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应该忍受任何形式的暴力。电影《拯救奥菲莉亚》中,马克看似浪漫的举动,其实背后都蕴藏着更深层面的含意。

不论爱再浓,控制、骚扰与跟踪他人都不是浪漫的象征,相反的,这些行为是暴力关系的特质。如同《拯救奥菲莉亚》指出的,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不是威胁、更不是伤害,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真正的爱。


(图片来源:来源

伊莉莎白(Elizabeth)是一个17岁的女高中生,从不让父母担心的她最近交了第一个男朋友。马克(Mark)是一个迷人又温柔的男生,总是对伊莉莎白殷勤问候、不吝于表达自己的关心与爱意,也深得伊莉莎白的父母喜欢。伊莉莎白觉得自己无比幸福,可以找到这样一个深爱自己的人,并希望自己和马克永不分离。

然而,马克的关怀看在伊莉莎白的表妹凯利(Kelli)眼里却显得有些过了头,有如一个“恐怖的跟踪者”。马克会在每天上下学时等待伊莉莎白;他经常打电话、传简讯给伊莉莎白,而且总是希望伊莉莎白尽速回覆;马克不喜欢伊莉莎白和其他的男同学说话,也不喜欢她穿着“太紧身”的衣服;马克会以“关心”做理由,不时查看伊莉莎白的手机和背包; 当伊莉莎白决定周五晚上到闺蜜家看电影时,马克很不开心。更夸张的是,他还利用手机的卫星导航定位程式,追踪伊莉莎白的位置,无预警地出现在伊莉莎白的闺蜜家……

推荐给你:亲密关系的暴力,好姐妹如何保护你?

当凯利对这样的行为表达忧心时,伊莉莎白与其他女孩却只觉得她大惊小怪,她们认为这是浪漫的表现,是马克深爱伊莉莎白的“证据”。然而,马克的爱正在缓缓地变质中,有一次伊莉莎白好奇追问马克的前女友,愤怒的马克居然动手殴打了她!当伊莉莎白的父母接到消息赶到医院探视昏迷的伊莉莎白时,面对马克忏悔的眼泪,她决定说谎,告诉父母两人是为了躲避路边突然冲出来的野狗才发生车祸的。

事后马克不断地道歉,发誓自己绝对不会再犯,伊莉莎白心软原谅了他。凯利在知道真相后完全无法谅解,伊莉莎白却告诉凯利那是因为“妳从没有遇到过真心爱妳的人”,而马克之所以会失控是因为自己“没有当一个好女朋友”。经过这次的事,马克的暴力并没有停止,当马克某天看到伊莉莎白和另一个男同学谈笑时,他再次失控。

留着鼻血、脸颊红肿的伊莉莎白还想要继续骗爸妈是自己不小心跌倒了,但凯利决定说出实情。伊莉莎白开始与谘商师会谈,她不愿意就这样分手,她相信马克并不是故意的,他会改变的,马克会这么做是因为太爱她了,是她自己不好,不该激怒马克。直到某次谘商师请伊莉莎白念出网路上所列出的“暴力关系的特征”时,伊莉莎白这才惊觉,自己与马克的状态竟然符合所有的条件。

伊莉莎白终于决定分手,但马克却不愿接受。他告诉伊莉莎白,自己将会自杀,当发现伊莉莎白不为所动后,马克转而使出威胁手段,伊莉莎白只好在父母的陪同下申请保护令,但此举更进一步地激怒了马克。这一天,当伊莉莎白和凯利一同出游时,马克竟然再次追踪了她的所在位置,并且带着一把手枪出现……

青少女们的危机

电影《拯救奥菲莉亚》(Reviving Ophelia)改编自着名心理学家玛莉派佛(Mary Pipher)博士的同名书籍。派佛根据多年来为青少女从事心理谘商的经验撰写成书,说明青少女们在这个独特的成长阶段中,在同侪压力、大众文化和媒体影响下,所遇到的种种关于身体、自我形象、友情和亲密关系的挑战。奥菲莉亚是莎士比亚的着名悲剧《哈姆雷特》中的角色,正值青春年华的奥菲莉亚在爱上哈姆雷特后,失去了自我,从此只为迎合哈姆雷特和自己的父亲,仰赖他们的意见建立自己的价值。当哈姆雷特抛弃奥菲莉亚时,伤心过度的她走向疯狂,终至死亡。以奥菲莉亚为书名,派佛希望指出,充满生命潜力的青少女们如何受到各种歧视、暴力与压迫的威胁,造成自我的失落与伤害。

 
(图片来源:来源

电影取材于书中有关性与暴力的章节,从一对正值青春期的表姊妹出发,探讨青少年的约会暴力问题。电影中对于暴力关系的前兆、暴力的发生、受害者的反应,以及父母的角色等,都有着清晰而生动的描述。其中最深刻的当属受害者对于暴力行为的合理化和父母如何在这样的过程中协助受害的青少女。

