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对于现代男女的意义是什么?而迈入婚姻前需要考量什么?让我们从结婚的考验之一:婚礼礼俗,开始谈起。

结婚前常常听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我以为我跟老公交往九年的感情不会被催毁,没想到准备结婚过程中深刻体悟到“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将爱情推入坟墓的推手就是无止尽的礼俗压迫以及长辈“我是为你好”的关心。

“到底是谁的婚礼?”-这个疑问从我们跟家长们告知要结婚后一直不停反问自己,“这个婚礼到底是谁的婚礼?”

 

结婚的繁文缛节从提亲、订婚、结婚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两家冲突、争执最大的就是订婚,因为订婚有各种不同的习俗,再加上“金钱”。我觉得礼俗加上金钱,真的是构成双方家长的权力拉扯与性别压迫最大的原因。订婚的传统礼俗要求大聘、小聘、压桌钱、猪皮钱、头尾礼、6 礼、12 礼还有各式各样的红包,每个项目后面都代表着一个意义,每个礼俗都打着为新人好的旗帜实际上进行对新人们的压迫。最现实的问题是:“这些礼俗该谁出钱?”、“该出多少钱?”。

同场加映:不能不知道的婚礼数字大解密

筹备订婚时我跟老公被这些礼俗压着打,由于我家中亲戚们这几年都有嫁娶,这些礼俗又变成家中亲戚争面子互相比较的对象,在这种亲戚比较的压力下,女方家长说该有的礼俗聘金都不能少,也不能比亲戚当初嫁娶时的聘金少,就算实际上不收等订婚后会退还也是一样要摆出来(而且不能让男方亲戚知道实际上女方家长有退聘金,代表女儿是有靠山的),藉由金钱礼俗角力来代表“我的女儿嫁的好,甚至嫁的比你的女儿好”的心态。

这些礼俗金钱压迫之下,新人单纯的感情变成物质的量化,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暗地讨价还价各项礼俗金钱应该付多少(这过程都是新人跟双方父母各自传达沟通),夹在中间的是应该是主角的我们,但我们在礼俗以及家长面前变成什么都不懂事的小孩,一句句的“我是为你好”的关心话语不断打压,即使过程中我跟老公各自对父母抗议无数次也是无效,甚至换来“还没结婚就忘了自己父母,只会站在别人那边”的骂名。这些,到底是为谁好?

 

除了金钱以外,另外一个最让我感到最不合理的就是多种象征不同意义的仪式。因为我们的礼俗仪式操控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媒人身上,搞到最后我已经放弃我的婚礼,也没有心思理会,但有些礼俗太过奇妙还是让我印象深刻。

我记得订婚礼俗中有一项是“要有根的芋头”,这是女方应该准备的 12 礼之一,当订婚结束后男方家人必须把这颗有根的芋头种到土里,代表以后新人会生儿子!十分荒谬!我记得我当初看到礼俗清单时非常难以理解,我说如果这样做就生的出儿子的话就没有人不孕了,想当然我话一说出口换来家长的连声责骂,爸妈说,“小孩子不懂事都是为你好,叫你做就做,怎么这么多意见”,最后爸爸为了这颗有根的芋头跑遍菜市场才买到,只为了要让女儿结婚后可以生儿子,代表对婆家的承诺(我事后问老公有没有种下这颗芋头,老公说订婚后婆婆真的有把芋头种到土里,但他不知道现在芋头是死是活)。

除了“有根的芋头”之外,另一个奇妙的礼俗就是媒人说结婚当天从女方家迎娶后要沿路洒“结缘粉”,代表两家结缘。当媒人回到男方家时把满手的白粉拍在新郎的黑西装上面时,我、老公、婚摄、婚录全部都傻眼了,因为老公的黑西装上有非常清楚的白色手印(后来新秘用湿纸巾擦好久才擦掉,不然新郎的西装上面有白手印能看吗?),我当下只想发怒觉得到底在搞什么?!我们的缘分不用这个白粉已经结缘九年多了好吗?!

延伸阅读:王迪诗:“缘”是一秒,“份”是一生,合在一起才叫缘分

在结婚之前,我跟老公已经共同存好结婚基金,所有的婚礼花费除了聘金、金饰、高雄场婚宴之外,都是由我们自己负担(高雄场婚宴都是家长们的宾客,礼金也是全部归家长)。在准备结婚之前,我以为这是我们的婚礼,大家不是都说“出钱的是大爷”吗?我们自己的婚礼自己出钱,应该是我们做主吧?没想到这是家长们的婚礼、大家的婚礼,所有人都说小孩子不懂、为了我们的婚姻应该要怎么做。

 

双方亲友们(尤其是媒人)要求我遵照各式各样的礼俗,爸妈在深怕影响女儿终生幸福的压力下,只要任何讲的出象征意义的礼俗全盘接受,我整个过程都是又怒又气觉得十分不合理,但是这些礼俗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结婚过程中,我常被说为什么我这么多意见?亲戚们说我还没结婚就站在男方那边,爸妈养我这么大,我做这些礼俗、男方给的这些聘金排场都是应该的,难道我还不如别人吗?(但我不觉得我做了这些就高人一等、婚姻会比别人幸福)。

你会喜欢:九个拥有幸福婚姻的祕密

但是,老公也是又怒又气,因为他承担男方亲友的压力、媒人的压力、我给的压力,还有更多的是女方亲友之间比较的压力。男方亲友说他还没结婚就站在老婆那边,女方亲友说男方家长应该要买房,不然结婚后在台北还要租房子,某个表姊嫁给台北有房的多好阿。老公不只一次抱怨说他做了很多事,但因为他没有钱买房,让他在女方亲友面前不论做多少事都矮人一截;因为我对礼俗的反弹所以他帮我跟家人反映、抗争,却换来“老婆奴”的骂名。这场婚礼中隐含的礼俗跟比较,让我们两个人的感情造成很大的裂痕,我们两个里外不是人。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订婚后在车上,亲戚马上问我男方给的压桌钱多少?聘金多少?订婚桌谁出钱?金饰多少钱?就连订婚仪式时,我妈妈给老公的金项炼稍微卡到头才戴进去,亲戚事后不停说,当初她女婿的头也很大,但是金项炼一下就套下去了(言下之意是亲戚送给女婿的金项炼比较大条)。大家都说这些礼俗背后都有意义,大家都说这些礼俗都是为我们好,但是我很想说,因为这些礼俗,我们一点都不好!

同场加映:别再迷信了!破解结婚礼俗

 

好险,当初发现结婚场婚宴会变成大家的婚礼时,就跟老公决定再办一场台北场婚宴,只请重要的朋友们参加,这场婚宴中没有任何“为了我们好”的礼俗及任何亲戚间的比较(因为家长们认为是补请只是吃饭,所以完全没有介入),但是在这场婚宴中我们很好!

撰文/新知女巫 小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