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采访到妇援会的康淑华执行长!让我们不只聊聊妇援会的故事,也聊聊康淑华执行长的心路历程。

“历史中最重要的是人,人会消逝但精神不会。”


(图片来源:来源

《芦苇之歌》上映即将满一个月,阿嬷的故事、阿嬷的精神仍深深在我脑海中。这部记录阿嬷晚年参与妇女救援基金会举办的身心工作坊活动的纪录片于2013年拍摄完成,却因为剧情没有冲突、没有指控和仇恨,在片商不看好的情况下透过募资终于在2015年的电影院正式上映。没想到在竞争激烈的暑假,创下了破百万票房的佳绩!

“《芦苇之歌》令人惊艳的表现是不是表示妇援会在慰安妇议题的成功呢?”妇援会康淑华执行长想了一下,用她一贯温婉而稳定的语气说:“我觉得这样的成绩看起来很成功。但是比起票房成绩,更让我感动的是妇援会能够从1992年坚持做这件事,大家的努力和不放弃是让我引以为傲的价值!”

用更高的角度看课纲中慰安妇议题

康淑华执行长在妇援会服务将近十年。娇小的身影,简单、清爽的短发,一身裤装,身上没有过多装饰。就在一个下着小雨的傍晚来到女人迷乐园。说起话来轻轻柔柔,却很有份量。

“如歌的行板”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加入妇援会四年后,淑华姐开始参与慰安妇相关活动。阿嬷对她来说是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一群可爱的忘年之交。说到阿嬷,淑华姐的语气很多变:时而坚毅,时而轻松。眼神中偶尔露出一点对阿嬷的不舍和感伤。

前一阵子,因为课纲微调的争议让“慰安妇”议题重新浮上台面,但是淑华有不一样的看法。(课纲吵甚么?为什么反课纲微调?街头声音:历史应符合在地主体性

“我们的教科书中应该重新讨论、陈述慰安妇议题,而不是单纯的在前面加入‘被迫’两个字就结束。在国际上,慰安妇被定位成‘军事性奴隶’,它所涉及的层面其实很广:国家和性的关系、父权体制下被牺牲的女性权益、和整个社会阶层和结构的问题。”

当课纲议题闹的满城风雨时,淑华姐彷佛是坐在城外看着一切的人,选择用另外一种角度诠释这个议题。面对我们认为荒谬的言论,她的语调始终冷静,试图将带着不同观点的清流注入社会滚烫的吵杂当中。

很多人不能接受,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身为妇援会执行长的她会说不用加“被迫”二字。也有人会以相同标准看待性工作者和慰安妇阿嬷,或是觉得为什么性工作不能是种选择。淑华姐不生气也不恼火,又更有感而发地说:“我们当然认为慰安妇是被迫的,但我们不赞成在课纲以‘被迫’为立论,简化了慰安妇这个议题的复杂度及所蕴含的人权意义,另外,也容易把这个议题推向对当事人动机的质疑,造成自愿、非自愿的二元对立论。就算有人主动应征,是不是就代表不值得被同情呢?而忽略了其在慰安妇所遭遇的非人待遇。”

“慰安妇是性奴隶制度,无法以性工作者相提并论其处境。但就性工作者而言,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社会结构出了甚么问题,会让一个女性在别无选择时,只有买卖自己的身体一途?不论是慰安妇或是性工作者,当我们讨论她们是自愿还是被迫的时候,是不是就代表自愿者不值得同情?或许你会说:‘自愿就代表愿意承受’,但被现实情况所迫也是一种‘被迫’。”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自愿者就不值得同情呢?这是不是就和怪罪女生被强暴一定是因为她们穿着暴露一样陷入社会的厌女情节?男生可以拍裸男写真,女生小露酥胸就是败坏社会善良风气。我们的社会对女生的要求总是特别严格:不可以穿着暴露、不可以显露情欲......,对男生的要求相比之下就宽容许多。

不同于社会争议,淑华姐看到的是大局观,看到的是社会结构下的无可奈何。尽管如此,不同于提及性剥削和性暴力的冷静,谈到慰安妇阿嬷时淑华呈现的又是另外一个面貌。

慰安妇是比你想像中更温暖的存在

看了《芦苇之歌》后,心里满是感动。看着阿嬷的笑容,我觉得她们其实是离我好近好近的存在,正如我身边任何一位台湾阿嬷。让我不禁好奇和阿嬷们都如此亲近的淑华姐有没有特别要好的阿嬷?“每位阿嬷都可爱啦!阿嬷之间也会互相争宠所以不能偏心啦。”不过可以偷偷跟我们分享她最亲近的两位阿嬷。


