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光鲜亮丽的大苹果。在这个城市里,随时有人比你厉害、比你有名,于是你一点也不需要骄矜什么,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名人。

每一个在纽约生活的人,看似冷酷但又需要温暖,享受着喧闹也品尝孤单。这个城市要求你把眼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同时也要你自己一个人,学习在没有人吹捧你、夸奖你、买九万元 YSL 的包包供养你的城市生活中,学会跟自己相处。


photo credit:PEXELS

这一天,听完帕森设计学院“设计的原则”讲座后,我穿着平底的靴子,试着从西边走到下东城找朋友晚餐。一边走,我一边在想:如果要把“公主病”这三个字直接翻译成英文,那会是什么呢?我会想到 high maintenance (需要高度心力才能维持),或从中文直接翻译过去的 princess syndrome 。我一边走一边疑惑,这是亚洲女生才有的特质吗?好比之前有一句广告词:“有点黏又不会太黏”,是不是现代女生也要“有点公主病又不会太公主病呢?”

好在,如果说一种病就有一种对应药方,那我觉得在我所有待过的城市当中,纽约是治疗公主病绝佳的城市(当然我没有生活在伊斯兰马巴德过,无从评断,或许哪天该来试试)。


photo credit:Unsplash

首先,纽约是一个需要不断走路的城市。

人在纽约,真是奇妙,莫名的就会寻求更多空间、知识、智识、身性刺激(一个我写出来也不太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词)。这个城市就是会把人潜移默化变成这样,不论你是来自太麻里、深圳,还是奥克拉荷马。因为这个城市很大方,各种活动、团体都存在,你出去就会舍不得回家,这个展看完了,要去下一个朋友家,要去下一个读书会,要去下一个油画画室自己画画看……

要去的地方那么多,如果我不是靠私人飞机在多栋川普大楼顶楼来回移动的女生,地铁就成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选项。这个古董级的公共设施很多时候比计程车快速,在大纽约地区错综交织。纽约地铁上有各式各样的人:流浪汉、跳街舞的天才、拉小提琴的学生—车门一打开就是一个小冒险。虽然实在没办法太期待地铁又香又干净,但它的确是在城市移动的最好工具。


photo credit:PEXELS

再来这个城市,名人大街上满天飞。我朋友看过丹尼尔.戴.路易士,演活《林肯》的男主角;我自己则光是在林肯中心上个厕所都碰到李察.吉尔,当时我还立刻传简讯跟妈妈分享;此外,据说李安常常在中国城买菜。这代表什么意思呢?小有名气的四川富二代,《富比世》杂志票选出来的韩国 30 for 30(30 岁以下最有潜力的 30 位明星),这些可能在其他城市看起来很厉害的角色,纽约真的太不缺了。

多到其实每一个人都很平等,不会有人三不五时关爱你,给你特别的待遇。

我自己的观察,纽约热闹但孤单。那就像在上海、香港这些大城市都有的特质。在这里,五光十色的刺激很多,很容易遇到新潮的事物,西方文化又鼓励个人主义,所以你会在某个特定场合,短暂地跟特定人群碰面,但很快这些人又会再各自分散开来。很容易拿到上百个脸书新朋友,但是不太容易找到一个花一下午在中央公园散步的新朋友。

“大于爱情”的纽约想像:爱情是生活的附属品


photo credit:PEXELS

每一个在纽约生活的人,看似冷酷但又需要温暖,享受着喧闹也品尝孤单。这几点归纳起来,这个城市要求你拚命搭地铁、把眼光从自己身上移开,不再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因为说真的,没有一个人是);同时也要你自己一个人,学习在没有人吹捧你、夸奖你、买九万元 YSL 的包包供养你的城市生活中,学会跟自己相处。(不管你之前是谁!纽约,让人学会“归零”的城市

对我来说,如果一个女生可以锻炼好这三个技巧,也其实是功德一件。就算本质上还是一个娇气的公主,表面上看起来也稍微的和地表上的真实人类有些接触,就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一个更好的公主,更讨喜、更进化,而且说真的,会更有幸福感。

童话真相:爱情不总是梦幻,灰姑娘从来不是公主

我没有放弃治疗,你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