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堆积如山的 E-mail、待办事项,你的压力大到工作日程混乱吗?每天工作的前三个小时,你可以更不一样!

你的工作得了蛋白质缺乏症吗?

我在缅文特训班的澳洲同学罗姿琳(Rosaline),她在泰缅边境为难民提供免费医疗的梅道诊所工作。她告诉我,虽然她是白人,可是从小就对亚洲人特别认同,原因是小时候跟着父亲在马来西亚的乡间长大,父亲是一个为联合国工作的农业专家。在当时,稻米产量不足,为了让稻米一年两获,让大家都有足够的米可以吃,不再饿肚子,所以她的父亲代表粮食计画署,在当地推广一个快熟的改良品种,短期内果然见效,同样面积的土地,突然有了两倍的稻米产量。

一开始,大家都很开心。可是推广了一阵子之后,却发现只有这个推广新品种稻米地区的孩子,发生了有史以来首见肚子变得大大鼓鼓的,四肢跟头却都瘦巴巴的,属于饥馑国家时常会出现的症状。(同场加映:国际志工教我的事:怎么走,都不该错过自己的人生

过去这个村庄虽然贫穷,但还不至于严重缺乏蛋白质,造成血液内的血浆蛋白质(plasmaprotein)浓度偏低,较少组织液(tissue fluid)返回血管,因此组织液积聚在组织及身体空腔内,肚子胀大其实是所谓的“腹水”。这种病一般通称为蛋白质缺乏症(Kwashiorkor)。

“显然是营养不良,但是怎么会这样呢?这个村落的稻米产量,是其他村落的两倍啊!”罗姿琳的父亲百思不得其解。

经过各种追踪调查,最后才发现原来这种快熟品种的稻米,虽然可以一年两熟,但是却没有什么蛋白质。虽然产量变多了,孩子们吃的米饭也变多了,却比之前吃少量米饭时的健康情形更差了。因为好的用意,却带来坏的结果,作为一个农业改良专家,罗姿琳的父亲非常自责。


图片来源:来源

当地农民要求种植原先的传统稻米品种,但是他们手上已经没有这些稻米的种子了,于是请求政府的帮助。没想到政府却要求这些受害的农民,要跟之前种植可以一年两熟的稻米一样,另外向政府花钱买稻种才行。

她的父亲当时做了一件很勇敢的事。他不顾自己的身分,挺身而出说:“这些稻米的种子,本来就是属于这块土地的人民的,我们凭什么要求他们另外花钱,去买回这些原本就是属于他们的种子呢?”罗姿琳说的这个故事,是我们做发展工作的人,都要时时警惕在心的。就像我时常提醒其他的 NGO 工作者,通往地狱的道路,往往是善意的石头铺成的。

说这个故事的真正用意,是因为发现身边很多不满意自己工作的人,其实每天都很忙,但这份填饱肚子的工作,却没有为他们的生命带来任何养分。就像吃了太多没有蛋白质白米的孩子一样,他们空空的肚子饱了,却没有得到营养。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每天面对工作,仅仅是用工作的量来填满一天的时间,就像一直吃没有富含蛋白质的快熟种稻米?

一个孩子吃了太多这样的稻米,会得到蛋白质缺乏症。作为一个社会人,对于工作感到倦怠,会不会也患上“工作蛋白质缺乏症”?

喜欢吃的,留到最后再吃吗?

如果你发现自己工作倦怠,每天虽然很忙,但说不出来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或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那么你可能已经是“工作蛋白质缺乏症”的早期患者。明明是为了做点大事而开始这份工作,然而每天却都觉得在做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真正该做的那件大事,却一直放在一旁根本没时间做,那么可能已经成为中度患者。要是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且放弃希望,开始接受“原来工作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么你可能已经是重度患者。

请问,当你吃便当的时候,会一口先把最喜欢的菜色吃掉,还是留到最后才吃?

