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间的冲突该如何化解?在我们渴望被父母支持的同时,也听听他们没说出口的想法,一起来场家庭的政治课吧!

在去年太阳花学运及今年的反黑箱课纲运动中,除了反映出政府通过法案的程序问题外,更多显明的,却是家庭的亲子问题及难以压抑的世代差异。离开大学及高中时代已经很久了,初为人母的我,也在这其中要调整心态,面对自己可能慢慢成为这群孩子口中“邪恶大人”。(永远的岛屿天光:写在太阳花学运之后:年轻世代的下一步,结束才是开始


(图片来源:来源

从小我就是个“乖”小孩,这个乖,当然必须包含功课好,不做令父母担心的事,而且绝对不能反抗师长、冲撞学校,好好念书才是王道。而后我慢慢长大,开始选择了不正统的道路,不同于哥哥继续念到第一学府的研究所,找到了顶级科技业的工程师工作,在35岁前,娶了妻子、生了儿子、买了房子、开了车子、存了金子,努力地,成为令人放心的长子。而身为么女,在家里其实我是没有声音的,只要我有意见、做出不正统的选择,得到的只是忽视、轻蔑、感到奇怪,这样的反应。后来我信了基督教,身为传统信仰的我妈不能认同,我只说了一句话:“因为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无法帮助我,家里没有人真正听过我想讲的话。”(扮演忠实地聆听者:笑一个!六招鼓舞妳的好朋友

后来我选择了戏剧系就读,一直念到大三,我妈都还问我要不要转学或是重考。后来,我交的男友直至后来的老公,政党倾向几乎都偏绿,有外省背景的我妈,简直难以忍受她的女儿被“洗脑”的过程,觉得我的思维数典忘祖,简直就与不孝画上等号。更别提,之后我怀着孕还上街头支持学运,在网路上伸援学生,对她来说都是件“毁坏国家秩序”的恶行。但我不认为我妈妈是个特别偏激的人,我也不认为她不爱小孩,我相信很多六七年级甚至八年级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这并非个人,而是政治渗透家庭的最好例证。

为什么很多学运份子都会说:我来自一个深蓝家庭。

为什么很多学运分子都会说:为了这个运动,跟家里闹得很不愉快…

因为在父母成长的那个时代,有白色恐怖,批评政府是件不被允许的事情,只要有反抗政府的言行或举动,都会遭遇相当大的不幸。于是父母说:“小孩子乖乖念书,不要去碰政治。”所谓不要碰政治,指的是,不要去批评政府做的事情,而那个时代,政府与国家与党是画上等号的。只要乖乖的,顺着政府学校家庭安排的道路,人生就可以一帆风顺,不会有生命危险,可以拥有好的工作、安稳的社会地位,对于“不该争取的权利”,千万不要有非分之想。(用行动证明:人人都是改变的力量!从动荡的2014看社群力量的崛起


(图片来源:来源

如果对国家有这样的认知,自然就会延伸:在家要听爸妈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少说多做不要问。在学校意见很多的就被视为问题学生,在家意见很多的就是不孝顺的悖逆小孩,质疑政策甚至上街头冲撞的,当然就是破坏国家秩序的暴民。成为内建在脑中毫无疑问的逻辑。温良恭俭让比公义重要,循规蹈矩比思辨重要,想当然尔,经济发展当然也比国家认同重要。应该走大家都走的那条路,才是王道,如果挤不进去,就是鲁蛇无误!

我想父母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不希望孩子去当烈士,不希望小孩子走那没人走的路,不要伤害自己,更不要去被人伤害,乖乖地,就好。这可不可以说是那个威权时代下产生的集体心理创伤?所有否认孩子冲撞体制的言论,后其实隐含着对权威的恐惧,只要我们用亲情吓阻了孩子过激的举动,就可以保护他们不被国家机器伤害。或是,“对我们大人来说都做不到的事,你们小孩怎么可能做到?”这种轻蔑,源自他们不相信孩子可以改变世界,因为他们自己早已阉割了自己的狂想,将半生奉献给国家,就为了求一个“平静安稳”,而自己的孩子们,又怎能来打乱我们这一辈费尽心思打造的海上方舟?(挺身而进:站立十一小时为理想发声

所有学生在做的事都可以归纳为“以小搏大”,不管是占领立院、冲撞行政院、闯入教育部,甚至是林冠华的轻生。舆论都想操作成是背后统独意识伸手进入校园,让纯洁的孩子成为社会乱源,这背后隐藏的“封建父权思想”真是历历在目。潜台词不外是“小孩子懂什么!?凭什么?”身为父母,却打从心底不信任自己教养出来的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信任孩子这些自发性的行为背后没有人在煽动。代表什么?代表我们从来没有希望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不相信我们有资格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民主国家。

孩子想要“独立”的言行,其实里面存在着双重的涵意。


(图片来源:来源

国家认同问题是历史的共业,看来在短期之内还会拉扯无数回合,但是身为家长,我们是否可以选择自己的教育方式,从每一个家庭开始,因为那都是小型的政治现场。家中的决策,是否充分地让孩子参与?孩子的意愿是否受到充分的尊重?孩子决定学校、主修,甚至是男女朋友、结婚对象时,父母所站的立场是建议或是干涉?面对孩子的问题,认真倾听面对或是呼拢了事。这些事情,不用诉诸政治人物,不需要管你是哪一个党,这些事情,身为家长的你我都做得到。身为新世代的父母,我们有义务要打破“只要相信国家,只要相信学校,只要相信课本,只要相信爸妈,生活就可以一帆风顺”这样的逻辑。(反映式沟通的重要:你是在“沟通”还是在“自言自语”?​)

我们感恩父母那代所受的苦,那咬着牙所走过的风雨,那战争落幕后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园,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这一代不必再漂流。但,在我们面前的是新的时代,我们都将再次张开那足以横越海洋的翅膀,就算我们不能,也要让下一代能,怀着父母的祝福去迎向这个世界。而我们需在心中界定的是:

安定,绝非肇基于消灭反对的声音;

 

 

 

 

乖巧,也不等同于屈从父母的意志;

民主,是否可以从家庭成员充分表达意志开始?

独立,切断的并非情感,而是承认每个人生而为人的权利;

聆听,是每个家长跟孩子都该学习;

和解,要从每一个家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