此外,这部电影也具体的揭露了“青少年约会暴力”的问题,包括:

  1. 受暴者经常感到羞愧与自责,亲友们应该以同理、支持代替责怪。
  2. 约会暴力经常和跟踪骚扰问题重叠。
  3. 跟踪骚扰可以对受害者的生活与情绪产生重大影响。
  4. 离开暴力关系不仅是一条漫长的复原之路,更可能是危险的。

以支持同理代替责怪

面对亲密伴侣的暴力,受害者们往往会出现各种情绪:

  1. 她们经常感到不可置信,可能会否认暴力的发生,甚至同意加害者对自己的指责,相信暴力之所以发生,是“自己的责任”-是因为自己没有当一个称职的女朋友,才会激怒了加害者。
  2. 她们也可能感到羞愧,所以不愿开口求助,或是说服自己,这一切都是因为对方太爱自己,所以才会一时失控,并且相信自己的爱可以让对方改变。

而此时,如果身旁的人不能理解受害者的心情和处境,反而可能将受害者推得更远,让受害者以为,自己的世界里只剩下殴打自己的亲密伴侣。正如同《拯救奥菲莉亚》中,伊莉莎白的父母对女儿的受暴感到心疼与自责,一心一意只想要求伊莉莎白立刻与马克分手,却反而让伊莉莎白选择偷偷摸摸地与马克继续往来,直到谘商师提醒他们,如果不能尊重、倾听伊莉莎白的心情,他们将在自己和伊莉莎白中间筑起一到墙,把伊莉莎白和马克会推到墙的另一边。

对于亲密伴侣暴力的受暴者来说,她们需要的是支持、同理与陪伴,而不是责怪。


(图片来源:Lifetime网站

留意恐怖情人

此外,亲密伴侣暴力、约会暴力其实经常和跟踪骚扰问题重叠。事实上,判别自己是否正处于一个暴力或不健康的亲密关系中的关键之一,就是检视对方是否经常性地展现出控制、占有与倾犯隐私的行为。以《拯救奥菲莉亚》为例,剧中马克就展现出不少“恐怖情人”的特征,包括:

  1. 不间断的简讯和电话
  2. 规定对方回覆简讯的时间
  3. 查看对方的所有物
  4. 规定她的衣着
  5. 追踪她的行动和无预警的出现

在亲密关系中,这些行为经常被美化成“爱的表现”,但其实都可被视为控制与跟踪,而当关系结束,这些一度“浪漫”的行为,可能成为受害者的梦靥。

跟踪骚扰影响深远

根据调查,台湾年轻女大学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女性担心自己会受到跟踪骚扰,而许多亲密伴侣暴力受害者在分手后,也有过被跟踪和骚扰的经验。跟踪骚扰是一个看似“温和”,但却十分严重的问题:

  1. 长期的跟踪骚扰可能会造成受害者的恐惧、不安,进而影响她们的社交生活,甚至让她们对生活失去现实感与控制感
  2. 跟踪骚扰经常是重大暴力事件的前兆。

电影《拯救奥菲莉亚》就清楚地描述了这样的过程。看似温柔浪漫的马克,在交往时期就透过各种方式控制、掌握着伊莉莎白,尽管伊莉莎白当时并不认为这些行为构成“骚扰”,但观众却可以透过影像,清楚地看见这样的控制行为对伊莉莎白所造成的影响,包括焦虑、担心马克的怒气、无法专心等。而当控制行为演变成肢体暴力并促使伊莉莎白离开关系后,马克的跟踪行为仍然持续,直到他无预警地出现在伊莉莎白的面前,以枪威胁她。

离开暴力关系的困难

尽管《拯救奥菲莉亚》最后并未以悲剧收场,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有许多女性死于前任或现任的亲密伴侣手下,而许多研究更显示,这类的重大伤害经常伴随着加害者的跟踪骚扰行为出现。正如电影中的谘商师所言:

‘离开一段暴力关系,不仅是困难的,更是危险的;受暴者们面对的不仅是身体与心灵上漫长的修复之路,还可能持续的受到加害者的骚扰与威胁。’

分手后的骚扰并不是痴情的表现,而是加害者企图透过这样的行为,表现自己对于受害者的控制,并且让受害者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以为自己永远无法摆脱关系。面对这样的状况,受害者也并非无计可施:

  1. 受害者们可以申请民事保护令,保障自己的安全,而在今年年初《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正案通过后,未同居之情侣也将适用保护令规定
  2. 然而,国外许多相关的服务经验指出,单有法令的存在,可能不足以保护跟踪骚扰、分手暴力的受害者,一线的服务人员们,尤其是执法人员,必须对相关议题有着更充分的了解和敏感度,才能适时为受害者提供协助,阻止重大伤害的发生。

最后,不论爱再浓,控制、骚扰与跟踪他人都不是浪漫的象征,相反的,这些行为是暴力关系的特质。如同《拯救奥菲莉亚》指出的,真正的爱不是控制、不是威胁、更不是伤害,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