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文化通常比较客气,会想要讨好社交场合中所有的人,但这种做法看在欧洲人眼里,竟是一种虚情假意?

我在芬兰时交了不少外国朋友,有奥地利、西班牙、义大利、德国、日本、俄罗斯等等,几乎全世界的朋友都有了,一方面是我喜欢跟不同国家的人聊天,另一方面是我总是想像旅行的时候,也许对方可以当地陪,带我在他们国家玩耍。

我不知道是我的个性使然,还是环境开放、风气自由,我总是想跟每个人当朋友,也会尽量的讨好每个人。

推荐你看:温柔与讨好

直到有天我的义大利朋友 E 告诉我,我太虚假,她从未遇过像我这样的人。

我当下有点傻住,不知道是我的耳朵听错了还是她心情不太好,不过她很快补充,说明她喜欢我真实的模样,她说我很有趣、搞笑,但是很多时候在外面我都呈现虚假的模样。

那时我的确会去想要和每个人做朋友,想去认识每个人,想看看各个国家的人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时我拒绝不了派对、别人的邀约,常常去参加,但内心可能时常出现狰狞的面孔,不想要去,要做自己的事情,却又拒绝不了别人。

可是我只是把在台湾的我,带到芬兰,压根儿没想那么多,等到欧洲朋友这样跟我一说,我才开始注意。在台湾的时后,我们的文化常常告诉我们要保持敦睦和谐的良好关系,即使不喜欢对方,还是要保持礼貌、释出善意。在台湾,我们注重群体,如果有人落单或是独自一个人,别人会觉得很奇怪,或许还会用狐疑的眼光看待。在这样的环境,我们不知不觉培养出虚情假意的能力,和谁都可以成为朋友、成为夥伴,却往往搞不清楚对方是敌是友,很多时候还是必须小心谨慎,小心翼翼,注意自己所说得每一句话、所做得每一件事情。

一起看看:芬兰教育这样改:愈多元、愈平等

因为亚洲的社会强调和谐,要避免撕破脸,表面关系都要维持好,和谁都要保持友好,所以很多时后我们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朋友。相较于亚洲人,欧洲人来的我行我素、直接,他们只管在乎自己在乎的人,不太去想别人的看法,强调个人的生活步调、个人特色、个人偏好,讲直白一点,是过于自我中心,有时过于直接的欧洲人常容易激怒他人、造成不安、并破坏关系。曾经在学校图书馆,我看到团体讨论时,一个芬兰女生直接对着德国男生大骂,骂说搞不清楚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投影片内容都没有做好等等,完全不在同学之间为别人留点面子。

有时欧洲朋友也会在你面前直接约其他人,直接忽略你,或是在请吃饼干的时后,忘记你的存在,在你面前把东西给其他人。他们明明知道你在当场,却不会去想太多,而我这个亚洲人就在这一来一往中深深觉得受到伤害,觉得这些人真的是自我过于中心,有几次我会询问他们,是否可以让我参加派对,或是让我也吃块饼干,其实答案都是正面的,只是他们在询问时,纯粹就只考虑到自己要什么而已。

延伸阅读:美味零负担!婚前派对食物

亚洲人常常要顾虑到群体,强调群体的重要,思考其他人的感受、想法,不可以鹤立鸡群,不可以只顾到自己,好处是将别人考虑进去、具有同理心,但是有时为了和谐,而无法做自己,或无法独自一个人,变得有些虚假,群体的确是很重要,但有时也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看看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如果这份虚情假意没有意义,那干嘛要维持和谐?但如果这份虚情假意对自己会有所影响,偶尔的维持,还是必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