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尊重差异?为什么性别需要流动?性别多元提供一个将万物“去性化”和“中性化”的方法,把人类单纯视为“人”的角色,还给所有以人为单位应有的人权,让尊重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自从我开始持续关注性别,我就对“性别多元”充满了各式好奇和期待,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议题,性别已经不是热门的领域了,性别多元更是极少数会被谈论的焦点,性别多元时常落于被打入冷宫,沦于上不了台面的下场。纵然性别多元的想法很简单,但知晓此观点,甚至是欣赏性别多元的人却不多。会注意到性别多元的人多是所谓的“性少数”(Sexual Minority),也就是其生理性别、心理/社会性别,或是性向等与典型性别印象有所捍格,正也因为是少数,自是缺乏相当的关注。

性别多元跳脱男女

一般研究性别时,都将生理性别与心理/社会性别各分为两类,包含我自己在写作时,也时常在性别二元的架构中完成论述,非男即女,非刚即柔,毕竟因多数人是如此学习性别,所以性别二元较能贴近大众的想像,亦较能引起共鸣。

但事实上,全然的二分法并非绝对,仍存有例外,有些人生来拥有的性征无法以非男即女的二分法定义,如双性人(intersex)、男性女性化症(AIS)、柯林菲特氏症(Klinefelter Syndrome)等。若二分法无法完整支撑生理性别的非男即女,那心理/社会性别更不可能仅限于阳刚与阴柔。性别多元不同于性别二元,跳脱男女,强调性别是个光谱,没有明确的界线和定义。

推荐阅读:一中老师的变性告白:从曾国昌变曾恺芯,我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女人

直觉上,典型的性别印象就生理性别和心理/社会性别有一套相互吻合的标准,但从社会观察中,可发现生理性别并不全然决定心理/社会性别,心理/社会性别也不会受制于生理性别,两者其实可脱钩处理。而性向,也就是情欲(性)所向往之方向,更也不全然受生理性别或心理/社会性别所牵制。

以性别二元出发,互换思考让我们有更多的同理心

在解剖性别的过程中,我发现性别可以是一副观察百态的眼镜,性别二元的逻辑教导我互换思考和论证,很多事情惯于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或是习于由女性的角色来模拟,但若男女互换,往往会有不可思议的观点。例如,假设男人会怀孕,或是女人担有传宗接代的包袱,那习俗会有甚么样的改变?又或是假设女人掌管的厨房才是家的中心,假设婚礼中男人的礼服才是焦点,那社会对男女的观感又会有甚么样的转变?

同样的互换思考和论证,亦可用于异性恋和同性恋的思辩中,例如,假设异性恋因不敢出柜而深受委屈,或是假设异性恋为了掩饰性向而需和同性结婚。互换思考或许能让我们有更多的同理心,来理解与关怀和我们相异的族群。

以性别多元出发,“去性化”让我们尊重差异

有趣的是,有时性别二元难免陷入循环论证的漩涡,男女互换的方式虽可提点问题核心,但两者的比较终究会有视角的正反矛盾,好比半满的杯子,必定会有人认为半杯是空的。

推荐阅读:中性:超越性别的美

对我来说,除了兴趣使然,性别多元有一点令我十分着迷的特色,即其带给我的全新视角。当男女互换的思考模式已无法满足辩论或解决问题时,性别多元就会是另一激发创意的出口。生理性别既然已不限于两种,那将心理/社会性别和性向去作排列组合似乎亦显得没有必要。简而言之,性别多元让性别不再只是个分类,而是个富含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学科。

性别多元提供一个将万物“去性化”和“中性化”的方法,把人类单纯视为“人”,而不去区分男人、女人,或是双性人,则雄雌荷尔蒙的多寡、个性的阳刚和阴柔、面相的圆润和棱角等,都散布在性别光谱的各处,独特且无法类比或比较。

推荐阅读:拥抱每一种破茧而出!美国妈妈写给变性小孩的一封信

若能不拘泥于生理/心理/社会性别,尊重性别所富含的私密性,如性向的选择;尊重性别的自主性,如性别的表示方式;尊重性别的独立性,如生心有别的性别;尊重性别的发展性,如其多元的可能,那究竟是男是女,是异是同,则仅止于是人类认识彼此的方式,而不是习俗文化上的束缚,更不是法律中的标签或是枷锁。但需注意的是,身为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论情欲所向往之方向为何,都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意愿,性别多元的发展,是在不侵犯他人的界限内尽情延展,至于界线该如何拿捏,则考验法律如何妥善反映公序良俗。  

性别多元所凸显的,是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性别多元让我学会同理、尊重与欣赏,如是,出柜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娘娘腔、男人婆也只是人格特质之一,也都不足为奇。

推荐阅读:哈佛启用性别代名词政策!性别栏不再只是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