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参与协助鸟羽研究工作,小 K 与鸟结下缘分。在保育的同时,豁达看待生命的来去,是她学到的宝贵课程。

故事背包客:小K 故事房号:067

by 莱拉说书人

每天出门时你有注意树梢小鸟的叫声吗?你有想过已开发都市里,也有许多生态的过客吗?在资本至上的时代,环境与生态是一块不算热门的领域,即使这样,仍有一群人持续探究未知和扭转人类对环境的看法。世界在他们眼中多了些和大众不一样的视角。


救伤工作与志工合影,图中者为小 K

从大自然中寻找惊奇

目前就读台大森林所的小 K,大学就开始接触许多动物,爱上大自然无限的惊奇。当时一个协助鸟羽研究的工作,误打误撞地从镜头下看见鸟羽多彩的美丽,从此与鸟结下缘分,进入研究所后也以鸟为主题,并开始投入导览工作、设计教学活动,脑子动得快的她总是引起参与者的热烈回响。因为生态,她看见了和一般人不一样的世界,也对生命有了不同的观点。


你有找到照片里的黑冠麻鹭吗?

我们并非一昧地阻止开发,而是提供一个观点来评估

一提到学者,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保育魔人,反对所有的开发─这只是大众的迷思。开发会造成伤害是因为不懂生物的特性,只从人类的角度来做决定。如果了解生物的特性、知道如何管理,不仅能减少环境伤害和维护的成本,还能同时达到经营的目的,取得双赢的局面,这也是学者努力的目标,在开发与保育间建立起桥梁。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解,正确的生态知识显得格外重要,未料大众对环境的了解依旧很缺乏。小K提到其中几次经验,他们建议减少一些植披让生物有空间繁衍,没想到隔天整片植披都不见了!又或是前一阵子的禽流感,让大家听到鸟就恐慌。其实这些过与不及的反应才是造成环境伤害的主因,也促使她投入下一个领域─环境教育。


小 K 带着小朋友做户外解说 

从尊重开始,改正观念、关心环境

利用黑冠麻鹭的研究计画,她到几所小学教生态课程,希望孩子们从小就有正确的观点。她的教学与其说是生态保育,更像是一场生命教育。

“当我们瞭解动物的生活,就更知道如何尊重它们。”

不同于许多人喜欢用拟人法来激起同理心,小 K 认为正是因为过度拟人,才造成大众习惯用人类的视角看待其他生物。“不要忘记它是一只鸟,它不需要像你一样晚上开灯。”

她还设计桌游,改变自然课的印象,像大富翁一样分组破关、抽机会命运的方式马上就吸引小朋友的注意,一问一答中生硬的鸟类知识变得活泼有趣,同时培养小朋友用科学的角度思考;她也带户外参访,从观察自然唤起他们对环境的好奇心。在这之外,她正准备环境教育师的认证,只为了更专业的让更多人了解环境,进而懂得去看待不同的生命。


小 K 正用架在长竿上的摄影机拍摄鸟巢状况

当民众开始有意识的关怀环境,建立起的友善环境才是生态保育最终的意义

为了收集研究数据,小 K 用一根可达十米的竿子来拍摄鸟巢纪录,常常吸引许多人围观,她也藉此来场现场教育,宣导知识给更多人。这些因为观察黑冠麻鹭互动出的故事,渐渐成了她研究与解说的动力。有些人开始关注社区的鸟类,自动自发的保育,还设立“社区之鸟”邀请更多人来关注;也有人主动开设社区讲座,教导在台外籍劳工了解环境,一同加入垃圾减量的行列;小 K 的研究室也开了脸书社团,鼓励众人一起来观察黑冠麻鹭〈大安森林公园、植物园都有它们的踪迹〉。做研究很辛苦、经费也好、投入的时间也好,没有热忱很难持续下去,因为这些回响,让她感受到自己的使命:

“我们所实践的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我们有责任传达正确的概念给社会,而社会的回馈让这件事变得有意义。我们可以抱怨很多事情,但是事情本身的好坏,只在于自己有没有看见它的价值,然后把它活出来。”她坚定地说。(其实你需要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能创造价值


小 K 与学生的合照

 学了生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的身上

谈起碰到这么多动物,该如何面对死亡的课题,会不会想救起所有动物?她的回答竟出乎意料的豁达:

“动物就是动物,不要过度拟人。我们当然可以为生命的消逝而难过,因为生命很宝贵又很脆弱,但死亡是自然的物竞天择,这就是自然的循环。”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生命的流逝是一件必然的事,与其花时间哀悼逝去的生命,珍惜我们既有的,才是更重要的课题。

小 K 曾说:“学了生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的身上。”这些经历不仅唤起她对生命的关怀,还有身为学者的使命感。在这条专业的路上,她将继续用知识和更多人一起写出属于这片土地的生态故事。

“睡外面”的露营体验:用最微小的自己,感受最宽广的土地

动物异想极短篇:未来,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