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人迷,我们关注 #Herstory!今天要介绍给你中国传奇创业家张欣的故事。她的传奇故事开始于不要向命运低头的信念,从女工到剑桥,从 MBA 再到华尔街,最后回到中国创办 SOHO 成为中国前十大富豪,张欣相信吃得了苦,才能激发出最大潜能。

大陆的开放改革三十年,听起来是一个长长的历史,而体现这长长历史的最好人物,是你不能不知道的张欣,她比她的先生潘石屹还要有名,而且更要传奇,国际媒体争相报导她的一大原因是,她原来是一个女工,而且是个童工,她的父母亲离异,爸爸要了儿子,妈妈带着女儿,后来她到香港找妈妈,那时她只有十四岁半,就开始当起了生产线上的女作业员,她告诉我,富士康发生危机的时刻,似乎把她抓回那个时代,她说当一个人完全机械化的时候,她完全了解那种感觉。

因为她在工厂整整工作了五到六年,她最大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向命运投降,她要离开这里”。


(图片来源:来源

她非常具备冒险家的精神,没有任何人的协助,五年积蓄,买了一张到英国的单程机票,一句英语都不会说就上了语言学校,一边卖炸鱼和薯条,一边完成了她在英国高中的学业,最后考上了着名的剑桥大学,而且完成了 MBA 硕士学位。她到了华尔街上班时,正好遇上中国改革开放,她看到了商机,后来认识了潘石屹。潘石屹和她认识四天后就向她求婚,她毅然回到了童年时代困苦的北京,从此开创了她和潘石屹两人成为中国十大富豪的传奇故事。

推荐阅读:要申请 MBA,有比考好 GMAT 更重要的事

陈文茜:是什么样的想法让你觉得你不要向命运投降,一定要离开北京,离开中国?离开父亲?一个十四岁的女孩?

张 欣:我觉得中国人到今天为止,最大的财富就是因为我们吃苦。

那时候我一路“逃”到香港投靠母亲,第二天就去上工。当时的香港,高楼的每一层就是一个工厂,一个工厂可能只做领子,下一层工厂只做拉炼,再下一层工厂就是做袖子,最后一个工厂再把它们都弄在一起。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剪线头,每天晚上像山一样高的衣服来了以后,就一点一点的剪。所以,我很知道流水线上女工的心态,总觉得时间老是不走,时间就是慢得不得了。那时,我在工厂一心想寻找出路,离开那个环境,因为离开就好像重生了一样。所以,几年之后,等我终于离开香港到英国上学,那时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我终于逃离了以前的生活了。

同场加映:中产背包客与流浪北漂者:在北京看见两种中国

陈文茜:你那时只有十四岁半,不怕吗?

张 欣:胆子我们中国人并不缺乏,因为我们都经过文化大革命,跑过很多地方,受过很多苦。到了英国之后需要工作,而英国人很喜欢吃炸鱼和薯条,去英国每一个商业区都有炸鱼和薯条店。那时,我只会讲简单的英语,所以,他们就叫我去卖炸鱼和薯条,每个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三个晚上我就去卖,问客人要盐,还是要醋,只要会讲这一句话就可以了,但如果客人要是多讲了,我就听不懂了。

那个店是中国人夫妇开的,很会做炸鱼和薯条,非常受欢迎,因为他们加了味精,但外国人不懂,所以就是比别家好吃,而店总是排队排得很长。但是,也有卖不出去的时候,那时,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工作完了之后,我就会包一大包炸鱼和薯条回宿舍吃一个星期,导致我现在闻到炸鱼和薯条,就想作呕,不想再吃了!

陈文茜:听说你当时一周能挣到五十英镑,暑期还跑到伦敦银行打工,做临时祕书也不用交税,不仅够你一年学费,还能到欧洲到处玩,但等到你进入剑桥攻读硕士,才算真的确立自己的经济地位。拿到硕士后,你进入巴林银行,在香港分行研究中国民营化问题,后来又到华尔街汇聚一流人才的高薪集团级―高盛工作,但你最后为什么选择离开?

推荐给你:你累积一个礼拜想闯麦肯锡,在美国的他们用一万个小时累积竞争力

张 欣:我在华尔街那几年不是非常愉快,总觉得这个地方所有的价值观和我想像的不一样,认为自己还是要参与大的社会变迁,而那时候中国正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也就是九○年代初期,所以,我那时一门心思就是要回国。华尔街都是要赚大钱的,要当合作夥伴,而我当时的精神状态不行,没有办法、不匹配,所以,当时我有一个机会遇到潘石屹,觉得终于可以回到中国了。

陈文茜:你当时以投资银行家的身分到中国寻求合作机会,认识现在的先生,也就是号称“万通六君子”的潘石屹,但是你是海归派,他只是甘肃出来的穷小子,你们两个怎么会一拍即合?

