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补习班的商人,比一般学校的老师,得到更多的尊敬和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选择,即使是要付出代价。

又要开学了,许多家长又要掏出钞票交给补习班,另一些家长可能还在烦恼,是否要补习,或者要补哪一家。

我们常对补习班没有好感,把教学这件神圣的事业当成生意,总让人觉得不太恰当。补习班超大班教学,常常又让人联想到填鸭,都不符合一般的教学理想。甚至我们会以补习班数量,补习学生比例,来评判改教有多失败。


图片来源

但是我在做教育课题研究的时候进行访谈,却发现一个意外的现象 -- 竟然有不少人在毕业(十)数年之后,对补习班老师抱持深度认同感,甚至怀抱敬佩感谢之意,至少在高中英文是如此。对补习班英文老师的认同感,甚至常远高出对学校英文老师的认同感。

为什么?为什么补习班的商人,比一般的学校老师,可以得到更多的尊敬和喜爱?经过不少调查,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由选择,即使是要付出代价。

如果问那些补过高中英文的人,往往他们对于补习班老师的特色与教学理念印象深刻:“某甲老师重视语言的习惯和直觉,用大量阅读让我们自然学会。”“某乙老师重视课外单字,擅于解释用字精确度,而且上课轻松幽默。”“某丙老师重视背单字,常用比赛为手段,比到前几名还发奖学金,对我超有效。”“某丁老师年轻漂亮,擅于教字根原理帮助我们理解。”

同场加映:芬兰教育这样改:教得愈少、学得愈多


图片来源

在挑选补习班的过程中,学生自己会选择比较:我相信谁的方法,谁的解说方式让我听得懂,谁的上课方式让我有精神不会想睡…。于是,需要短期快速进步的人和愿意长期打基础的人,选择不同的老师。希望深入了解原因的人和喜欢竞赛得奖金的人,进入不同补习班。重视上课有笑话的人和重视老师长得好看的人,也各取所需。

因为自由选择,每个学生都选到他心中比较好的老师。而因为他选择了,即使要付学费(有时,正因为要付学费),甚至是他自己压岁钱中扣的学费,他更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学习的时间与资源。同时,也因为自由选择,老师们努力强化自己的教材、教学能力、上课趣味性,努力鼓舞学生,达到了更好的成果。

其实,在教育部的课纲之中,高中是“选课制”的,而多数欧美的高中,都是采行选课制。然而台湾的教学现场,因为便宜行事,因循旧制,只有选组,并没有真正的选课,諻论选老师。这个作法,不只对学生可能是不好的,对老师也是不好的。

延伸阅读:在德国,我学会了在台湾学不到的事


图片来源

学生因为乱码、机率、命运,被安排坐在教室,不得逃离。老师受保障台下有一群学生,但是却没有人能保证台下的学生适合这个老师、想听他的课。事实上,无论一个老师多优秀,多认真努力,总会有少数的学生和教法、老师特质不配合。这个学生没有换老师的可能性,只好发呆睡觉,只好玩手机传讯息。这对认真的老师而言,不也是一种折磨吗?

也许,正是看来残酷的市场机制,让补习班老师得以因才施教,被学生所感恩纪念。也许,正是看来温情的责任使命机制,让一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常常处于互相不配合的状态,让师生的良缘变调走味。这个吊诡,也许当局者该好好思考。

同场加映:另类教育,让德国的孩子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