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爱琳娜》剧中由陈怡蓉饰演的女主角想靠爱情让自己翻身。究竟心理学如何解释我们挑选对象的原则呢?

“有些人的人生,是你永远无法想像的。从底层出身的他们想翻身、想改变、想过不一样的人生,但到头来,有些努力反而让他们更是困在原地。因为,家族世袭总是比家族反转来的容易太多,这当中,当然包括贫穷与阶级的世袭。”

前几天和青鸟应邀去看林靖杰导演的新电影“爱琳娜”,原本是抱着看爱情喜剧的心情去看的,没想到看完之后反而沉重了起来(以下无雷)。

我们从书上看到很多成功的励志故事,但真正能够从悲哀中翻身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那些少数成功的人,都会出现在书局的畅销排行榜。

推荐阅读:我把生活卖了!背起7.8公斤的家,不追求社会定义的成功

我一直记得一个心理师跟我说过的话:“那些从小就不断打架滋事、从事性交易、买卖毒品的人,里面有大多数的人,以后不是进出医院,就是进出法院。从小失落的家庭与背景影响他们太深,那些不安与恐惧、可能要他们重复选择糟糕的关系、重复困在错误决定里。老是后悔,又老是想要金盆洗手,但却怎么,也爬不出这个坑洞。”

当然,这并不是说从小就有不好经验的人, 或是出身比较穷的人,就一辈子没有办法翻身;而是再说,很多时候我们低估了环境的影响力。就像我的一些学生,口口声声说要戒菸、洗手不混,但还是时常出没在兄弟常聚集的早餐店和公园,是要如何抗拒这些诱惑?

靠爱情搬回一城,可能吗?(以下有雷)

故事的主角爱琳娜,就是典型的“失败者联盟”的主角,花了几乎半辈子的时间,从工厂的女工想要翻身到上流阶级,就算是很偶然的当了小提琴老师,嫁个高富帅的期待还是遥遥无期。好不容易认识了一个地方政治世家小开 Kevin,都已经在幻想着结婚的浪漫画面,却因为 Kevin 的软烂,绕了一圈还是跟计程车司机廖俊明一起过剩下的生活。

其实,爱琳娜如果早一点读心理学就好了。

倘若你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期待,是反转自己的人生,那么有很大的可能,你这一辈子都无法遇到一个这样的人。

过去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虽然我们都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但如果你的生活环境没有太大的改变,怎么到最后,你可能只是找到靠自己比较近的一张椅子。(和你分享:遇见真命天子的九个约会祕诀!

研究恋爱多年心理学家 Benjamin Le 认为,关于婚姻与择偶,通常我们最后选择的,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那种人,而是下面三种人:

1.你身边的人(physical closeness):我们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你越常看到这个人,就越容易跟他产生互动与好感。一般来说,身体上的亲密通常也会跟心理上的亲密有关,根据重复曝光理论(mere exposure effect)[1],相较于比较少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人,我会对常看见的人有更多的好感(当然前提是你第一次看到他的时候并不讨厌他)。这就是为什么,女主角爱琳娜然千方百计地去婚友社找她的真命天子,最后还是和天天见面的计程车司机一起度过下半辈子。

2.和你相似的人(similarity):爱琳娜和廖俊明同样生长在高雄这块土地上,同样操着道地的台语、同样只要在河边的计程车里面喝着廉价的红酒,就可以开心一整夜,这些对于平凡的知足生活琐事的共同默契,其实都是源自于两个人的相似[2]。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与自己年纪相差不到五岁的人、社会经济地位和自己差不多、教育程度也雷同的人结婚——不论他们当初,是否有想过靠结婚来阶级翻身。

3.认识你朋友的人(social network):研究发现,将近一半的人是透过朋友介绍来开始一段新关系;2/3的人在认识新朋友之前,就认识那个新朋友的朋友[3]。所以,就像电影里面的配音所说,俊明要能够在半路上遇到一个机车抛锚的女子,开启一场美丽的邂逅,那个机率真的是低到不行!

总而言之,如果你想要认识和自己很不一样的人、甚至透过婚姻来反转自己的阶级(就像爱琳娜一样),除非你自己改变(利用读书或调整生活圈等等),否则,要嘛你就是根本没有机会认识这样的人,不然就是在一起之后才发现两个人差异太大,实在是不适合。

如果你的人生无法逆转胜,怎么办?

无论是从女工好不容易当上小提琴老师的爱琳娜、国营事业退休劳工陈有义(爱琳她爸)、车床技工陈清贵(爱琳三哥)、从警察败阵下来变计程车司机廖俊明、甚至是政治世家小开的 Kevin,都想藉由获得一些什么,来让他们的人生扳回一城。(一起看看:互看不顺眼还是甜蜜一辈子?两性心理学家告诉你幸福关系的关键

“这些研究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如果你真的想遇到不一样的人,要不就改变自己,要不就改变生活圈。在同样的地方,用同样的生活模式,却想遇到不同的人,谈不一样的恋爱,那是不切实际的。”Benjamin Le 说。

不过,若真能透过这种方式认识别人,也要承担一些风险是:你找到的或许是白马王子,但你真的有办法骑白马吗?会不会你想像中的那种恋情,根本不适合你?

或许,真正能够让他们扳回一城的,不是阶级的跨越、也不是获得更多的金钱和更好的工作,而是能够真正实现,自己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维系一段真正值得经营的关系。

毕竟我们的人生本不该浪费在超越谁,而在于找到自己是谁。

延伸阅读

1. Zajonc, R. B. (1968).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 1-27.

2. Byrne, D. (1971). The attraction paradig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3. Parks, M. R. (2007).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Network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图片来源:来源


六月主题,
婚不婚?Let's Marry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