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教养问题,小孩到底该不该照书养?如果身为新手爸妈的你也有一样的烦恼,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不知不觉,小娃已经快三岁了,终于要从“兽娃”进入了“半兽人”的状态了!各位是否和我一样?在训“兽”的过程中,常常不知要不要依照书本指示?而照书养的结果,却老是像李安的电影“少年 Pi”一样,按着手册训练老虎,反而被老虎回敬了一脸尿,只好宣告失败?

第一年,我家的小孩完全照书养,后来发现,书本的撇步,勉强只可以用来训练睡过夜,从吃副食品开始,那些建议根本就行不通。举例来说,喂食小孩真的很伤脑筋,才吃了两口饭就不吃了,想要硬塞,他又把食物吐出来。书本通常建议要让小孩饿肚子,固定用餐时间,吃多少算多少,但我发现,还是“兽娃期”的他,根本无法做到,总是吃了一点点,过了用餐时间两小时又饿的哇哇叫,如果真的让他饿,最后他一天只吃一餐,却反而造成身长曲线不理想的结果,而后悔的还是做妈的自己啊。等他满两岁,我就给他汤匙试着自己吃,但最后他总是只把最好吃的两口菜吃掉,然后就把饭倒一地,迳自玩起挖土机的游戏来了!

推荐阅读:新手妈妈的告白:成为母亲后,我学到的事

这时,我也慢慢体会到,为什么育儿先辈(先烈?)们总是说,每个孩子个性不一样,不可能完全照书养。或者更进一步说,很多坊间的育儿书太讲求成效,但毕竟每个人有不同的天生气质。

举例来说,像我家的小孩,是属于适应力好、反应强度很强、体力属于中等的小孩、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因此在婴儿时期依照百岁医师法练习睡过夜时,虽然会哭得哇哇叫,但是哭的时间不长,且很快就适应或是哭累。但是练习吃饭时,则是对新食物接受度很高,但是如果每天都吃米饭,他就会强烈的反对 (天底下有哪个五个月大婴儿才吃两周米精就不吃了?),若硬要他吃,他也很快就摸索出跟妈妈对抗的方法。但是她老妈我可没那般闲工夫煮什么山珍海味,于是只好三不五十青筋暴怒、理智线长期断裂待修复中!

因此,我倒是认为,仿间的育儿书籍,主要在提示我们一些教养的准则,这些准则如同学习目标一样,指引我这种新手妈妈们重视,但是育儿方法真的要自己根据孩子的天生气质来寻找。而这时“细心观察”和“同理心”就显得重要,例如观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节奏,才能掌握他的整体天生气质;而在夜深人静时,多回忆自己过去的童年感受,或许比较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孩子一套教育方针。

推荐阅读:孩子教我的十二堂课 第七堂:互相尊重

举个例子来说吧,当妈妈后,我常常会回忆小时候和我妈妈的相处,小时候,我有任何委屈或情绪时,总是会哭,但是我妈妈似乎非常讨厌孩子哭,他总是会说:‘不要哭哭啼啼的,好难听。’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很有理想的妈妈,他会照着书本专家的指示,问我为什么哭,只可惜,每次我还没厘清我的感受或想清楚要怎么说时,他就会直接帮我把感受说出来,接着就是指责我不对的地方。

现在我长大了,回忆起小时候时,才发现这个问题不是妈妈没有足够的爱心,而是在于身为小孩的我,时间感比大人慢很多,或许站在大人的角度,我的妈妈已经给我足够的时间来试着瞭解我了,但是身为幼童的我,除了要先厘清自己陌生的情绪,还要克服语言表达上的学习,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正确的表达我的感受给父母知道,因此当时身为幼童的我,老是觉得妈妈耐心不够,好像只是等着要指责我似的。

而透过这样的回忆与同理,我才能更加注意,与孩子沟通,需要加倍的耐心,尤其自己是天天滑手机的新一代父母,时间感比过去的父母快很多,看到小孩吃饭睡觉走路都拖拖拉拉,是很容易对小孩没耐心的。

推荐阅读:亲子关系中的角色学习

教养孩子,真的没有一招半式闯天下的独门妙方,孩子普遍都有高适应力,且一代比一代聪慧,无论对身为哪一代的父母而言,都是一项伟大的挑战。或许你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一样,调皮的不得了,鬼灵精怪,甚至你觉得做妈妈的,可能要如孙悟空七十二变的与孩子斗智或如黄蓉一样冰雪聪明才带的动吧,不然总是伤透脑筋、耗尽体力。

但我相信,这些孩子在人生下一个阶段,例如到学校学习,反而会展现出与众不同的优点或创意吧!

同场加映:孩子生来完整,尊重他面对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