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请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一起来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子宫肌瘤吧,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更重要。

文|郑丞杰

子宫肌瘤是子宫最常见的肿瘤,据估计 35 岁以上的妇女,至少五分之一长有或大或小的肌瘤,40 岁以上的妇女,五分之二以上的人有子宫肌瘤,其中不少人根本没有症状,且此瘤是良性,不大又没症状者根本不必大惊小怪,紧张兮兮。

形成子宫肌瘤的原因至今未明,不过可能和动情激素有关,因为绝大部份的肌瘤发生于育龄妇女,且停经后肌瘤大都会逐渐变小。但是不是因为体内女性荷尔蒙太多才造成子宫肌瘤?并非如此!长子宫肌瘤的妇女动情激素和一般人一样,可能是她的子宫之动情激素接受体较多,或者接受体对动情激素之刺激较敏感所致。总之,可以说和体质有关;当然,可能也有家族倾向,妈妈女儿、姊姊妹妹常常“同病相怜”。

子宫肌瘤如向外长,称为“浆膜下型”,通常不会引起出血症状,大到相当程度会引起压迫症状。最常见的是长在肌肉层中,称为“肌肉内型”,长向子宫内膜,亦即子宫腔的则为“黏膜下型”,两种都会引起经量多、经期长,后者且会造成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大致而言,子宫肌瘤造成的主要症状是出血,有些则有下坠感、腹胀感,如向前压迫到膀胱,则会频尿或排尿困难,向后压迫到直肠,则会便秘或排便疼痛。长期月经量太多或经期拖太长,会造成贫血、倦怠感、头痛、呼吸困难等。

推荐阅读:滑手机让经痛更严重?低头族小心造成子宫负担

另外,究竟临床上认为是子宫肌瘤,手术切下来发现是肌肉癌的机率有多高?笔者曾经统计过七千八百七十八个以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保留子宫颈)开刀切下来的“子宫肌瘤”,结果病理检查,其中有十六个为恶性的子宫平滑肌肉癌(LMS)、子宫内膜间质肉癌(ESS)、恶性弥勒氏管混合肉癌(MMMT),因此恶性的机率和国外文献的报告一样,为千分之二、三之间。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恶性肌肉癌即使手术切除,加上放疗、化疗,预后也大多不太好,死亡率常常超过一半以上,这是必须小心的一点。


图片|来源

由于恶性的机会只有千分之二、三左右,因此除非有下列症状:

● 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例如月经量太大、月经期太长、贫血、频尿等。

● 在追踪检查中日益快速变大。

● 停经后反而更显着变大。

● 长期不孕且无其他因素存在。

有上述症状才需开刀,否则不必平白挨一刀,尤其是小于五公分的肌瘤,绝大多数是没有症状,不需动刀的。而手术时究竟只拿掉瘤,还是摘除整个子宫,需视肌瘤大小、位置、数目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生育状况,做通盘考量,才能适当决定。

一般而言,如果尚未生育或还要生育,尽可能先只切除肌瘤。如果不再生育,但仍想保留子宫者,还是可以只切除肌瘤。如果是四十五岁以上,一般建议切除子宫可以一劳永逸。但无论几岁,只要仍想保留子宫,且子宫未同时合并有子宫肌腺症者,都可以只切除肌瘤,不过,当然要面对万一未来又长瘤或长癌,又需开刀的可能性。

子宫肌瘤有药可治?

虽然事实上 35 岁以上的妇女,至少每 5 个人约有 1 个人长有子宫肌瘤,而其中多数不但体积不大,也没有症状,更不需要治疗,但不少人听到子宫长瘤,还是不免担心,因而四处求方寻剂,看有没有吃了会“使瘤缩小的药”,结果都是大失所望。

有一些中医、中药商宣称有中药可以使瘤缩小,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过科学化研究证实有效且不会复发的药方。临床上在门诊所见,时常是已经大到七、八公分以上的肿瘤,子宫已经比拳头还大,而且又月经量过多,严重贫血的中年妇女,由于害怕失去子宫,而四处乱吃中药、草药,过了几个月再照超音波,发现肿瘤更大了,才死心接受手术。有些则是肿瘤似乎小了一些,但停药就又很快地恢复原状了。

还有一些小瘤,医师告诉她不必理会,或者三到六个月返诊追踪其大小即可,她却问医师有没有免开刀的方法,使瘤变小,医师说停经后自然会萎缩,于是又自行听信他人之言,吃中药、草药去了。结果呢?还是一样,小瘤依然是小瘤,只是平白浪费了不少钱,也增加了肝肾胃肠的负担。