(图片来源:来源

“秀妹阿嬷啊”淑华姐停顿了一下,嘴角扬起了一抹浅浅的微笑“和影片中一样,是非常温暖的存在!”一次活动结束后,淑华姐的家人就邀请秀妹阿嬷一起到公司附近的豆花店吃豆花。仅仅一面之缘,淑华姐的家人却是每次与阿嬷相遇时不忘被提起的对象。“虽然她总是记不住我小孩有多大,但是这样的小举动让我真的觉得阿嬷是个很贴心的人!”

说到莲花阿嬷,淑华姐推了一下眼镜,有别于刚才轻快的,她的语气变得很温柔“其实和阿嬷变熟是从拍摄纪录片那时候开始。”如果说秀妹阿嬷是朵活力充沛的向日葵,那莲花阿嬷就真的是一朵悠然独立于水面上的莲花。“最让我感动的是,阿嬷从一开始参与身心工作坊活动时,不愿提及自己过去当慰安妇的经验也不太和其他阿嬷聊过去,到后来愿意公开身分,甚至拍摄纪录片。是经历多少犹豫和挣扎才让阿嬷愿意改变自己并站出来!”淑华姐的语气和眼神中满是骄傲。


(图片来源:来源

当初的她,和我们一样惊讶于莲花阿嬷的转变,阿嬷说:“如果没有把故事留下来,就不会有人知道。”我想,这句话应该带给淑华姐很大的力量。除了是妇援会一直坚持的信念被阿嬷接纳之外,阿嬷开始拥抱过去的自己、成为一个更强壮的人时,也间接肯定了身心工作坊的努力。

慰安妇不只是历史课本中的三个字,是当代女权运动的典范

“很多记者会问阿嬷临终在病床上时,是不是仍然对日本政府感到愤怒、叫你们一定要替他们讨公道?但是这绝对不是我们希望的,我们希望的是阿嬷能真正放下,让生命圆满。”

在阿嬷生命历程的最后,复仇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可以,我希望她们不要再被伤痛捆绑,能够带着开心的记忆到另外一个世界”本来沉静的淑华姐,不禁红了眼眶,头轻轻往上仰,试图止住眼泪。

说起那段陪伴秀妹阿嬷在病床上的时光,像是忆起了阿嬷的贴心、阿嬷的勇于尝试、阿嬷的豁达和每次在窗边目送车子离去的可爱举动,让她忍不住激动哽咽。

我看到将阿嬷视为亲人、心疼她们一生辛苦的淑华姐心中柔软的一面。

“慰安妇”,除了历史意义外,淑华姐想要透过这群阿嬷们留给社会甚么?

“阿嬷的人生的经历太苦,社会对慰安妇的误解又太深,从二战幸存者到争取权利行动者的转变却留给社会一股正面力量:‘虽然漫长,但伤痛是有机会复原的。’,阿嬷作为反性别暴力的先驱,带给当代女性的学习比历史课本更多”

和妇援会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命中注定

讲起和妇援会的相遇故事,淑华姐记忆犹新:“大学机构参访”是就读辅大社工系的她第一次认识妇援会。当时的妇援会虽然是小团体,却因为推动雏妓救援活动而大有名气。

出乎我意料地,淑华姐在参访的当下就决定要担任妇援会志工!还是学生的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担任志工,就遇到突发状况:在护送被丈夫、婆婆卖作娼妓的受害者到云林地检署时,发现受害者在长袖外套覆盖下,手臂满满都是自杀的痕迹。淑华姐的语气一沉,似乎懊悔着当时身为学生的无能为力。这是她与妇援会唯一一次接触,却也在心中留下极大的震撼。

进修回国后,受到友人的邀请,希望她能够加入妇援会工作成为另一段故事的开始。

“老实说其实很犹豫,也考虑了非常久”康淑华想了一下,像是在回忆起当初那个心中带着怀疑和恐惧的自己,说出当年的疑虑“小规模的社运团体在经营和发声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我真的要加入吗?”

“或许是妇援会从一而终的信念:反对性暴力、性剥削,和那股积极做小事的坚持,让我毅然决然地投入这件有价值的事!”

