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一周世界上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吗?女人迷新的合作夥伴洞见,将每周替我们带来优质精选的新闻短评!

【北美】Sight of the week:欧巴马访问印度

说明:欧巴马拜访印度

美印同享对中国的不安

纽约时报(2015-01-26)-当欧巴马总统抵达​​这里(译按:新德里),准备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时,他带来了一长串议题,比如能源和贸易。但是当他和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坐下来会谈时,前45分钟的主要话题只有一个:中国。

欧巴马和幕僚惊讶地发现在中国的崛起​​及其对东亚太战略布局的影响上,莫迪的看法与他们高度一致。对于中国在周边地区扩张影响力的种种做法,莫迪与他们一样,似乎不仅变得日益不安,而且有意用一个整体策略来加以应对。

新华网社论:美印立场并非一致

新华网(2015-01-25)-美国总统欧巴马于周日抵达印度展开为期三天的访问。然而,短短三天的访问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内涵。两大国间的长期分歧,就像它们之间的距离一样。毕竟,一年前,一名印度外交官在纽约被控诉剥削佣人而被驱逐出境。而一名在印度的美外交官员也因此而被驱逐出境,而印度的总理莫迪也被禁止进入美国。潜藏在表面和解之下的不过就是一笔交易而已。

美印战略合作成型 中国坐立难安(刘世忠)

新头壳(2015-01-29)-美国总统欧巴马甫进行印度之旅,也是有史以来在任内二度造访德里的美国总统。国际舆论对于欧巴马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晤出现不同的评论。传统派认为表面上的战略合作象征性大于实质,战略分歧依然大于共识。另一派论述重点在于时空战略环境已经出现重大变化,加上印度外交政策近来早已走出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原始立场,不仅积极“东望”,甚至已经“东进”。

中、印、美三角关系充满历史情结与复杂元素,莫迪的特人格特质与印度改采多层次的结盟外交战略也意在列强之间获取最大自我利益。时间点上搭上美国积极强化与其亚太盟邦的战略合作关系,纵使表面上心照不宣、异口同声不是围堵中国,但“避险”已是共识,剩下的就是较量各自的外交手腕。

前情提要:

此次美国总统欧巴马访问印度使得中国、印度与美国三者之间的关系被放大来检视。中印之间过去在边界问题上争议不断,而美印之间在过去一年则是出现互相驱逐外交官,甚至禁止总理访美的冲突。洞见亚太战国策专文“相看两不厌的南亚与亚太地区”详细介绍了南亚地区复杂的局势发展。这次美国访问印度明显看出美印关系的改善并且引起各方讨论,而中国则是抨击美印关系改善仅仅是表面的和解而已。

言而总之:欧巴马此行除了要和印度讨论能源、贸易等议题之外,在会谈前面的四十五分钟则是和印度总理谈论了有关于中国的议题。面对中国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崛起,印度愿意放下过去与美国之间的恩怨,重新界定彼此的关系。这次的会谈虽然仅仅只是短暂的三天,却是影响之后亚太地区国家间权力平衡的重要关键。更多的亚太相关的讨论,欢迎参考洞见亚太战国策专栏。

【拉丁美洲】Sight of the week:巴西面临历史严重大旱

巴西干旱恐导致示威与断电

英国卫报译(2015-01-23)—巴西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从圣保罗一路蔓延至里约热内卢。因气温高升与降雨减少,超过4百万人受苦于水资源配给与间断性的停电。在干旱地区,示威者走上街头,咖啡作物受到冲击,商业停摆,河水干涸使船运商不得不停止营运。在人口最多的圣保罗州,至少有六个城市因水力发电不足与空调的高需求而被断电,只能燃烧更多化石燃料,却增加更多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其他地区则有超过93座城市实行水配给制,影响约390万人口。而政府也向阿根廷输入电力,缓解能源不足情况。