张 欣:当时他很土,我见到他的时候,他身穿一套紫色的西服,配上花花的领带,人又瘦小的不得了,戴一个大眼镜,全部框在脸上。但我觉得这些人很有原创性,因为我看他们的东西,有强烈的理想,他有社会和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这一段经历。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这些人很了不起!而吸引力就是从那开始,表面的土不土都不要紧了,也盖过去了。

陈文茜: 你的偶像为什么是柴契尔夫人?可不可以谈一下她对你的影响?

张 欣: 那时,我的直觉是如果要过上更好的日子,就要离开工厂的环境,那什么是过上更好的日子,就是要上学,能受到好的教育,找到好的工作,这个就促使我去英国学习,等我到了英国之后,其实我就有了一个榜样,而且一定是个女性,就是柴契尔夫人。那时候,我记得每一、两个星期,英国就有国会辩论,我就特别崇拜,常会去看柴契尔夫人答辩,这么多人给她刁钻的问题,她总是有理有据的一一回答,而且有时候问她刁钻的问题,她不直接回答,而是让你听她要讲的事情,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觉得这位女人很了不起。

陈文茜:你从中国到英国,再从英国到纽约,进入了华尔街最好的银行工作,但最后为什么你还是选择回到中国?

张 欣:我们那一代人的情况是要奔出去,要冲破现有的桎梏,和现在这代人不一样,要冲破以前的状态,走到外国去,虽然生活已经很好了,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在华尔街,但是不行,还要再冲回中国去,因为总是要冲破自己的舒适环境,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创造力的第一步,也就是你总是对你现有的东西不满意,总想再往前走一步。

但是,我觉得女性在美国的舞台,也不见得那么大,当然有非常极端的例子,像希拉蕊、脸书执行长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erg),但是这是很少的几个人,更多的情况是我们看到实际上美国的经济也是被大企业控制的经济,在大的企业里有一大套的程序,什么人该升,什么人不该升,女性能升到什么位置,它都有一大套固有的思维,这些东西不容易被打破。

推荐阅读:雪柔·桑德伯格给社会新鲜人的一封信:别让任何人限制你

比如说大公司里一个最简单的想法,你这个女性年轻的时候,MBA 刚毕业来很好,可是一旦你结了婚、生了孩子,肯定你的心没有在这里,因此,在提升你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一看你快生孩子了,提升你就要谨慎一点,同样是女性来讲,我一边生孩子,一边照顾孩子,觉得我升职的机会也不是那么多,那我就回家了。

陈文茜:如今女性在中国的发展机会和角色又是如何?

张 欣:我们女性在中国有一些东西是没有办法去做的,比如说曾经有人给我一个数字,中国在奥林匹克拿到金牌的女性比男性多得多,你看私营企业里女性成功的比例非常的大,为什么?因为这些地方是相对女性比较可以自由竞争的,奥林匹克总之成绩好了就可以了,可是很多其他地方,不是因为你优秀就能脱颖而出,在中国有好多地方是属于这一类的,比如政治你是不可能的,你没有看到什么女性(领导)在政治上,又比如像国营企业,大企业老总不会看到女性,可能偶尔一个、半个,远远从比例上来讲没有私营企业多。

推荐给你:五个职场领导人告诉你:把眼泪化成你的柔软力量

陈文茜:你出生在文革,当过女工,在英国完成高等教育,却放弃华尔街高薪,和潘石屹在北京共同创立 SOHO 中国,你可以说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传奇,你怎么看现在的中国?你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张 欣: 我记得美国 CNN 曾问我:“你觉得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时候大概是二○○八年,我就跟他们说:“我觉得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腐败。”现在我看到中国社会的腐败,是已经到连很小权力的人都在腐败,比如说可能是街道办事处的人,他的权力不是很大,但也可以腐败,而当一个社会的腐败这么严重的时候,是很可怕的。

例如,有时候和一些人去吃饭,叫很多的菜都浪费掉了,也吃不。因为一方面我们的情感还像小时候受苦时,感觉这个不对,不应该这样子做;一方面又看到了这个现象,所以是一个挣扎的状态,中国可能有很多人都是在这种状态,所以有不安全感,找不到方向的迷失感,因为旧的新的价值,在短期之内大量的冲击。


(图片来源:来源

陈文茜:你回中国后为什么决定走入房地产开发这个行业?

