《烟花》的那种少年纯爱寓言。

顺带一提,台湾音乐创作者爱用 Streetvoice 发表创作,马来西亚创作者则普遍将创作上传至 SoundCloud。想听 Dae Kim 其他音乐的请 点这里

5. Bihzhu 


Photo Credit:Bihzhu Facebook粉丝专页


压轴推荐的这位来头可不小,Bihzhu曾凭一首“The Heart Way”获2013年Voice Independent Music Awards(VIMA)的“年度歌曲”奖;凭“Palpitations”获2013 Independent Music Awards 被乐迷票选为“全球最佳 Cabaret 单曲”。(Cabaret我不太会翻,大概是一种以歌曲说故事,并加入喜剧/话剧/舞蹈等元素的音乐。)第一次听 Bihzhu 的“The Heart Way”很难不联想到同为马来西亚籍、Jack Johnson 爱徒 Zee Avi,透露一种浓浓南国赤道风情的轻松气息。(同场加映:2015 结束前要听的七首歌!蔡依林、林宥嘉、田馥甄、苏打绿陪你拥抱明天的勇气)

Zee Avi来自东马砂拉越州,早期曾以艺名Koko Kaina在吉隆坡闯荡,现已签至冲浪歌手Jack Johnson唱片厂牌Brushfire Records,还有个很好听的中文译名季小薇,去年才与王大文合作一曲《Our Vintage Love》。Photo Credit:Zee Avi Facebook粉丝专页

先介绍这5位我很喜欢的马来西亚独立音乐创作人,下一篇将介绍另外5组摇滚乐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