巴西嘉年华会举办存疑

华尔街日报译(2015-01-27)—目前已有15座城市宣布取消狂欢节活动,大多归咎于水资源短缺,例如奥利维拉城,人口约4万2千人,每年七日狂欢节吸引约两万名游客,然而今年因不稳定的水供应,取消所有庆祝活动。巴西当前旱情始于一年前,并为8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重击全国最富有、人口最密集的东南部地区。灾害因近几周南半球进入夏季而迅速恶化,圣诞假期许多海滩胜地历经水资源匮乏,甚至影响热门的嘉年华区域。里约热内卢官方表示,将如期举行一年一度的嘉年华会,许多原本用到水的表演将以其他方式呈现,试图在干旱危机中仍能尽情享受热情的节庆气氛。

历史大旱无好转现象

国际财经时报译(2015-01-30)—水库仍然严重缺水,断电问题使政府敦促居民减少消费,严格的水配给将于巴西人口最多的三个州实施。水资源公营企业Sabesp表示,如果降水情况再不恢复正常,将有6百万人每周之供水服务只有两天。干旱也严重影响农业,大豆作物损毁,咖啡收成相较去年同期大大缩减;而占全国能源三分之二的水力发电,因水资源枯竭无法顺利运作。分析家们强调气候变化、人口激增与森林砍伐都是当前危机的因素,但巴西民众指责政府未能有效规划管线系统,官方报告指出,有37%的处理水因管线问题而被白白浪费。

导读

巴西过去水资源相当丰沛,坐拥亚马逊和巴拉那大河流,近80%电力供给来自水力,发生水灾的机会甚至比旱灾更高;然而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的雨季降雨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导致全国各地面临缺水危机。在巴西经济最发达的圣保罗州,最重要的五座水库也被抽干了两座,第三座水库最后的紧急用水也已经拿出来用。根据BBC报导,圣保罗州长奥克明(Geraldo Alckmin)已宣布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对用水大户征收更多水费,对节约用水居民提供水费折扣,限制工农业部门抽取河流水源等。但批评人士指出,当局供水规划糟糕,加上政坛内耗,导致缺水局面更加恶化。

【北非中东】追踪议题:ISIS日人质遇害 约旦谴责

说明:日本街头的大萤幕报导日本人质被杀害的消息

约旦接受ISIS条件,将释放恐怖分子交换人质

纽约时报中文网(2015-01-29)-约旦政府周三同意释放囚犯赛义达·蕾莎薇(Sajida al-Rishawi),用其来交换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一个月前在叙利亚捕获的一名空军飞行员。ISIS曾威胁,如果在最后期限到来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将杀死这名飞行员及一名日本记者。约旦的声明中没有提及该记者的命运。在ISIS周二公布的影片中,日本记者后藤健二(Kenji Goto)请求释放蕾莎薇,换取自己获释。后藤健二在影片中说,“我只能再活24个小时,飞行员剩下的时间就更少了。约旦政府的任何更多延误,将意味着他们对他们飞行员的死亡负有责任,我也将在他之后死去。”在东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称极端分子的最新威胁为“卑劣行径”。

约旦释放女恐怖分子的最后期限已过

美国之音(2015-01-30)-因为约旦坚持要获得被激进分子抓获的空军飞行员仍然活着的证据,现在已经超过了与伊斯兰国交换人质的最后期限。据称是被伊斯兰国扣押的日本记者后藤健二在一段录音中说,如果约旦政府在星期四日落前不把蕾莎薇交出的话,就将立即杀死那名飞行员。利沙维是一名伊拉克妇女,她因参与2005年安曼爆炸案而被约旦判处死刑。约旦星期四表示,一旦约旦政府得到那名飞行员的确还活着的消息后,就会考虑交换蕾莎薇。

