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女性”在台湾的困境,当我们将台湾习俗套在新移民女性身上时,应以更多元的态度去包容文化的不同。

每到过年,都是同志朋友、单身轻熟女、新婚未产子、研究所未毕业、大学毕业还没找到工作者⋯⋯,总之过年(与难缠的亲戚)就是大家的梦魇。有另外一群人,明明已经结婚、生了孩子、找到工作了,还是非常害怕台湾的过年。她们就是台湾的新移民女性。

推荐阅读:春节恐慌症:为什么老爱问我毕业、工作、有对象了没?

因为当过短暂的青年记者,以及本身对东南亚文化有兴趣,因此认识了很多从东南亚来台湾工作或结婚的哥哥姊姊。台湾的春节对移工们来讲没有太多意义,就像得到了几天假,偷得几日闲,得到老板发的红包,小确幸一番而已。但是,对于那些远道而来,与台湾郎有婚姻关系的新移民女性们来说,过年无疑是她们最痛苦的时光。

痛苦一:大家都初二回娘家了,我要去哪里?

台湾官方一心一意希望她们纳入“新台湾人”的行列,希望她们可以“融入”台湾文化。因此,在她们的“识字”教育中,会不断灌输台湾的风土习俗,其中“初二回娘家”让她们印象最深刻。

图片|中文识字教育关于初二回娘家的内容
来源|《教育部成人基本识字双语教材》第三册第二课

阿枫(化名)说:“回什么娘家?我娘家在哪里?我娘家在越南耶!不说有回娘家的习俗我们可能还不知道,说了之后搞得我们现在知道初二可以回娘家却不能回!钱啊!没钱呀!还要被我老公跟婆婆关在家里,忙东忙西,张罗小姑回娘家。”

说到底,年节一到,她们就成了无娘家可回的一群人。对于她们来说,各种台湾春节的习俗其实不重要,可是官方非常希望“教导”那些与她们生命经验相去甚远的事物,非常急着告诉她们:台湾文化就是___(团结中秋夜、如何当一个好妈妈、好媳妇、做月子还要喝麻油鸡),你们要赶快学会呀!我们的多元文化其实非常表面,骨子里还是同化。

痛苦二:何苦成为免费佣人?

没得回娘家也就算了,还要因为没有娘家撑腰,为了在台湾夫家过得好,过年过节还要充当免费的佣人。

阿汝(化名)回忆她刚到台湾时:“过年的时候,鸡、鸭、鱼好多、好恐怖,我通通都不会呀!都要学,每年都要用,只有怀孕那一年不需要用。我不懂为什么台湾人过年不能开开心心就好,要这么累?”,其中更令人感到不平的是“为什么比我晚嫁进来的弟妹,过年可以不用做这些事?就欺负我是越南人就是了吗?”

不只是妯娌之间的国族不平等待遇,台湾的婆婆也担纲很重要的“训练导师”,继续维系性别不平等。

阿枫就曾说:“刚嫁过来没多久,我婆婆就开始把家里煮菜、打扫的工作都慢慢交(教)给我⋯⋯”

对于这些“不懂事”的媳妇,台湾的婆婆觉得要花更多的力气,把她们变成一个合格的“台湾好女人”。当她们被归类为“新台湾人中的新移民”时,她们不只要成为“像”台湾人的越南人,还要成为“像”台湾“好女人”的女人。可是,台湾好女人究竟是什么?台湾的女人百百款,为什么当她们要成为台湾的好女人时,竟然只有那种“顾家、爱家、爱老公、爱小孩、听婆婆话”的那一种呢?

她们可不可以在过年的时候把鸡鸭都塞在床底下,就带小孩跑出去玩,不理你们这些小姑、妯娌?她们可不可以初一的时候,就跑去越南姊妹开的小吃店,煮一桌越南风味餐,并且饮酒狂欢、彻夜不归?很不幸地,很多新移民女性,尤其是刚来到台湾的新移民女性,就是得待在夫家,继续陪那些她暂时连名字都记不起来的亲戚,讲一些对越南的刻板印象,还自以为好笑的话题。她们就是得待在婆婆旁边,学习如何做好一桌“台湾菜”。(推荐阅读:刻板印象外的西贡:Same Same But Different 的越南哲学

我们要怎么样的多元文化?


图片来源:来源

这群越南姊妹为了要改善自己在台湾的处境,她们必须在台湾社会中“更加地”向他人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可以是一个台湾人,甚至比一些道地的台湾人更加有“能力”。所以她们要努力学中文、闽南语、客家话,努力学做台湾菜,努力教好孩子,努力记起亲戚的名字。

可是,就其实就是一种歧视,何以她一定要成为某个“典范”,成为某些人眼中“合格”的好女人,她才配被称为台湾人?为什么她不能是那个说中文口音很重、穿着火辣、化大浓妆而且不太会煮菜的越南女人?

与她们相处的时光,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多元文化,也因此回头反省自己,到底我们需要怎么样(不论在国族或性别)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不该是用来指出谁是自己人、谁是台湾人,而将身份或资格不符的人排除在外。也不能像台湾官方只强调那些新移民女性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丰富了台湾的文化,而避谈性别与阶级的不平等。这会造成一个效果,就是当我们去凸显国家文化的差异,没有反省她们的性别处境,那就是在歌颂性别的不平等。这种多元文化是很危险、很保守的,也是最廉价的。

新移民女性她们可以是“台湾好女人”,但她们的族群身份与文化从未在身上消失,她们对于什么是好女人的看法也会因此不同。她们不一定要按照台湾人的性别游戏规则,也正因为她们带来不同的文化习惯与性别实践,才显得她们珍贵与独特。我们实在应该放下自己想要追求“新台湾人”的意识形态,去贴近她们的生活、去倾听她们的声音,我们便会发现自己过去多么虚伪与无知。


图片:电影《野莲香》新移民带着孩子开心游玩
来源:图片

我相信台湾人有智慧,可以营造一个让新移民女性觉得友善的国度。今年,我得到好消息,那群越南姊姊,其中有两个人,因为外出工作,靠自己的力量存到了一笔钱,准备带她们的孩子回越南过一个不一样的农历春节。

后记:

(1)关于越南新移民女性的论文,更详细的分析可以看:范纲皓,2013,《成为台湾好女人?越南新移民女性的空间化认同政治》。

(2)我希望我们可以称呼她们为“新移民”而非“新住民”。新移民是她们自己票选出来的名称,新移民也能表示她们的移动性与跨国的特征。新住民其实就是站在台湾人的角度,希望把他们归化为“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