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葆品吃单元,用文字书写食物的香气,情人节将至,你知道哪一种鱼,象征爱情吗?答案是比目鱼。听杨子葆说比目鱼的典故,比目鱼如何从鹣“鲽”情深到年年“多宝”,若是想在情人节下厨,不妨就选这一尾象征爱情的鱼吧!

法文与英文同名的 Turbot,属于比目鱼(Poisson plat,法文亦常见以拉丁文 Heterosomata 称呼,这个拉丁字的意思是“另外一边不一样”)的一种,拉丁学名 Psetta maxima ,中文译作“大菱鲆”,或常以英、法文发音翻译成“多宝鱼”。

比目鱼为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鱼类统称,是一种卵圆形扁平深海鱼类,最大的特征是两眼均长在身体一侧,“比目”之名因此而得,有眼的一侧呈体色,另一侧则接近白色。

鲽形目鱼类超过四百个品种,其中鲆科(Bothidae)约两百种,两眼长在身体左侧;鲽科(Pleuronectidae)约一百种,两眼却相反地长在身体右侧;其他主要还有鳎科(Soleidae)和舌鳎科(Cynoglossidae),两眼也都在身体右侧。鲽形目鱼体型差异很大,较大型的如大西洋比目鱼(Hippoglossus hippoglossus)与多宝鱼,都是珍贵美味的食用鱼类。不过大西洋比目鱼因为肉质雪白鲜嫩,常被切片冒充鳕鱼,台湾俗称“扁鳕”,事实上与鳕鱼毫无亲属关系。

关于比目鱼的中国文献出现得很早,据信是秦汉时代出版的辞典《尔雅》记载:“东方有比目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西晋左思(250-305)《三都赋.吴都赋》中则说:“双则比目,片则王余。”

原来古代中国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神话:曾经有一位国王吃鱼仅吃掉一侧鱼肉,剩下一半抛回水中,居然又活了过来,成为一种独特的鱼,因为是国王留下鱼肉演变而成,故称“王余”鱼,这种鱼终身都在找寻另一半,要是碰到了,相依相偎合在一起,成为一条“完整的”鱼,两侧各有眼睛,就是“比目”鱼。

因此,在中国的文学传统里,比目鱼成为象征坚贞爱情的奇鱼,唐代诗人卢照邻(636-689)就曾留下“得成比目何辞死,顾作鸳鸯不羡仙”传颂一时的名句。清代着名戏曲大家李渔(1610-1680)亦曾创作一部描写才子佳人浪漫爱情故事的剧本,剧名就叫作《比目鱼》。

同场加映:纯属虚构的凄美爱情?宋徽宗与李师师

而中国形容夫妻感情极好的常用成语“鹣鲽情深”,“鹣”指比翼鸟,“鲽”则是比目鱼,鹣鲽放在一起以形容亲密在中国文学已成套语,例如清末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1)着名的《己亥杂诗》里,就有诗句“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

推荐历史故事:为妻画眉有什么错?“这是我的隐私!”

西方人食用多宝鱼的历史也很悠久。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Decimus Iunius Iuvenalis, 60-140)曾以讽刺笔调撰文描述某一次的元老院会议:罗马皇帝多米提安(Domitien, 51-96)召集全体元老们,为的是讨论用什么调味料来来搭配一条巨大的多宝鱼,可惜众说纷纭,无法达成共识,会议无果而终。

在法国,多宝鱼最常见的料理是沾满面粉,放进平底锅里以奶油慢火煎熟的鱼排,或加上各式调味如“香槟酒多宝鱼排”或“番红花多宝鱼排”;北部诺曼第(Normandie)特色菜式“迪耶波瓦斯鱼汤”(Marmite dieppoise),则必须放入多宝鱼才算正宗。多宝,多宝,既有口采,又有美味,农历新年,不妨来道“年年有鱼拥多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