延伸阅读:轻松变美!促进血液循环的子宫温感按摩三招

其实现代医学中,倒是有一种真的可以使子宫肌瘤变小的药,那就是名为“脑下垂体激素促进素”(GnRH或LHRH)的荷尔蒙制剂,商品名为 Leuplin, Buserelin, Zoladex 等,这种药目前用于不孕症的治疗中,它造成类似停经期的状态,因此子宫肌瘤会缩小,问题是它既造成更年期的不适症状,而且一旦停药,肌瘤又恢复原来的大小,因此目前医界并不建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健保也不给付。不过有些医师用于让巨大的子宫肌瘤缩小些,然后再进行手术,可使手术的皮肤切口不必太大。

目前最新的看法认为,如果子宫肌瘤毫无症状,则即使已经大到如怀孕十二周大的子宫那么大,也不见得一定要开刀。因为基本上这种手术是为了改善生活品质的,自然是依个人对症状的忍受程度而定;当然,如果其实有频尿或贫血,还自以为“没有症状”而不开刀,也是要不得的鸵鸟心态。但如果怀疑有恶性的可能,即使是不很大的瘤,最好还是动刀取下送去做病理化验,因为万一不是肌瘤,而是肌肉癌,预后是相当不好的,死亡率超过一半以上。

切除肌瘤?还是切除子宫?

因为子宫肌瘤而且有明显的症状而要开刀时,究竟是只切除肌瘤,还是应该切除整个子宫?还是俗称“切一半”的子宫次全切除?

原则上如果还有想要生育,且年龄在45岁以下,以只有切除肌瘤为第一选择,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即使有可能再长子宫肌瘤,但为了生育,当然不能切除子宫。


图片|来源

推荐阅读:上帝、道德与不孕症

如果已经不再生育,则子宫全切除是教科书列出第一选择,因为留下子宫已变成害多于利了,不过近年来,保留子宫颈,只切除子宫体和肌瘤的子宫次全切除日渐风行,尤其 40 岁以下的,因为有些人觉得子宫颈有性功能,是个性感带,也有些研究认为子宫颈有支撑膀胱、尿道的功能,因此不切除子宫颈。不过采行这个手术的人,必须记得每年仍要做子宫颈抹片,而子宫全切的人,已不必再抹片了。

许多妇女一听说子宫长瘤,而且大小或症状已到了应该考虑手术的地步,都会问:可不可以只拿掉瘤,不要拿掉整个子宫?其实子宫肌瘤切除术一般都比子宫切除术还麻烦,有时候出血量反而更多,有时候是共有数十颗肌瘤,有时是同时合并了其他的毛病,因此除非还没有完成生育任务,或者太年轻的,例如四十岁以下,一般不建议只切除肌瘤。

何况留下来的子宫,还可能再长肌瘤,未来也可能长子宫内膜癌、子宫肌肉癌,子宫颈更可能长出华人妇女的头号癌症大敌——子宫颈癌,而子宫除了生育之外,并不像卵巢一样,还有其他功能。

延伸阅读:月经量少就该喝四物汤?小心喝出一身病

为什么不少妇女已不再生育,甚至长期受子宫疾病或月经障碍之苦,还想保留子宫呢?一部份是以讹传讹,担心影响性生活,另有一部份更严重,她们以为子宫就是阴道,没有子宫就不可能再有性生活,因此她们总是称阴道口为“子宫口”,时常主诉“子宫口很痒”。

其实,性生活的主战场是在外阴和阴道,而性的魅力则主要来自卵巢分泌的性荷尔蒙之作用,而子宫仍是“孩子的宫殿”,主要是生殖功能,几乎没有性功能。也有妇女以为没有月经,“脏血”积在肚子里,有害身体,其实切除子宫而没有月经,乃是因为不再有子宫内膜了,自然也不可能有经血会流向腹腔。

一个纽西兰的研究调查指出,百分之四十二子宫切除后的妇女,反而觉得性生活比术前还好,百分之五十二则认为没有改变,剩下只有百分之六觉得较差的,大都是因为癌症,而同时切除了一小段阴道所致。因此单纯的子宫切除,并不影响“性”趣,也不影响性功能,但如在更年期以前,同时切除两侧卵巢,则宜适度补充女性荷尔蒙,以免阴道太干燥,上皮太薄弱,容易受伤疼痛,如因癌症而同时切除两、三公分的阴道,则不妨调整姿势,还是可以尽“性”的。

事实上光切除子宫肌瘤,比切除整个子宫不但耗时,出血量又多,因此除非还要生育,否则不必进行“子宫保卫战”,该保卫的是卵巢,因为有荷尔蒙。尤其四十岁以上的妇女,固然不应随便摘除子宫,可是一旦有医学上的适应症,除非还想老蚌生珠,否则还是不要一味地要求保留子宫,以绝后患。如果无法有良好的心理建设,则还是只切除肌瘤为宜,因为对那些视子宫为女性象征的妇女而言,摘除子宫将是她们“胸口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