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不要害怕脱下为了被爱所做的装扮。当我们诚实面对真实的自己,我们就离爱更进一点。

一般我们想到告白,就是向自己喜欢的人表明心意。但当这个告白的舞台上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她向谁告白呢?试想,如果今天只有自己独自在一个空间中,妳的告白对象又会是谁?交往的伴侣?心仪的对象?朋友?家人?又或者这些告白的对象最终都通往自己?在正式进入告白前,先来看看两个女孩的故事:

有个女孩(在下文中简称她为 A)因从小父母工作繁忙,寄居在姑姑家,姑姑对待她就跟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可能 A 太聪明,当某天姑姑带她到朋友家,并称赞独自在一旁玩拼图的她:“A 就是可以在大人聊事情的时候,安安静静的,多乖啊!”从此,A 学会了这样的安静。日渐长大,I成长过程中总是名列前茅,姑姑认定她的优秀,父母在电话线另一头的喜悦超越了实际存在的距离,于是 A 又学会了成绩是获得家人疼爱的武器。

当 A 随着成长把这些被爱的可能原因一一学会,却又随着思想的启蒙将这些原因一一打破,她发现家人对她的爱并没有因此减少。

另一个家庭中有个女孩 Z,她和父母住在一起,对她来说,爸妈吵架大概比工作还繁忙,Z 从父母吵架的话语中拼凑出的这样的故事:

当 Z 妈妈还没嫁给 Z 爸爸,妈妈为了要结婚于是设计爸爸让她未婚怀孕,企图以 Z 留住爸爸。但这个计画在爸爸开始外遇之后宣告破局,妈妈也开始寻觅外遇对象,从不间断。Z 从小也总是名列前茅,而且能写得一手好字,作业零错误,但始终无法解决这种“爹不疼、娘不爱”的情况。(吵架不断?男人想灭火,女人想找起火点:情侣的沟通艺术

随着 Z 年纪渐长,她保持了这种凡事零错误的习惯就跟她写作业一样,但她再怎么努力,就是没有办法让她的人生没有错误,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会不会本身就是个错误。因为 Z 妈妈总是说:“妳怎么那么笨啊,就是这样你爸才会离开我们。”

我认为 A 和 Z 付出的努力其实是不相上下的,她们各自在心里纠结着盘算,希望可以获得她们世界中所谓大人们的青睐。当我们是小孩的时候,总是想像着大人的情绪与我们息息相关,因为只要大人是快乐的,我们就获得了目光也获得了爱。也因此,当时身为小孩的我们并无法分辨大人的不快乐,原因不一定是我们,因为从结果论来说,大人的不快乐会导致我们失去了原先获得的目光和爱。

牵一发动全身:掌握自己的情绪 才能轻松教出孩子高 EQ

而大部分的我们心里还是保有着这个长不大的小孩,最初想要获得父母的爱,成长过程中希望有朋友的爱,接着是伴侣亲密的爱。《99封告白信》透过女主角沈怡君独自在舞台上和自己书写的告白信对话,她不仅表达了她的爱情,也温习了她的生命,而我们从她的成长历程中,窥见那个小孩,那个凡事要求完美,渴望着目光与爱的小孩。

“完美与否,无关被爱与否。”我觉得 A 和 Z 之间或许后者更接近典型的完美,但被爱本身却无法透过完美等价交换。更何况想抵达这样的完美,路上充斥着是我们对于被爱可能的想像,从他人之镜映照出自己该成为的模样,是真实的自己吗?又或者这其实是我们对自己撒的谎,一心认为如此可以被爱,根源于我们害怕真正看见自己的模样。利奥・巴士卡力说:“你必须诚恳、真心,不能虚伪,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伪装。你愈接近真实的你、真正的你,你愈觉得生活纯朴简单,最难的事莫过于你必须把自己装扮成人人喜欢、人人期待的你,那多累!为什么不做一个容易做的自己?”(注一)或许,当我们不害怕,走出这个为了被爱而装扮的独脚戏,就是最真实的告白。

给自己的一封信:给身体的告白:我珍惜你的气味、印记与模样

注一:利奥・巴士卡力本籍加州,是优秀的演说家,更是名奉献毕生心力在爱的教育的教育家。这句话引自其《爱、生活与学习》一书,由简宛翻译,于2010年远流出版。

 

图片来源:

“好野工作室”第五号作品|《99封告白信》(The Confession)

好野工作室 W.H.Y. Wilders Studio
好命幸运的人们,聚在一起肆无忌惮的撒野。由王颢烨发起,期许以撒
野般的冒险实验精神,持续关注城市人物风景。透过广邀艺术家参与创
作,进行大量讨论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企图于剧场艺术中实验当代新
美学,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引发思考,使剧场艺术持续于日常生活
中发酵。
Facebook 
E-mail 
tumblr

摄影|李欣哲
演员|范晓安
编导|王颢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