很多人选择喜欢的东西最后吃的理由,是因为觉得如果一开始就吃掉最喜欢的那一样,虽然很“爽”,但接下来的每样东西,都没那么美味了。问题是当把其他东西都吃完以后, 原本好吃的东西放凉了, 变得不好吃, 或已经吃饱了,那么再好吃的东西也变得不好吃了。这样说来,无论先吃或是后吃,都可能会造成遗憾。


图片来源:来源

如果按照我节省的个性,原本应该是会把最爱的菜色,无论如何留到最后的人,但是小时候发生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的决定。

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我姊姊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剥瓜子,因为我们觉得剥瓜子很辛苦,所以要先苦后甘,将瓜子仁统统收在水果糖吃完以后的扁圆铁盒里,之后再来慢慢吃。结果没想到父亲下班回家,一眼看到我们姊弟坐在客厅,桌上放着两盒剥好的瓜子,想也不想就拿起来往嘴里倒,年幼的我和姊姊当场傻在座位上,隔了两秒钟,大哭起来,但已经来不及了。(和你分享:什么是正义?从柬埔寨反思公民的意义

我们的哥哥,头脑是我们三个人当中最好的,为了把好吃的东西据为己有,却又想留到最后再吃,每拿到一个他特别喜欢的东西,无论是苹果还是鸡腿,就会在我们两面前先舔一遍, 让他要的东西上面沾满了口水,所以我跟姊姊就绝对不会去碰。但这一招实在也太恶心,从此以后,我和姊姊就变成会把好吃的东西先吃掉的人。

我们从此每剥一颗瓜子,就吃一颗瓜子。每次一点点的努力,就会得到一点点的回报。

回头来说工作。如果周一早上进办公室打开电脑,发现有三十一封未读来信,其中有一封是很重要的未来策略讨论,但需要花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好好地完整地说明自己的想法跟建议, 另外有三十封只是例行性的E-mail, 每一封顶多花个五、六分钟就可以处理。同样需要三小时,你会选择先回覆重要的那一封,还是赶快处理掉那三十封再说?


图片来源:来源

回覆三十封信件,感觉上三个小时做了不少事,收到副本的同事、上司也都觉得你很忙碌,可是这些信件本身可能毫无价值,晚上睡觉以前跟家人聊天,才发现根本说不出自己忙了一天,到底自己具体在忙些什么?这些信件,一半以上恐怕都是没有必要的;不是因为没有一套“早就该做的”有效管理系统而绕圈子、就是因为某个“大家都知道的”明明可以改善的环节,却总是出错,所以又在收拾烂摊子。

总而言之,让人既是烦,又是无奈。不只今天这样,昨天也是这样,前天、大前天也是这样。认真想一想,恐怕明天,明年,后年,也一直会是这样。“工作这件事,多么让人沮丧!”我不知道听过多少次这样的抱怨。

如果关掉网路,认真花三个小时,趁周一早上头脑最清楚的时候,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地、完整地把自己的观察,跟对未来的展望提出改革性的建议,说不定从此可以避免每天花三个小时在绕圈子,或是收拾烂摊子。

就算建议没有得到采纳,经过这三小时的思考,还有后续的讨论,可能会发现原来自己觉得很棒的建议,其实有盲点,甚至有一些考虑不周全的地方。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厘清旧的疑问,学习到新的想法。

如果建议确实可行,只是很不幸因为某些现实的原因无法在这份工作中实现,也没有关系,只要未来有机会,当自己成为那个可以带来改变的人,已经知道未来该如何避免错误,就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因为只有对的时间点,做对的事,才会有效果,否则勉强不来。  

换句话说,要我选的话,当然宁可选择当那个在稻米一年一获的乡村,虽然有些吃不饱,却没有严重健康问题的孩子,也不要选择当那个在一年两获的村落,明明吃了很多米饭,却变得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

 

本文摘自《1份工作11种视野:改变你未来命运的绝对工作术》

延伸阅读:早上3小时完成一天工作,超效率工作速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