日人质遇害 约旦谴责并誓救飞行员

激进团体伊斯兰国杀害挟持的日本记者后藤健二后,约旦今天谴责这种暴行,并誓言将竭尽所能营救落在伊斯兰国手中的飞行员卡萨斯贝。伊斯兰国(IS)把据称是日本人质后藤健二遭斩首影片上传至网路,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今天表示,影带“高度可能”为真。伊斯兰国并未交代卡萨斯贝的(Maaz al-Kassasbeh)命运。约旦政府发言人莫马尼(Mohammed al-Momeni)告诉官方的培特拉通讯社(Petra),约旦将会竭尽所能营救卡萨斯贝,争取他获释。

追踪议题:埃及西奈半岛军事目标遭攻击 20多人死亡

埃及西奈半岛军事目标遭攻击 20多人死亡

BBC中文网(2015-01-29)-据埃及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斯兰激进分子在埃及西奈半岛北部发动一连串攻击,至少25人被打死。在北西奈首府阿里什,埃及军事目标遭到一枚汽车炸弹和炮弹攻击,数名士兵死亡。靠近加萨地带的另外两座城镇也发生攻击事件。本周,抗议者纪念2011年推翻前领导人穆巴拉克的起义周年,埃及全国紧张气氛加剧。埃及官员说,在阿里什一枚汽车炸弹在一处军事基地外引爆,同时一处军方旅馆,一个警察俱乐部和数个哨卡也遭炮弹攻击。在星期四发生的攻击中,还有30多人受伤。

埃及西奈半岛发生多起恐怖袭击安理会强烈谴责

联合国电台(2015-01-30)-埃及西奈半岛多处军事目标周四晚遭到武装恐怖分子袭击,造成上百人死伤。联合国安理会和潘基文秘书长分别发表声明,对事件予以强烈谴责,并重申了其打击一切形式恐怖主义活动的决心。安理会在30日通过的一份媒体声明中再次重申了其对恐怖主义的一贯立场,即恐怖主义的一切形式和表现都是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严重威胁之一,任何恐怖行为,无论动机如何,发生于何时何地以及由何人所为,都是犯罪行为而且是无可开脱的。据报导,当地时间1月29日夜间,埃及西奈半岛的埃尔阿里什港和谢赫祖韦德镇(Sheikh Zuwayid)同时遭到武装分子袭击。袭击者动用了包括迫击炮和汽车炸弹在内的多种武器,目前已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一个名为“西奈军区”的组织已宣称对袭击活动负责,该组织自去年夏天起宣布效忠于“伊斯兰国”并成为其分支机构。

伊斯兰国埃及分支宣称策画攻击造成27人死亡

路透社译(2015-01-29)-伊斯兰国埃及分支宣称对在周四发生造成至少27人死亡的恐怖攻击事件负责,这是该国数月以来最严重的反政府攻击,本周也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4年纪念,周四晚上总共有四起攻击事件发生在北西奈和苏耶世省(Suez provinces),第一场攻击发生在北西奈省省会,针对军事基地和饭店的汽车炸弹攻击总共造成25人死亡和至少58人受伤,接着在拉法(Rafah)的一个哨点,恐怖主义战士杀死一名军人,接着靠近加沙地带的另外两座城镇也发生攻击事件

【非洲】追踪议题:博科圣地释放不服从的人质

 

 

说明:被UNHCR收留的奈及利亚难民

博科圣地导致约拉州40万余人流离失所

卫报译(2015-01-28)-这一年左右,博科圣地的行对对奈及利亚的威胁,造成非洲最严重的流离失所状况,估计国内共有150万民,但只有少数的难民被五个难民营收留,而在东方的约拉州(Yola)则有40万从家园逃出的难民,因为博科圣地占领他们在东北的土地,大量难民在此流浪,且人数仍在攀升。即使奈及利亚近期被称作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但对于难民的保护仍无助益,因为大量资金都被移转至其他地区,奈及利亚已不被视为首要的资金投放地区。

博科圣地释放192位人质

路透社译(2015-01-30)-周五至周六间,博科圣地释放今年月初俘虏的192位人质,其中多为妇人与小孩,当地政府说仍有26名人质在他们手中。一位被释放的妇人说道,组织成员询问人质愿不愿意加入他们,并接受他们的宗教教义,人质拒绝博科圣地后,便被要求离开,随后约190位人质被四辆车送回社区。

