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参加《中国好声音》,你期待有谁为你转身?在人生路上我们总希望遇见伯乐,但若千里马不开跑、伯乐又怎么能看见你呢?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看见我”的人,而是创造自己被看见的机会与底蕴。

“如果你去参加 《中国好声音》,有四个导师为你转身,你会选择哪个老师?”

看过 《中国好声音》吗?这个节目无疑是目前华人音乐圈的最具影响力的制作。从看得到的精采表演:选手程度、黄金师资阵容,到看不到的背后结构:创新的节目营收模式(制作公司与电视台采取对赌作法,极大化节目制作的可能营收)、令人嗔目咋舌的广告营收(广告破口采取竞标方式,创下一秒五十万人民币的天价)、线上线下无缝隙的各类型紧密内容结合(浙江卫视与腾讯视频的结合,以不同渠道内容素材创造传媒与新媒体的绵密交织成最大声量),《中国好声音》对我来说,绝对不只是一个节目,而是对岸软硬创造力与整合力的完全展现。


(图片来源:来源

节目中有几个高潮,第一个情绪高潮就是当不同老师为选手转身时,选手会选择谁。巧妙的让“选”与“被选”角色异位,产生权力移转,让观众更有期待和情感投入。当观众看到周杰伦、那英、汪锋、哈林,为黄金选手争锋相对尽力争取的时候,不仅创造出对选手有更高期待和想像空间,更让观众产生“也许有一天也会有人为我转身”的情感涉入。

推荐阅读:没有找不到的工作,只有不够努力的人

所以这些选手不再只是自己,他是千千万万观众的情感投射,也给了千千万万还没导师的观众一种想像,一种期待。这是节目制作对于人性掌握的炉火纯青之处,毕竟对应到现实人生,谁不希望自己是千里马,谁不希望能遇到这样的名师为自己争取、为自己量身打造人生进阶蓝图?

但如果你只是每天打开电视或手机看中国好声音的老师与选手,自己却从不努力,是不可能找到伯乐的。站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的选手们,每一个都经过好几个月的海选、培训、调整,最后才到能让黄金导师听盲选,有机会让他们的声音被听见。

如果你有机会站在舞台上,你有足够的累积让你一鸣惊人吗?


(图片来源:来源

还是通常你问自己的问题总是“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又优秀,却没有人发现我的好?”
更大部分的人,总是觉得是自己怀才不遇,而从来不问自己“我究竟是不是好选手?”
甚至很少人敢问自己——我“值得起”一个好老师吗?

我一直相信,在找寻老师之前,必须随时准备好,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前辈夥伴同学有“义务”教你,所以我们必须先让自己成为那个“值得的”。我希望自己是值得的,值得的 leader,值得的夥伴,值得的选手,所以我常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个基本问题:我够努力吗?

那些成功的故事,人们习惯归因于“他很幸运。”想要归因于他人成功总是因为命运的眷顾,让自己不这么难以释怀,但这些年的经历,我发现其实那些所谓“成功”的人,绝对是因为他们真的很努力,越努力才有可能越幸运。


“努力是什么?”努力不是口号,每天在脸书上嚷嚷我好努力,对我来说,努力是一种无条件(unconditional)、长时间(long term)、有纪律(self-discipline)的投入状态(status of commitment)。努力是一种选择,你知道你的首要目标(priority)是什么,当你有一段独处时间,你会选择看韩剧得到欢乐,还是你会选择孤独练习那个你必须要前进的目标?努力,不是一种结果,好像一天努力过了,就叫努力,努力是一种过程 (process),像是走在没有尽头而且只有你一个人在走的路,但无论有没有人看到你在那条路上,无论有没有人相信你真能走到你要去的地方,你仍能愿意坚持的往前走。

延伸阅读:【女力领导专栏】卓越之前,需要忍受的是孤独

那些《中国好声音》的选手,没有一个没经过这样长时间不被注意孤独的努力道路,所以第一个问题是自己必须先准备的好的基本状态 — 我够努力吗?

第二个态度问题:我够虚心吗?

对自己有所期待的人难免会对自己自视甚高,我永远记得当我遇到陈嫦芬老师,心中浮现的那句话 — “有为者亦若是。”亦若是,不等于我就要成为他,而是期待自己能用这样的高度实现自己。

当“自视甚高”拿捏的巧妙时,绝对能成为成长的动力。但自视甚高,不等于自满,相反的,对自己期待越高,就要越虚心越谦卑,越诚实面对当下自己与期待值的真实差距。重点是当你真的能“虚心”,你才有空间对所有的建议指教都极力的吸收,空的杯子才能倒进水,满的杯子,什么都装不下去。

重点是当你想要追求成长,千万不能只听“能让你自满快乐”的赞美,你必须要学会拥抱让你不舒服的建议。赞美,能让你的心情变好,但是不能让你变好。

就像《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其实每一个都很会唱,为什么他们还需要听老师的建议?因为不同的人,能能挑战他过去习惯的唱法,给他另外一种诠释的想像跟可能。真正安静下来并且虚心,才听得见宇宙间,各种跟你低语呢喃着帮助你更好的讯息。

第三个格局问题:我能回馈(give back)什么?

有一种人,心中只有“得到”。想要得到好成绩、得到赞美、得到成就,可是我心目中觉得最好的选手,是不去想“得到”,而是去想“如何给予”的人。

女人迷 CEO 张玮轩

当我遇到一个老师给我指点,我第一件事情是诚实面对不足,深化加快自己的学习,第二件事情想的就是如何传承、如何扩大效应。如果想的只有“得到”,那跟“补习”有什么不一样? 你想的只有“补充”、“补足”自己所没有的,只是一种自私的拥有,掠夺别人的经验。

延伸阅读:写一封信给对工作疲惫的你:没有人该为你的成长负责

这样的人,就是《哈利波特》一书里的佛地魔。佛地魔绝顶聪明,认真学习,专心致志,没有什么老师能够抗拒这样的选手,但他的学习本质就是以“掠夺拥有”为目的,最终他身边没有任何愿意给他真实建言,愿意帮助他更好的良师益友,无论他魔法功力再强大,仍不免走向败亡之路。看看《中国好声音》那些最让人觉得温暖最受观众欢迎的选手,都是那些愿意分享他们自己唱功技巧的人。


真正能够走的长久的,是愿意分享回馈和感恩的。这些导师(mentor)总是无偿的贡献他们的经验,能用短短几分钟几小时,就能得到别人用一辈子习得的人生智慧跟历练,这是何等不可思议地幸运,才有可能遇得到?所以我总是期待自己有机会回馈,有机会为别人做更多事,传承这些我曾经学会的。而奇妙的事情就是,当你越愿意分享,往往又能学到更多。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最好的选手,只要不断努力、保持虚心、坚持回馈,你会遇到那个让你闪亮的老师,那个愿意为你转身的老师。而你会清楚的知道——因为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