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媒体从业者,对周子瑜事件后的反思:我们是为了国籍而战,还是为和平?或许,转换自己的思考位置,我们可以少一点愤怒与谩骂,多一点解决方法。“强盛的民族性”究竟是好是坏?听听作者张萍萍怎么说。


图片来源:路透社

这几天最热的话题就是台湾选举和周子瑜事件。在泰国,许多人,包括媒体对此并不关注。以至于星期六(1月16号)台湾选举投票,竟没有任何一家泰文新闻单位对此做出报导!我所在的单位有中文、泰文、英文和法文,然而,关于台湾竞选的消息,也只有我这个来自大陆的中文编辑会去关注,并发布新闻。

昨天,和一个泰国中文报社社长聊天,他告诉我,对于泰文媒体对此失声感到诧异,即使是泰文资深媒体人,竟也没有意识到台湾选举与泰国存在的利益关系。经这位社长一“点拨”,他的一位泰文媒体人朋友才醒悟,表示立刻去写一篇社论。至于这中间到底存在哪些利害关系,就不便说明了。但是,我想这多少也反映了人的狭隘: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与自己存在切身利害关系的事物;对于媒体,舆论的导向则倾向于与本国政治、社会、人民利益相关时事,所以难怪遭受恐怖袭击的黎巴嫩人民会抱怨“媒体只关注法国巴黎恐怖袭击,生命原来不同价”。

后来,和另一个朋友聊起“世界公民”的概念。朋友出生在大陆,成长于香港,经常出入美国,现居泰国。从身份上来说,他是个世界公民。对于自己是哪国人,他并没有特别强调,他也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只是个散落在这个地球村里的某一个角落的某一个生命个体。在我的理解上,这只是浅层次的一个定位。

同场加映:他们是坏人,我们才是好人!分化族群的政治心理学

于我而言,我出生在大陆,曾在台湾学习,也曾旅居香港,现在泰国工作。我拿着中国护照,以前都操着中国话,现在多了英语和泰文,我该把自己定位成是哪里人?后来,我找到了答案,我是一个“世界公民”。

记得看过龙应台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世界公民意识》。在文章里,她写到通过自己的孩子研究出何为“世界公民”,而所谓“世界公民”实际上是“Global Citizen”。对此,她下了几个定义,第一条定义是:相信个人的行动可以造成不同;第二个是对于公平跟正义是有所关切;第三个是会以行动来表达这种关怀。

按照我的理解,我认为的“世界公民”是基于“人”为出发点,淡化我们的身份证和护照上所写的国家认同,因为所谓的国家、政府,不过是人给自己设定的一套游戏规则,那并不值得被推崇。当国家、政府能使得人民生活得好,那可以继续让它存在,如果它只会让人民陷入灾难,那就应该下台。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地,当你具备选择更改国籍的权利,也只不过陷入另一个狭隘的国籍选择的圈套。所以,我强调的是一个我们同在的“地球村”个体与整体的生存与发展,不必强调你来自哪个国家,不应对他国的苦难事不关己,甚至幸灾乐祸,而是把“国家”的概念去除,把世界各地的国家内的“人”当成自己。

在这里,你需要懂得理解、尊重、换位思考、感同身受,也许就是孔子说的“悲天悯人”,“悯”是天性使然。康德说,人类的天然使命,是为下一代营造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这或许就是答案。

推荐你看:什么是正义?从柬埔寨反思公民的意义


(图片来源:来源

对于周子瑜事件,两岸人民的反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对于政治的残酷性、肮脏龌龊和泯灭人性的真面目就无需多论了,那些附和政治、自以为正义的民粹的两岸网民们,还有故步自封、惟利是图、毫无人性的、只求点击率和曝光率的两岸媒体们,应该自我反省,学学何为理解、尊重。这是一场真假民粹的狂欢,其间暴露两岸网民的狭隘、自私,最后伤害的是一个 16 岁的、被迫说违心话的小姑娘,有多少人会去想她该有多恨、有多无奈、有多无助,这到底是怎样一个毫无人性的社会啊!

德国着名哲学家叔本华在其《人生的智慧》中说:“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只有一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他才会抓住那些他和无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拥有突出个人素质的人会清晰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时刻就在自己的眼前,但每一个可怜巴巴的笨蛋,在这世上没有一样自己能为之感到骄傲的东西,那他就只能出此最后一招: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而骄傲了。”

当两岸网民在对骂时,为的都是各自主张的“国家的尊严”,也即一种“国家的自豪感”。然而,扛着“国家自豪感”而呐喊的大旗,在骂声中忽略人性,成为廉价的政治的奴隶。

当你把自己当成“世界公民”,秉持客观、理性去看待每一个政党、国家、社会制造的问题,就能戳穿虚伪,接近真实;而在每一个问题背后,都必须落实到“人民”,此时的“悯”便是如此重要,此刻才能凸显人性的价值!失去人性,不啻于行尸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