非盟将组建联军 对抗博科圣地

美国之音(2015-02-01)-非洲联盟领导人周五、周六举行了两天峰会,寻求联合国提供支援,决议派遣 7500 名部队打击博科圣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非盟决定,表示认同, 他在峰会期间对记者说,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是多个国家联手,也难以应对基地组织。博科圣地冲突期间迫使一百多万人逃离家园 ,仅过去一年就有一万多人 遇害 。

【欧洲】Sight of the week:希腊左派新总理 新官上任三把火

 

说明:新上任的希腊政府官员

希腊新左派政府 推动系列反纾困措施

路透译(2015-01-30)—刚刚上任一周的希腊新政府,如火如荼地展开一系列反纾困措施,包括重新雇用数千名遭前政府撤除的公务员,中止前政府为取得国际纾困而采行的国家资产民营化,以及要求数间该民营化机构的几位首长辞职,此举明显背离前政府与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达成的条件。事实上,希腊4年来的民营化也相当不理想,原本预计可达220亿欧元的收入,只为政府带来30亿元。

新政府与债权人共识难产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5-01-31)—  希腊新政府由左翼联盟(Syriza)以及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独立希腊人党(ANEL)共同组成。新政府期望能够实现竞选承诺,减免一半国债以及重新谈判救助条款,取消现有的紧缩措施。本月30日希腊财长和欧元集团会谈,悍然拒绝和欧盟、欧洲央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成的“三巨头”代表团(troika)谈判,表态不寻求延长纾困计画,或配合计画执行的相关要求。

债务缠身的希腊

联合新闻网(2015-01-31)—少了欧盟和IMF的纾困计画支撑,希腊银行业将失去欧洲央行的融通管道。雅典目前还在等待最后一笔72亿欧元纾困款,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已经借贷无门,今年夏天还必须支付约100亿欧元的债务偿款。法国或义大利对于希腊要求局部勾销3200亿欧元债务的提议,迄今未表露任何接受的迹象,但法、义两国早先都呼吁扭转德国主导的紧缩预算风格。而德国财政部长表示,柏林愿意和希腊新政府商谈债务问题,但雅典当局也必须尽本分。他说:“欧洲需要团结,双方都不能遭到勒索。”

【亚洲】Sight of the week:菲律宾警方突袭伊斯兰叛军

 

说明:民众提供鲜花和蜡烛等...哀悼罹难警察

菲律宾警突袭伊斯兰叛军 44警察遭击毙

苹果日报(2015-01-27)-菲律宾警方突击队25日在南部偏远乡镇马马萨帕诺(Mamasapano)袭击伊斯兰叛军“莫洛伊斯兰解放阵线”(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MILF),造成警方44人死亡。由于MILF去年3月便与菲国政府签署和平协议,警方等于片面违反协议,政府因而被批评没有信用。然而,警方发言人表示此次行动是为追捕另个武装集团“伊斯兰祈祷团”(Jemaah Islamiyah)的成员宾赫(Zulkifli bin Hir)。

菲国总统表示并未批准突袭行动

纽约时报(2015-01-27)-菲国总统艾奎诺企图撇清其与警方突击伊斯兰叛军组织的事件责任,却没有表明究竟是谁下令此次的攻击事件。目前该国政府已着手调查相关责任归属,而警方发言人目前则已被撤职。这起事件虽然事关围捕国际恐怖份子宾赫,但由于政府内部知情的官员并不多,加上涉及到政府违反去年三月与叛军组织签署的和平协议,造成大众反弹与质疑的声浪。

