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從給予玩具就能看出性別差異。但在丹麥男還與女孩可以做一樣的事情,性別平等在丹麥,就像呼吸一樣自然。

我當時 8 歲,哥哥賈斯帕 9 歲,美麗的母親向我們解釋新的家規:每天都要完成一件小任務,無論是擺放餐具、澆花、吸地板、收拾餐桌、取出洗好的碗盤,或是把垃圾拿出去倒等。這些雖然都是小事,但是對於教育我們工作的價值,以及讓家中每一份子都出一分力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在工作的分配上,我們從未出現過男生或女生的問題,哥哥和我要做的事完全一樣。

我們兄妹接受相同的一般生活教育,沒有性別之分,享有同樣的權利,也受到同樣的限制。女生來我們家玩時,我們會玩娃娃或是扮家家酒。我母親說得很清楚,如果賈斯帕也想要一起玩,我必須答應。同樣地,男生來跟賈斯帕一起玩汽車、牛仔或扮印第安人時,也是一樣。

延伸閱讀:性別平等不只是女生的口號!從漫畫開始,讓「平權」成為動詞

我們從未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待遇。不過,我家還是相當傳統,父親出外工作,母親照顧子女和家庭。

家庭主夫

從小到大,我從未思考過性別平等這件事。我從來不覺得那是問題,事情本來就應該如此。

從某個角度來看,你甚至可以說,丹麥社會非常女性化,因為它的基本價值觀一般都與女性聯想在一起,如團結、合作、有愛心及謙遜等。其中,最重要的價值,始終是家庭和社會的保護觀。成功,如同前文所述,並不等同於賺了很多錢。衡量成功的標準,是工作與生活保持良好的平衡,並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

社會對於公開表達個人的感受,不但接受,還很重視。交談可以培養和促進關係,我在巴黎有個同事,是個年輕貌美的法國女生,經常問我:「妳怎麼可能跟幾乎不認識的人,如此公開談論自己和自己的感受?」每次我聽到都會微笑,因為在丹麥說話坦白很正常,並不會造成尷尬或失禮。那並不代表將自己最深層的想法,透露給每個人知道,而是直率、真誠地對待說話的對象。

推薦閱讀:教孩子前先教自己!從課綱談起,給自己上一堂《性別平等教育》

能夠表達自身感受、談論自己,這種自由代表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對男性而言。男性很自然地接納這些他們也該有的「女性」價值觀,如果想要,他們也都能自由地選擇成為「家庭主夫」,不至於對男子氣概有影響。在丹麥,父母雙方都可以請產假。2002 年,丹麥的產假延長到總共 52 週,也就是一整年。父親在孩子出生後可以請假 2 週,產婦可以在產前請假 4 週、產後請假 14 週,其餘的 32 週則由父母自由分配來請。

與其他許多文化相反,丹麥男性覺得分擔家務很正常。事實上,他們花在照顧小孩和家務上的時間,幾乎與女性不相上下,平均只比女性少 1 個小時,而英、法的女性要比男性多投入 4.3 個小時做家事,墨西哥更是多出 5 個小時。世人經常遺忘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爭取性別平等運動,解放男人的程度不亞於女人。人人都可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不必擔心刻板印象或禁忌。

從小培養性別平等的觀念

丹麥人從小就被灌輸這種男女平等的觀念,女孩與男孩的友誼非常自然。當年我在學校,男性朋友跟女性朋友一樣多。男女沒有分隔,就連上體育課也是如此,待遇完全相同。我時不時會在 60 公尺賽跑中贏過男生,他們從不在意,反而會替我高興。減少性別的刻板印象,可以鼓勵兒童與青少年自然發展,追求自己喜歡、而非他人期待的東西。

一起來看:「如果你相信平等,你就是女性主義者」艾瑪華森十句精彩的性別宣言

世界多國政府都明白,促進性別平等必須從小做起。以法國為例,法國政府在 2013 年發布的報告,結論是「性別偏見與刻板印象,深植於集體潛意識中。它是歧視的直接源頭,因此必須從很小的年紀便著手消除。由法律規定男女混合,形成日常生活的常態,這是男女孩及日後成年男女真正平等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這件事必須由政府當局、教育體系相關各方及學校主動出擊,加以支持。」

荷蘭與奧地利,也推行過一系列的新措施,包括名為「女生與科技」(Girls and Technology)的計劃,鼓勵女生選擇女性人數過少的科系和職業。在愛爾蘭,教育科學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DES)為了促進整個教育體系的性別平等,也制訂了強制性的策略。

海洋、性事與冰雪

在丹麥,男女關係的禁忌極少。至少,無論對小孩或成人來說,我不記得有任何不准討論的主題。我們的日子過得很平凡,相對較不複雜。最平常不過的動作,像是提著剛買的一大包衛生紙走在街上,丹麥人絲毫不會覺得不好意思。我在巴黎只做過一次這種事,但我永遠忘不了路過行人的臉上,那種可憐我的表情。或許是因為我把衛生紙捲,擠在一個很漂亮、但明顯小太多的名牌包裡!

