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女人迷一起读外媒!本周赫芬顿邮报释出“48件女人一生中一定听过的话”影片,透过小女孩与老奶奶之口,让观者体验社会对女性身体与心灵的潜在压迫。女人迷想说,性别压迫的其实从不只是单一性别,一个更好的社会应该是:你能不能认识我这个人,而不只是审判我的性别?

“小女孩,别这么好发施令 Bossy!”

“嘿他捉弄你,是因为他喜欢你”

“他对你毛手毛脚?那天晚上你一定穿得很随便”

“你不要老是这么敏感又情绪化好不好?”

“你就只吃这么多?减肥小鸟胃啊?”

“哦,所以你是女性主义者啰?”

这些话你好熟悉,从小到大,身为女生这件事,总有人迫不及待要给你建议。从你的长相到穿着,要不要化妆、穿裙子记得不要露出底裤,再到言行举止与生涯规划,你常觉得自己得到的只是有限度的自由。

这是我们都不陌生的“女性”成长脉络,人们假设你就一定情绪化,当妳扳起面孔人们又说你太 Bossy;人们鼓励你权衡家庭与事业,同时瞧不起你当起全职妈妈,又或者嘲弄你不生小孩会不会孤独终老。我们直到现在都还在讨论,女生到底能不能 Have it all.

推荐阅读:社会眼光下的“女性领导者”

赫芬顿邮报请来各个年龄层的女生,从小女孩到老奶奶,拍摄她们从小到大曾听过的 48 句话,这些话可能来自陌生人、亲戚、朋友或是最亲密的人,让人身历其境体验女生从小到大,体验过的社会压迫。每一句玩笑与调侃的背后,都潜藏对女性身体、心灵、生涯的控管。


“你穿这样到学校,是想故意让男孩子分心吗?”


“哦你要自己旅行,是你们女生所谓《享受吧,一个人的旅行》那玩意吗?”


“你不想要孩子?难道你不担心人生少了什么吗?”


“你跟一个比你年纪小的男人约会?你挺有一套的啊”


“到你这个年纪,还有人要在街上调戏你,你该觉得很感激了啦”

可不可以认识我,而不只是审判我的性别?

你知道,这些话针对的不只是你,而是你的性别群体。社会对女人有同一种样板期待,当你逃逸出社会的管控范围,社会便开始恐慌,社会底下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批判你的所作所为。

但我更深信,在性别刻板印象的机制运作下,男性从小到大也或多或少体验过相当不舒服的言语对待,诸如“男孩子哭什么哭”、“男人就是应该保护女人”、“你不觉得老婆赚得比你多,你很尴尬吗?”,也让许多男性深受其扰。

同场加映:“你一个男人带小孩行吗?”放不下男性尊严的其实是社会

为什么男生就不能哭,女生就不能素颜上街?为什么男生当家庭主夫,女生当职场女强人会被批判或侧目?性别成见,压迫的从来不只是女人这个性别,双方都是受害者。

艾玛华森在 2014 年的联合国演讲上,扎实地说了:“我们要争取的不是女权,而是两性都能自由!”我们要两性都自由,我们也要无法被“两性”框架分类的族群,同样为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骄傲。性别不是二分法,性别是光谱与比例,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推荐阅读:艾玛华森震撼人心的联合国演讲全文

当我们对性别只有一种期待或“非男即女”的想像,我们失去的更是好好认识一个人的可能。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试着把对方当人看待,而不只是以他的性别评论他?

我相信,当我们开始这么做,那会是最真实有力度的女性主义实践。我们要的不是对立或是宣泄仇恨,我们追求的不是哪个性别的全盘获胜,我们想要一个更流动的性别想像,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好好活,我们想要人生规划可以安放回每个人的手上,我们想要一个没有标准答案与单一价值观的世界。

同场加映:哈佛启用性别代名词政策!性别栏不再只是选择题

为此,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