淑华姐轻声地笑了,彷佛在笑着自己凭着一股傻劲投入社运团体,但眼神却又是如此坚定、充满力量。

资源少、人力少,妇援会的十年艰难之路

体认到了现实的处境:资源少、人力少、台湾妇女团体这么多,在妇援会将近十年的淑华姐试图从困境中找到努力的动力:我们可以做点甚么其他人还没做到的?

从民国76年成立至今三十个年头,妇援会一直以来的信念都是“反对性暴力、性剥削”。关心的议题也从雏妓救援,到人口贩卖、慰安妇、亲密关系暴力等等。该如何从广大的社运团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且花力气做最有价值的事情一直是妇援会的目标。淑华姐的语气中丝毫没有比较意味,也没有硬要跟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反而是很认真思考目前妇女团体的缺口并设法将其圆满。于是,“暴力预防”就是妇援会最特别的地方。

淑华姐用很轻松的语气说起推广暴力预防的路上遇到的困难,那种轻松不是事不关己,而是相信关关难过关关过的自信。

“预防胜于治疗”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在实行起来却比想像中要难很多。第一是钱,比起投资这种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计画,企业更喜欢投资像是贫穷儿童的营养午餐费这种能够立即解渴的事情。第二是人力,和传统的个案工作不同,儿童、青少年暴力预防教育必须要先将我们对暴力的认知以及想要传达的观念转化为教育方案,在经过行销、设计推广到校园,必须要有更多跨领域的合作才能达成。

“有时候也会遇到有趣的事情。”像是想要缓和一下严肃的气氛,“像我们有一次到国中举办恋爱讲座,可是那是间有‘禁爱令’的学校。”即使看见了社会的矛盾和需要改变的地方,在淑华姐的眼中好像没有过不去的槛。我们只看到挡在眼前的大石堆,可是她却可以从石堆中找到秩序并且试图搬运石块。因为她相信石堆的后面,一定会有路可以继续往下走。

“虽然困难很多,可是坚持下去一定可以看到它的价值!”

每个伟大女性背后都有个巨大灵魂

社运团体这条路,其实很难走。不论是为了少数的声音在夹缝中试图找到一点方向,或是活动推动中可能遭遇的挫折困难。大家都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个伟大的女人”,那伟大的女人背后呢?又是甚么力量支持淑华姐一路坚持走到今天。

“除了坚持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之外,要非常了解自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社工背景出身,让她比一般人有更多机会了解自己。

“当你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时,对于困难就不会这么害怕。”

淑华姐知道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很常会因为追求完美的执念而让自己一直处在非常紧绷的状态。这些年她开始学会接受75分的自己,也开始学习放过自己。

六年前接下执行长职务,需要向大众倡议理念、和媒体企业接触的工作性质和本来内敛的个性相反,让她原先抱着既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又排斥的矛盾心态接受这个全新的挑战。然后发现追求一百分的执念和排斥工作的巨大压力让她无法喘气,所以开始学习转化那股矛盾。把新的工作性质当成学习,再告诉自己因为是学习,不用马上就要求一百分。渐渐地,越来越能够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够了解自己,才能将优点缺点如此诚实地说出来;够诚实面对赤裸的自己,才能化危机为转机。听淑华姐说起当初的挣扎持,会发现她的眼睛很清澈坚定,是洗炼后痕迹。

生活中有太多机会遇到挫折,我感到受淑华姐想要藉由她的故事带给同样迷惘的人一点力量。同时她也和我们分享另外一个能够更了解自己的方法:“不要害怕了解自己或是钻牛角尖,你可以寻求心理谘商师的帮助!不要觉得自己是生病了才要去看医生,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诚实面对自己。”

原来看似完美的淑华姐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淑华姐不好意思地低头,然后笑说:“在家庭这一块我还要再更加油”第一次看见淑华姐的略带羞赧地微笑,忽然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又更靠近了一步“因为在社运团体工作,时间上比较不固定,再加上执行长繁重的业务,所以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少了。好险先生和孩子都很能够体谅和配合,让我轻松不少!但未来应该要多花点时间在家庭。”

不论是为女权努力发声的淑华姐、或是稳定妇援会军心的淑华姐,抑或是勇敢承认自己不足并下定决心有所改变的淑华姐,都在闪闪发光。

我想,每个伟大女性背后都有个巨大的灵魂,推着他们朝理想的未来迈进。不论是勇于接受挑战的求知欲、对理念的坚持、对信仰的寄托、家庭的理解与支持,每块小拼图都是拼凑成坚强内心的元素。那你找到你内心的小拼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