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可能经历三个阶段:与他人共生,以他人为重,或者过着没有他不行的生活模式;逐渐脱离共生,开始学会为自己着想,看见自我的界限跟范围;到慢慢地再与他人融合的阶段,那种你相信在过程中不会迷失自我,可以相信和依赖他人的生活模式。但偶而还是会败给舆论的压力。该如何克服“众人皆婚我未婚”的困境,一起听听 Chloe 怎么说。

“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看出这个人值得托付终身?”你眼神不安地看着我。

“你听起来很担心。”我静静地回应他。

“对啊!再不快点就要变高龄产妇了!”

 


(图片来源:来源

单身是公害,是国安问题,还是早早成家好,还是早点生孩子好,一次次那些令人恐慌与焦虑与言语不断放送,不断播入你脑海的,是一个人在情人节自己吃饭,一个人在圣诞节时没有另一个温暖体温的陪伴。

然后你开始自惭形秽,难道我这么糟糕吗?

他们会告诉你。

你知道你那个堂舅吗?他就是后来都没娶老婆,你看他现在生病了也没有家人照顾他,之后也不知道走了之后谁来帮他……(好像一个人是无法过好生活,一定会生病,而且生病没有人照顾)

你知道你那个姑婆吗?你看看她,姑丈走了之后又膝下无子,常常看他一个人做在走廊上发呆,还是赶快生个孩子比较好,养儿防老啊!(所以我要赶快在30岁前生完两个孩子,不然我要独守青灯了)

一幕幕孤单、落寞、寂寥、悲苦的画面,不断在他们的话语里呈现,在你心中形成恐惧的驱动,让你不自主地责备自己,让你乱了自己的步伐。恐惧,是最容易让人不明所以的乱逃乱窜,造成严重的隧道视野,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对方,甚至在你绝望时,一片朽木都是快灭顶的拯救者。(寂寞孤单怎么办?寂寞与不安症候群:枯等别人安慰的现代人

“对阿,我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可是你不懂,你其实想找个听懂你的人,也是要求高吗?难道婚姻到最后是无话可聊的陌生人也可以?)

然而他们没告诉你的是:

谁的婆婆是控制狂,先生是妈宝,婆媳之争永远先躲起来。不得已时才出来念老婆几句,最后还是听妈妈的话。太太感觉不被支持,每天一肚子牢骚。

谁的太太牺牲青春相夫教子,与先生的对话只剩下柴米油盐与孩子的教养,二十年后孩子长大了,想追求自己梦想时,又遭到夫家的阻挠和冷嘲热讽,为自己这些年的付出感到心碎。

谁的丈夫外遇了,却因为他是家中经济来源,太太选择忍气吞声,为了孩子为了稳定的经济继续待在婚姻里,却为着婚姻的背叛感到痛苦与心力憔悴。

他们没有说,但你都看见了,在你逐渐认识自己的过程里,你逐渐经济独立,你逐渐懂得照顾自己,你其实知道你已经不用像上一代那般依附他人生存,但上一代那股对家族力量与家庭形象的担忧,彷佛你需要有个家庭,才是完整。

推荐给你:结婚才能加入“成功俱乐部”?单身或结婚,我从来都不属于谁

可是,完整一定要要有另一个人的存在吗?在过去一人一半才是“伴”的概念,你怎么听都觉得可怕,你想要的是心的陪伴,而不是共生依存的陪伴,你想要支持的陪伴,而不是因为“伴”而处处为生命带来限制。

所以亲爱的,说到这里,你还想要为了避免成为高龄产妇而急着结婚吗?

我们都可能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从与他人共生,处处为他人着想,以他人为重,或者没有他不行的的生活模式;逐渐到脱离共生,逐渐为自己着想,清楚自己是谁,看见自我的界限跟范围;到慢慢地再与他人融合的阶段,那种你已经相信自己,也相信在关系中你不会失去自己,你也可以相信和依赖他人的生活模式里。

你有看见你在哪里吗?你清楚你想要什么吗?

你的心里已经可以容纳另一个人吗?你已经可以信任并且依赖了吗?

当你在不同的阶段里,就会吸引跟你相似状态的人进到你的生活来。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有很大的可能性你在一个脱离的过程中,脱离原有的价值体系,处在模糊、不确定、新的价值与意识形态确立的过程中,也就是你可能在自我觉醒的过程中,因此你会对自己对世界充满困惑,因为来自社会或父母的声音都在告诉你,赶快找个人结婚就没错,但你知道,你不要这种假性归属,为了结婚来让自己在社会名份上有安全感,这种有一个对象让你觉得至少不是一个人的安慰感,但更让你恐慌的是,你知道有一天当你拿掉婚姻,你会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然后你发现,因为恐慌而结婚,却也因为恐慌而在痛苦的婚姻中。(你一定要清楚人际界限是什么!

所以,你渴望什么?

你渴望一种,你真正想要的关系,而不是有人想要你要跟你结婚而已。
你渴望一种,你们有心灵和心智上的对谈,而不是只谈孩子而已。
你渴望一种,你们彼此平行,你可以放心地追求你的生活,而不是你是丈夫与妻子就需要不断地牺牲与妥协,甚至被迫放弃渴望。

亲爱的,我相信他们都是为你好,你也是这样相信。然而在为你好的背后是担心你孤苦伶仃吗?还是又有其他,他们对自己生命的担忧或不满足呢?

如果你担心了、困惑了,请你在一次回到自己身上,去看见你在哪里,以及你渴望什么,你才有机会找到你的真实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