张 欣:当时我是门外汉,根本不懂房地产开发,但是我看过的房子比潘石屹多。因为我们到处住,就觉得房子盖得不好,或是可能都卖出去了,但是都盖得不好。所以,很偶然的,我就变成经常想“能不能改一改设计啊?”从这里就入门了,入门了之后,就很喜欢建筑、艺术,好像是无心插柳就走进了这一行。

陈文茜: 你为什么会两度请到札哈哈蒂(Zaha Hadid)这位女性建筑大师在北京建筑如此前卫的商业办公大楼?你如何让望京SOHO 这样的建筑出现在古老的北京,不但克服了困难,而且还获得国际业界的肯定,入选二○一四年世界最佳高楼奖?

张 欣: 这么超前的这种建筑,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这个项目刚拿去的时候,政府说:“不行,你这两个(建筑)太大了,你这个变成两个长城堵在那里了。” 我们说:“真有这么大吗?”他说:“你想想你这个宽到什么程度了!” 我们才从两栋变成三栋,所以,你从天上照下来的照片可以看到,以前是两条鱼,现在变成三条鱼了!

陈文茜: 北京 CBD 摩天高楼很美,你们屋顶花园非常的自然、很美,还有芦苇,跟一般的空中花园很不一样,请问设计者是谁?

张 欣: 这是一个韩国老太太设计的,六十多岁,我去韩国找她,她就带我去,她说:“我带你去看我做的地方!”然后带我去到一个大山上,把一个自然的山给做成有园林的景,非常的美,但是很自然。我就觉得这个老太太太很了不起,我就问她:“我们来自北京,你能不能来帮我们设计呢?但我没有那个大山,只有楼。”她就说:“可以!”就做成这样了。

陈文茜: 你的艺术眼光和执行力为你赢得许多头衔,但是,你为什么愿意放那么多心思在妈妈这个角色上?

张 欣: 我的小儿子从小就爱踢球,有一天,大概他六岁的时候,我突然收到一封英国人写来的信,他说:“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在同一班,我的儿子告诉我,你的儿子很喜欢踢足球,而且踢的很不错,我是一个足球队的教练,我想邀请你儿子来测试、选拔。”我觉得挺好的,就带他去了,结果就被选拔上了,从此之后,我这个小儿子就开辟了另一种新的生活,而且把我们全家都带进了体育。我自己没有机会(从事体育),但是,我看到小孩在体育的训练里,培养起来艰苦的意志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小时候输球,生气啊、哭啊、打架都有,可以一点一点怎么扳成(改变),现在都校(正)起来了,我就发现人的很多潜能是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去发挥出来的。

推荐给你:职场妈妈的必修课:不再因为太忙而感到愧疚

陈文茜: 你会在潘石屹的朋友圈中变成恶女人的形象?

张 欣: 我都已经是恶女人了,就算了吧!

陈文茜: 为什么你觉得再富也要穷小孩?坚持让孩子小时候去读公立学校?

张 欣: 我的孩子去公立学校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你要是把他放在国际学校,他的中文就不够好,无法学更好的中文,或是对中文有一个更好的体验,我经常跟他说,中国十几亿的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而且我就在这个环境里长大,所以,你可以看到其他的东西都变了,但这个东西还没变,他可以知道父母以前上小学是什么情况。

他们表达了他们的不满意,但我们跟他说,这也是你们做为中国人很重要的一个成长经历。你把孩子放在公立学校他当然就是叫苦连天,天天考试,学很多东西,他老是告诉我学这些东西没有用,跟他的生活离得很远,但是,这给我们一个机会看到这些学校是多么需要紧迫的改革。我觉得再大一点的时候,以后还是要出去的(出国念书),因为中国的教育实在是需要改革,最重要的关键是没有把人隐藏的潜能发挥出来。

陈文茜: 听说你决定事业不传子,五十五岁就要“裸退”,做慈善?

张 欣: 我一直跟潘石屹商量,如何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我们自己的事业。你看海外的中国人,台湾就非常多,老子创了一番事业,儿子一定要来继承事业,儿子不管做得好不好,都一定要上来做。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两个东西:一个就是千万别让我们的孩子到我们的公司里工作;另一个就是该退休的时候,一定要赶快退休,千万不要挡年轻人的道,才不辜负我们创造的这番事业。

推荐给你:【丁菱娟专栏】怕孩子吃苦,又怕孩子吃不了苦的“妈宝”现象

“我很知道流水线上女工的心态,总觉得时间老是不走,时间慢得不得了。那时我在工厂一心想寻找出路,离开那个环境,因为离开,就好像重生了一样。”─张欣


“当代建筑有它自己的语言、自己的力量,我们不需要去复制古典的东西。”
(图为长城脚下的公社,图片提供.SOHO 中国)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你的资本是全球化的,创造力也是全球化的,外国最好的设计师可以到中国来,中国最好的设计师也可以到外国去。”
(图为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图片提供.SOHO 中国)


“这么超前的建筑需要一定的勇气。”(图为望京SOHO,图片提供.SOHO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