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康熙来了。这是台湾观众最不想面对的道别。节目长播12年,在台湾节目中形成自成一格的谈话特色、也成为台湾人的集体记忆。12年,陪伴许多人成长、 失足、欢笑流泪。走出节目,蔡康永祝福所有观众依然能找到更广阔的世界。

看了台湾的新闻,说是康熙来了要结束了,心里难免有些怅然,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评论康熙,当然所有的事情就像是切片的柠檬,看似透明还是有两面,但不论好坏,康熙这个节目的确是陪伴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许多青春(或者童年)?

一起工作的同事,一群新加坡和中国女孩,她们或许没有去过台湾,或者是只在台湾短暂旅行,但是,台湾的网路爆红人物,或者是哪个街头的巷弄小吃,她们不见得比我们陌生,甚至是当她们知道你是台湾来的老师的时候,有的时候劈头就会问你,某一集康熙来了的剧情,彼此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好多;不只如此,一起住的马来西亚室友,因为她爸爸年轻的时候在成大读书,所以她们家非常的台湾(哈,台湾变成一个形容词?)不论是口音,还是生活中的习惯,甚至是她比我更熟悉的每一集康熙来了,谈到的国片,其它几个室友可能还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她已经可以接上话,问她怎么知道?她一句康熙来了,马上解释了这一切,虽然这只是一个娱乐节目,或许有的人还认为不太入流,但它却真实的串起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华人集体记忆,并且成为一种次文化。

延伸阅读:“中国好声音”爆红!为什么台湾的综艺节目让人想转台

康熙对于台湾人来说,像是一种生活中的必需品,或许你不每天都会喜欢它的主题而每天 10 点守在电视前,但是你会习惯于在一百多个频道随意转换的途中,听见康熙的笑声,或许偶尔还夹杂着调侃陈汉典的话语,但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失去了,必然会不习惯的。

以前在台湾的时候,已经好一阵子没有在看康熙,除非是有特别吸引人的主题,但是当我到了新加坡之后,每当有压力的时候,或者是想家的时候,也可能是在打报告的时候,我总是一集又一集的康熙播着,可能是今天刚更新的,也可能是因为在专心做着某件事,没有去切换,而自动重复了前几天看过的,不知不觉中,好像,内容在说什么不是那么重要,而是熟悉的罐头笑声,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点大声的片头,还是康熙的笑声,那是一种熟悉的感觉,让人有点可以在那样的喧闹下静下心,我想....未来,我还是会在网路上,继续在晚上 10:00 上映着康熙来了吧!有一天,我也会跟谁说着,这是我的少女时代(笑)

奶茶在脸书上引用了蔡康永的一段话,来谢谢这个节目,我想,这代表了大部分的观众的心声,12年...对一个社会来说,对一个人的人生片段来说,都可能是会有很大的变动的,然而,用“长大”这个字,是更加温暖的,而这个解释,让我们更相信,这两个字,不专属于孩子,而是属于每个努力生活着的我们。

“谢谢康熙勇敢的做了那么多创举,包括优雅面对长大~希望未来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方式,我们一起慢慢变老⋯⋯⋯什么叫作长大?就是我们终于体会到有一件事情不再那么迷人,有更迷人的事情值得追求。对于所有跟康熙挥别的观众,我都充满了欣喜,很高兴你们找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蔡康永

再见了,康熙来了,那些累积起来的记忆,还有一起经历过的时光,或许让我们了解,“长大”并不只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而已,但是,就像蔡康永形容小 S 那样,是“无以伦比的美丽”,正因为人生的不可逆,这12年显得更弥足珍贵,我们一起长大了,透过萤幕,我们拥有了许多共同的记忆,无论,在何时、何地。

推荐阅读:写给依然在长大的我们:学习调侃自己并温柔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