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从来就不是“别人做,我也不能输”的概念,而是得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出国,真的值得吗?

每年年初,大量优秀年轻学子开始向国外名校投递留学申请,在七年前,我也是其中之一。上星期,一位比我年轻好几岁的朋友和我见面聊天,谈他现在的迷惘:借六百万出国拿硕士学位,是否值得?

这位当事人大学毕业后,在一间知名外商工作过两年,因为对公司文化不认同、心灰意懒,于是想辞职出国留学,拼更好的人生。

他要申请的主要是美国大学的商学硕士(MBA),而且正在努力准备考 GMAT,但他心中却很旁徨。以下是我们的几句对谈:

“在美国读商管硕士,两年学费加生活费最少最少要六百万(也许七百万比较正常),而且很少人申请得到奖学金,你出得起学费吗?家里能负担吗?”

“其实我之前当然没存那么多钱,我的学经历也不算最特殊,当然申请奖学金的希望很渺茫。家里也没那么多现金,我出国的学费,家里可能要和银行借。”

我接着问:“所以你如果能顺利出国读书,在你毕业的那个时刻,可能立刻要背负六百万的债务压力—— 一部分欠家里,一部分欠银行。如果要还这样的债务,收入需要要在什么样的水准?如果年收入百万,一半拿来还债,你(最少)还要还十二年;你之前公司中那些有外国 MBA 学历的同事,他们薪资有这么高吗?”他摇头。


(图片来源

“显然,如果你背了六百万债务,你可能要留在美国工作,很长时间要因为收入水准的原因无法回台湾生活和工作。而且,前提还是,你需要任职于美国中高阶以上的公司——也就是和你的老东家那样的公司——而且担任收入在中等之上的职务。依我的理解,在美国这类的公司,通常欣赏的是强悍而富侵略性(aggressive)的人,而你似乎不是。你之前适应不良,心灰意懒,确定你读了 MBA 之后,就会一切改观?”

他皱眉苦笑:“我没说过的烦恼,都被你说出来了。留学谘询和补习班都没和我聊过这些。”“废话,他们都要你一心一意出国留学,才会有钱赚,怎么可能要帮你想整个生涯的事情。我再问你,你是为什么决定要读 MBA,你又是怎么选择申请哪些学校?”

“申请 MBA 是因为…我大学读管理,同系的同学出国几乎都读了 MBA,我以前公司的同事,也有许多人进修选择读 MBA。我选择申请,就是看主流媒体上的排名榜。”

我问:“别人做,我就跟着做——这就是你的求学逻辑,是吗?”他挣扎了一下,表情有点为难,回答:“也许应该说是‘别人做,我也不能输。’”

我往后靠在椅背上看着这位朋友,陷入了思考。

经过这个朋友的同意,我把我们的对话大致整理出来,希望和更多人分享。因为,这个朋友是台湾几万有点盲目的留学生之一,从考中学到考大学,从选硕士班到选公司,都是同一个盲目逻辑:别人做,我也不能输。


(图片来源

留学很好,就和壮游、阅读书籍、看国际新闻一样好,可以开拓视野。但是盲目地留学,甚至以几百万债务为代价,以未来十几年失去财务自由为代价,只为了和别人一较输赢而跟风留学,是否值得,这就值得好好讨论。

台湾人太爱为了拼输赢而赔掉人生,台湾人的教育历程,所有的选择,常常是要争取别人都想争取的,而不是争取自己想要的。台湾人习惯透过竞争肯定自我,很少透过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来肯定自我 -- 这样的现象,要到何年何月?

最后我问这位朋友:“你是否有什么真正爱好的事物?”他想了一想,颇为肯定的回答:“音乐”。我问:“如果你投入两年时间,如果你有六百万资金,你有没有可能以音乐为核心发展出一个事业?”他眼睛一亮“我没有想过,好像值得一想。”

在你仿照同学与同事出国留学之前,有没有成本更小、可能为你的人生带来更大幸福的方案?就算出国留学,独特的你、你独特的人生,该去什么样的国家留学,有没有比媒体排名表更好的依据?也许所有现在争取出国机会的年轻人都可以想一想。

和你分享:她到印度创业,让人生从零开始

同场加映:要申请 MBA,有比考好 GMAT 更重要的事

推荐阅读:留学长路:培养直视自己灵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