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影展开幕片《极光之爱》,是李国修的儿子李思源改编父亲的舞台剧的翻拍电影,未上映先轰动,一起来看看吧!

  

翻拍舞台,或可缅怀

年仅24岁的李思源,是台湾舞台剧大师李国修之子,电影《极光之爱》就是翻拍自国修老师的《北极之光》舞台创作,我没看过舞台剧所以不知道剧情与台词部分究竟改了多少,但观影过程中常被突然其来不像平常话而比较像是舞台剧台词的对白提醒“《极光之爱》是舞台剧改编”这件事实。

而在异同之间,电影的镜头放大效果成功地捕捉到演员细致美丽的脸庞、也让观众得以就近检视他们每一个表情动作与情感和演技;另外,几个重点场景(如晓凤的家、极光仓库和花店等)的建构设计则是精致但仍不脱有舞台剧空间氛围,就连出外景的情节部分空间感(校园分首场景、车站、富贵角野外)仍是存在着上下左右(如舞台空间般的)边界,似乎要摄影机360度旋转拍摄一圈给大家看是不可能任务一般。

推荐阅读:跳脱舞台的场域,剧场的多媒体想像

简而言之就是李思源的版本强化了电影才有的放大与近拍等精致效果,可在对白与场景上仍甩不掉舞台的基因。

  

但这些痕迹似乎没有影响到电影版《极光之爱》的精彩。甚至隐隐让我感觉这导演有一股舍不得断奶的思父之情。

不知究竟是好是坏?但老实说,我挺喜欢《极光之爱》。

   

亮眼的季芹、杨丞琳

杨丞琳每次演戏都会给观众惊喜,在《极光之爱》也没有例外。

  

饰演与妈妈相依为命的年华女孩艾莉莎,她的初恋是一位英俊帅气的录音师,没有安全感的她,发明了记点卡、恋爱合约给规范机制,只为确保男友的殷勤与爱情,演活了每个或许美丽但是内心闭鼠又偶尔很想发一发公主病的别扭女孩样态。她的每个眼波流转、每次的特写表演,总能没有破绽地诠释出女孩的幼稚天真与娇蛮、体现女人的挫后成长与无奈。

延伸阅读:面对挫败,就能走出失恋

在大萤幕的特写里面,杨丞琳小脸秀巧、五官精致、可爱与美丽兼具的洋溢在《极光之爱》里,很难不让观众爱上她。

  

我也喜欢季芹在《极光之爱》里的表现。尽管饰演一位母亲是有点太年轻貌美了一点,可季芹仍然展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说服力,尤其她与樊光耀的一场死讯对戏,“靠手演戏”完全把舞台剧无法传达的仓皇濒崩的情绪细节、强大地表现在电影镜头语汇之中,舞台剧无法聚焦的分镜特写,在这场戏里被淋漓尽致展现。而这使得后来母女闹翻的场面即便把表现空间都聚焦在杨丞琳身上也没有弱化这位母亲的庞大感情能量,因为那封信的现身,足以代表一切。

推荐阅读:一封写给母亲的告别信:我失去你,但没失去你的爱

   

舞台剧与电影mix版

分化了舞台剧一幕一幕的戏,电影版《极光之爱》主要场景有五六以上,时光交错叙述亦有今昔对照之趣(欧若拉与凡人之恋的母女接力说故事剪辑得堪算精彩),演员NG的话可以重来、特写更是要多拍近就有多近… 这些,那些,都是电影比舞台剧更有优势的地方。

  
(初恋的存在,是为了遗憾)

但严格说来,《极光之爱》却又脱离不了舞台剧惯有的特色,如铭言到几乎琼瑶的对白、演员之间戏剧性的互动与走位、玩弄灯光的催情明暗、几乎全片缺席的“有景深长镜头”(和舞台剧的空间一样有限)…

   

所以,不管你觉得“舞台剧是3D电影是2D”或者反之(舞台剧是2D电影是3D),不论如何,《极光之爱》都是2.5D,介于舞台剧与电影之间。若是抱持着“这是舞台剧改编翻拍”的心理准备去看《极光之爱》,应会较能顺利观影(甚至入戏)。

不可讳言的是《极光之爱》有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情节戏码,幸好《极光之爱》比较偏向“老梗是好梗”的那一边。尤其在国修老师的原创基底底下,电影版《极光之爱》真挚而感人。一如国修老师与王月老师的诚恳灵魂,纯净,有爱。

而我喜欢这样的电影拍摄尝试。

    

电影翻拍舞台剧,有时会具有致敬或是缅怀成分,因为太爱了。

前阵子上映的台片《时下暴力》也是太爱原创故事而拍成电影的一例。如果台湾电影产业目前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故事荒与编剧缺的困境,那么至少从行之有年且已建立根基的舞台剧文化里去汲取养分也不失为是很好的方法。(真的,拜托谁去翻拍《吻我吧!娜娜》让我们有机会去一起想念雨生一下!)

延伸阅读:专访金马实力派新星李劭婕

 

影片年份:2014 
出品国:taiwan 
发行商:甲上 
语言:Chinese
导演,编剧:李思源 
演员:杨丞琳,宥胜,季芹,林妍柔,林柏宏,王月,樊光耀
片长:110分 
上映日期: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