菲律宾举国哀悼反恐任务中丧命的44位警察

CTV(2015-01-30)-上周菲律宾政府跟南部伊斯兰叛军组织发生了近年来死伤最惨重的冲突事件。该国总统艾奎诺在国殇日表示,现在政府不该陷入无谓的情绪之中,应该要尝试真正解决问题。因此上周四菲国政府与叛军组织在马来西亚进行和平协商会议,莫洛伊斯兰解放阵线允诺会将逐步卸除并交出武装。菲国政府日前也为44名丧命的警察举行国丧,让全国民众共同哀悼此不幸事件。

前情提要:

菲律宾南部的莫洛人(Moro)因为宗教信仰与该国中北部的天主教信仰差异,多年来一直冲突不断。虽然菲国政府曾于该地区推行自治区条款,但因为仍有不少叛乱组织认为该条款并未实质达成自治,故冲突仍然不断发生。去年三月,菲国政府与莫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签署“莫洛国综合协定”,政府虽然仍会继续掌控国防、外交、贸易、货币、国籍与邮政事务,但是莫洛国这样的政治实体已经被视作是一个极大的进展(甚至不少菲南民众认为莫洛国将成为菲律宾的国中国)。这也是为什么上周的警方突击事件会如此敏感且具有争议,因为政府以反恐为由打破了和平协商的条款,菲南的和平进程显然还有不少波折与关卡要过。

言而总之:

就菲律宾上周的突击事件本身来说,看似与全球的反恐任务相关,实际上更需要关注的是菲南与该国政府之间的关系。该地区反抗的历史自西班牙殖民时期便已经开始,直至近几年来有一些比较具体的自治区条款以及和平协议。去年的和平协议让人一度认为非南地区终于有见到和平曙光的可能,却又发生政府片面毁约的事件冲击。目前不论是菲律宾政府或是莫洛伊斯兰解放组织皆声称将以未来的和平展望为重,但是此事所造就的冲击与对立,想必在短时间内将难以抹除。

Sight of the week: 新中国加强控制意识形态管制西方原版教材

新中国:在大学教育容不得西方价值观

The Guardian(2015-1-30)译文— 新华社报导新中国教育部长表示,不让西方原版教科书在课堂上推广西方价值。这是在习近平指导下收紧意识形态的新作法。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控制新中国大学言论与历史教育为其权力控制的手段。习近平上任党领导的隔年北京大学着名的经济学教授夏业良被解聘。他离开课堂可能因其属改革派且支持刘晓波和签署《零八宪章》。此外,中国的一个省份上个月宣布将进行在大学课堂安装闭路电视摄影机的计画。

新中国高校必须避开西方价值观

BBC(2015-1-29)译文— 新华社在教育论坛上刊登了新中国教育部长袁贵仁对于高校教育的意见。他认为新中国境内的大学应该保持政治正确,对于领导人和政治制度的批评不应在教室内。去年十二月,在上海华东法政大学教授政治学与法学的张学忠撰文批评政府并拒绝道歉后被解聘。维吾尔族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被判入狱后他的几名学生也被当局拘留。去年年底,习近平要求对高校的意识型态进行更大的监督,敦促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内党的领导和指导并提高政治思想工作。

社会主义大学不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何错之有

新华网(2015-2-1)摘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印发,西方价值观在中国传播造成危害引起众人重视。当今中国西方价值观,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宣扬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的误导下,抹黑侮辱领导与党的形象是违宪的。社会主义大学当然不能够让这些言论在课堂上出现,而且不能让其以任何形式在校园内的任何场合出现。这是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个重要着力点,更是确保党永不变质,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根本要求。

总而言之:

新中国当局还没有正式地全面禁止境内教科书提及“西方价值”。新华社的报导与政府一连串的相关动作无疑是对境内的学者标示一条政府的底线,且以杀鸡儆猴的方式对于在艺术,学术与非营利部门的工作者提出警告。

相关动作与信息表示习近平与其亲信将继续紧缩异议人士与社会知识份子的活动范围,同时采用教育方式对青年们进行意识形态的控制。进一步地,或使新中国境内民众“自我言论审查”达到社会和谐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