唯一讓丹麥人不分男女都感到不自在的,就是前文提過的不謙虛。聽某人吹噓自己有多麼成功,比起談論性愛更叫人臉紅。性對丹麥人來說十分自然,在晚宴上與朋友聊天,性是很普通的話題。談論性事並不會造成尷尬,也不是罪惡之事,女性可以完全按照本身意願,像男性一樣自由地追求性愛。同樣地,沒有固定的性別角色和刻板印象,便可去除社會規範或宗教施加的一切道德壓力。

某天,有個丹麥女性朋友打電話告訴我,她跟先生一起出去吃晚餐時撞見前男友。她說:「我在先生面前有點不知所措,只好介紹他是我有過一夜情的人。」我相當訝異地回答她:「喔?那一定有點尷尬吧!」「對,我覺得他有點意外。但是,用一夜情解決掉他,總比跟他有過一段情要好!」丹麥人不排斥一夜情,據說在這方面,丹麥人也屬於世界先進。

包含丹麥在內的北歐人,首次發生性行為的平均年齡,是全球最年輕的。冰島人最早,15 歲;瑞典、挪威和丹麥人,在 16 歲時初嚐禁果,英國同樣是 16 歲。法國人要等到剛過17 歲生日不久,比美國人的 16.9 歲略晚一點點。亞洲人平均在 18、19 歲之間失去童貞,印度人則要等到將近 20 歲。

有一段網路影片,在 2009 年 9 月引起熱烈回響。片中一名年輕的丹麥女子,替小孩尋找生父。短短幾天內,就有超過一百萬人次觀看。這位女子上傳影片的用意,是希望找到孩子生父的下落。她在影片中說,某天晚上她喝醉酒後,遇到一個迷人的年輕男子,她不記得對方的名字,但是與他一度春宵。

片中女子手上抱的男嬰奧古斯特(August),便是那次一夜情的「結果」。女子解釋說,她對孩子的爸沒有任何要求,並非是為了錢,或是要他出來認這個小男孩。她只是想讓他知道,他現在有一個兒子。

不過, 這其實全是在作戲! 影片根本不是那名年輕女子拍好上傳網路的, 幕後的推手是丹麥觀光局(VisitDenmark),目的是要製造話題,以吸引觀光客。結果,這卻變成一樁醜聞,理由很明顯:它把丹麥宣傳成女性會隨便跟陌生人上床,而且沒有採取保護措施的國家,格調無庸置疑很低。

提出這個可笑構想的人,在面對外界質疑的反應是說,原本的目的是要宣揚丹麥人可以自由選擇人生,包括以單身身分生下孩子,也不必受到他人的評斷。不過,丹麥觀光局立即撤下影片,並且發布新聞稿,承認影片傳達的訊息可能會造成混淆。

推薦你看:女人真心話:醉後,該不該上床?

至於我,我的立場是傾向於贊成!雖然我得承認,那個故事讓我有點忍俊不住,因為情節實在是蠢得可以。但即便如此,它在某種程度上證實了丹麥人對性的態度非常開放。回到事件本身,由於整起事件引起太大的爭議,觀光局長沒多久就被迫辭職了。

在 2013 年 8 月,另一對丹麥情侶又使我們傳奇的性自由上了媒體頭條。這對情侶在看完一場足球賽之後,決定就地在球場上做愛,以延續贏球的歡樂。只可惜球場的警衛想法不同,毫不客氣地打斷他們。各位是否覺得不可思議?一點也不。丹麥人顯然保有情侶公開做愛的世界紀錄。

公開裸露的行為,也經常令哥本哈根的觀光客大吃一驚。丹麥婦女會在午休時間,上空躺在市中心的公園:羅森柏格城堡花園(Rosenborg Castle Gardens)的草地上。這件事大家都知道,而且丹麥人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與身體保持開放的關係,深植於我們的 DNA 裡。

這大概也可以解釋,丹麥人很容易在派對結束時找上彼此,並說:「我真的很喜歡你,我們一起上床吧?」不囉嗦、不做作,直來直往的作風。你們倆想做愛,那為何不讓自己享受一個美好的夜晚?不過,千萬別太高興,因為不是每次都會順利,更不是跟任何人都可以!

在享受性愛上,丹麥人與其他國家的人沒有差別。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一致肯定,性與幸福密切相關。英國經濟學家萊亞德對性愛的評價是:它是可以帶給人們最大歡愉的活動。同時,也有研究證實,做愛具有極高的快樂潛力。進行這項研究的人,是紐西蘭基督城(Christchurch)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心理系研究生卡斯登・格林(Carsten Grimm)。他發現,人們喜好性愛仍舊多於臉書,這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