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一天该是怎么样的呢?剧场妈妈第六幕,让我们用母亲温柔的目光,来看孩子的世界。

每次带儿子出门,大家都会觉得他很乖,他可以静静地坐在那里听我们开会或是看我上课,睁大眼睛观察来到他眼前的人,累了只要喝两口奶,便可以在吵杂不已的地方睡着。让人好生羡慕。(当然这理想状态是最大公约数,随着季节的转换,还是常有走钟的现象。)

但说真的,能如此淡定,实在是因为我们常常跟他说很多的话,介绍我们的行程,我们要见的人,我们今天开会目的,就像跟董事长报告一样,现在的他不过一岁两个月,就有超乎常人的稳定性,让我们来看看,妈妈到底每天跟他说了些什么?

你会喜欢:20岁的母女对话:我们都是寻求爱的女孩与女人

 

10:03

一早起床,他总是还在睡,不管昨晚多早睡,他总是要睡到近中午才醒。但是睡得越饱他脾气越好,所以我都倾向让他睡到自然醒。当他嗯嗯嗨嗨,我会坐到他的身边,用跟他一样的高度对他说话。让他可以不被强迫的迎接这个世界。

“潘雨早安,你昨晚睡得好吗?想要起床到外面看看了吗?”

然后我会等待他的反应,看他眼睛打开的程度,他就会自己选择躺回去继续睡或是伸开手让我抱。所以基本上他没有什么起床气,用笑容迎接一整天的开始,这样很好。然后我会说:“潘雨,刚刚妈妈在外面没有进来,是因为妈妈在给你弄早餐啊,你要不要看看妈妈今天给你做了什么?有饭,有橘子喔,有兴趣吗?”

12:04

基本上我真的对追着喂小孩这件事很没有耐心,我宁可等到他要吃饭了再趁胜追击,不然我真的觉得花时间在与他的拉扯,实在有点浪费时间。再者是我真的不希望我跟儿子的美好关系,因为一口饭或是一个面包而怒目相向。让他有决定的权利。

“潘雨,你想探索食物对不对?除了尝到它的味道,你还想知道他的触感,是吗?”

喂他吃,或者他用手抓,或者他试着用当匙却把食物抛的到处都是。他可以瞬间把美丽的蛋糕变成一团烂泥,整齐的餐桌变得杯盘狼藉,用餐具当乐器,不断的敲击。我知道处理他的残局是件麻烦的事,但是我还是必须保留给他练习跟犯错的权利,他才能从中累积经验,变成一个有自我学习改正能力的人。

13:23

幸运的,如果他乖乖吃完饭,我会开始观察他的动向,今天是对书,还是工具、衣柜、厨具、打扫用具哪一个门类有兴趣。确定这些箱子里面没有危险器具之后,我就让他随便翻随便玩,但是我们可能对“危险器具”的定义比较宽,就算他拿铁锤、电线、电蚊拍,甚至是玻璃杯,我都会看着他如何探索这项用品,确定他没有错误的使用方式或是伤害自己的举动后,我就不会再盯着他看,他必须自己学着跟事物找出和平相处的模式。让他有自主的权力。

15:00

若是带他出门,一定要前一天晚上就告诉他,早上起来换衣服的时候业要告诉他今天会见到谁,帮他复习一下,之前对那个阿姨或是叔叔见面的回忆。叔叔阿姨要抱他时,一定先问他“叔叔抱抱你好不好?这个是XX叔叔啊,他上次有跟我一起吃饭。”然后等待,观察,如果他愿意就会伸出手,如果他撇过头去,就不再逼他。让他有选择的权利。

但很多时候,叔叔阿姨或阿公阿婆就会开始说些没有根据的判断,不知道是因为自我形象低落或是过去不好经验的反射。有些人就会这么说:“太久没见,你不记得我了齁?”、“不给我抱,不高兴喔!你在不高兴什么?”、“你是不是不喜欢阿姨?”、“不给抱!希罕喔,那我也不要抱你!”

很幼稚吧,可这些话都是年纪成熟但是心智年龄不怎么样的大人说的喔,孩子此举的真实原因不详,但是看孩子听完话之后逃的更远,就知道下这个判断对双方来说并没什么好处。大人可能要学习一下,不要太快给小孩扣帽子,这只会让他们在内心翻白眼翻到挂,然后回以更多不合作的举动,表示内心的抗议。请给他不被定义的自由。

18:05

在捷运上,他总是喜欢对周遭的人笑,但是上下班时间,大家不是还没睡醒就是精神疲累,眼睛还是死盯着手机萤幕,连一个孩子最真诚的笑容都无视。我视孩子的笑容为最即时的疗愈,我多希望他穿着“Free Hug”的衣服到处给人家抱,那种信任、接纳、喜悦,真的是焦虑都市人的良药。但是也有笑容不奏效的时候,我就会跟他说:

“潘雨,你看叔叔阿姨,面对工作有好大的无力感跟无奈,所以他们没有心情欣赏这个世界,不想跟陌生人有什么交集,我知道你想跟他们做朋友,你就继续试试看吧,或许你可以融化他们。”

身为常常滑手机的大人,我想孩子一定很好奇,你们到底都在看什么?那个平平的盒子里面到底藏着什么?为什么大人都这么专注在这个东西上面?已知是如此,如果我们还禁止孩子看手机看平板电脑,其实也很不合乎常理,因为我们一直释放出的讯息就是“那东西对我来说很重要”,尊重孩子理解事物的过程。

20:20

结束一天的行程回到家,或许有好的行为也有不良的行为,我会对他说:“你今天好棒,都乖乖坐着,情绪也很平稳,但是你跟小朋友打招呼的方式还是太直接,XX都被吓哭了说…我知道你很想跟他做朋友,但我们可以试着先跟他握手?不要用力拍他的脸,这样会痛…”

具体的告诉他,示范给他看,我们觉得他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提供他改正的依据。让他有思索跟感受的空间。

21:01

“潘雨,累了吗?谢谢你今天陪爸爸妈妈出门,跟我们一起见了好多的人,谢谢你的配合!那你现在想做什么呢?妈妈陪你一起好不好?”

大人有大人想做的事,孩子其实有不认同的权力,毕竟生命中觉得重要的事情完全不同。但大人常常霸道的要他配合我们的行程,也没询问过他的意见,他当然有资格表现出配合或不配合。而不能忘记,他的时间我们也要尊重,让他享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跟空间。

在上述的种种情境里,其实对孩子来说,“权力”、“尊重”跟“自由”是相当重要的,给他一点思考的时间,给他一些选择的权力,培养他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担当和探索的空间。我们是保护者,教养者,但非他生命的支配者。他是“孩子”,但也拥有“天赋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