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24 岁的大学生,已经在四个国家实习过,到底是什么样的企图心,让他不断地挑战自己,站上国际的舞台?

我认识 Ian 是在每月举办的免费 MBA 申请讲座,第一眼觉得他是一个有阳光般笑容的大学生,但是他问的问题都好详细,也非常有礼貌;第二次在每季举办的 MBA networking event 上碰到,他告诉我新加坡实习的趣事,我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清楚自己的方向;第三次他写 email 给我,问我有关申请 Dartmouth-Tuck 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全美 MBA 排名前十名)的 Business Bridge Program,我很自然地想帮他多一点,所以也帮他修改申请文件。

现在,他刚结束为期一个月的 Tuck BBP,他是全亚洲唯一一个录取的申请者,而且在课程结束前,已经拿到几个实习的面试,目前在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的一个工程顾问公司实习,和一位巴西、一位法国和一位美国实习生,住在一栋公司提供的,四间卧室的美国大宅。关于国外实习机会,Ian 也热心地提供工具文及心得分享

延伸阅读:为什么 MIT Sloan MBA,只录取一个台湾人?

履历不漂亮?24岁的他,经验遍及台湾、大陆、新加坡、美国

我说想专访 Ian,他却一直觉得自己还没有“漂亮”的履历,但是 24 岁的他,教育背景、社团、实习经验,已经遍及台湾、大陆、新加坡、美国,这个有阳光笑容的大男生,叫做 Ian;他曾经在大学社团干部全走光的时候,靠自己的力量,从零开始招揽、训练新人,把社团从台湾15个大学分会垫底,在一年内带到第二名。

Ian 曾经也像台湾大部分的家长、学生一样,觉得建中和台大是人生的唯一的目标。没考上建中,甚至也没能上前十志愿,他重考一年考上延平,前阵子才天天和一堆外国人混在一起念书、party 的 Ian,说:“我高中英文有够烂!高中前两年从没一次及格过,英文成绩是班上永远的前三….倒数!”还好碰到一个很鼓励、相信自己的英文老师,“老师每次都说我,这里棒、那里棒,我一直觉得他疯了!但现在想起来,也是因为这样,我把英文打掉重练,从头学习何谓主词、动词,然后疯狂背单字。”

参加社团,不是只为 title,他要做到极致!

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Ian 英文成绩从全班吊车尾,变成第一名,也考上当时心目中的第一志愿 - 成功大学。“我高中学测完,看了一些 MBA 的书,然后就开始计画未来念 MBA,除了拓展视野,也为了有更好的职涯发展。”他知道 MBA 注重社团经验,大学第一年就在找适合自己的社团。“发现 AIESEC 是个充满商业性质挑战,且有许多发展空间的国际性社团,其中甚至有许多机会与企业主管面对面谈合作案,我想是个对未来申请 MBA 有利的经验。”

大二他当了社团开发部 Team Leader,同时也在全国大会筹备会中和企业谈赞助合作,大三当上成大分会的副会长,“其实那时候社团里这个部门的人都走光,连负责人都不做了!”Ian 笑着说,“我不想要只是有一个 Title,我想要做出成绩来!”他说那时候成大分会连续 18 年没有任何企业合作案,社团内部缺乏一个有系统的管理与训练,新成员也大多持好奇心来体验就走了。

同场加映:国外面试官这样选学生!念书之外,你还有其他经历吗?

因为想做出成绩来,Ian 在社团新生进来时,告诉他们一个善意的谎言:“部门历史悠久,年年都为全国排名顶尖,这传统必须要维持!”他让新人相信,和企业谈合作案是容易的,他甚至自己去上了很多销售课程、讲座,用各式成功案例来训练新进社员。“我开始有系统地去训练大家陌生开发、简报技巧等业务能力,反正当时觉得目标很明确,用尽办法就是要让社团成功!”

最后,他的社团成功大学分会,从连续18年没有任何企业合作案,老是垫底,那年签了10个合作案,与4个合作企业, 变成全台湾第二名。在升大四那暑假,他甚至休学一年前往 AIESEC 台湾总会担任全职的副会长,领导全台170人的业务开发团队,去处理更为复杂棘手的难题。

从社团经验到国际实习之路

也因为参加国际性社团,Ian 看见新加坡在经济面各项历史惊人成长数据,也看见媒体学者不断提起“新加坡”。“与其透过二手资讯,我决定亲自前往,所以开始在新加坡当地实习平台网站上找实习。”这份职缺原本只找新加坡当地的商管学生,但是 Ian 在与亚太区市场开发总监的面试中,展现自信,和对商业与策略的热诚与经验,顺利获得实习机会及签证赞助。我一直非常鼓励大家到各国实习,所以请 Ian 提供了详尽的国外实习工具文及心得分享

Ian 告诉我:“我想要了解大家所描述的这亚洲国际人才库,以及它成功的关键、精神,也希望年轻的时候就可以跨出这一步!”这样的大男生,你说他做出了什么成绩吗?或许 Ian 没有我专访的很多大人物 title,但是他才 24 岁,几年前就开始勾勒自己的目标,并且有计画的一步一步迈进。他有一帆风顺吗?没有,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不服输、永远想挑战超越他资源、能力范围的事情。

你会喜欢:关于未来,你需要的不是硬干,而是布局- 申请国外学校的小秘密

我自己北一台大华顿,一直被叫做优等生,但我看到像 Ian 这样的年轻人,更佩服他们的努力,觉得如果有能力帮助他们,他们岂不可以更强、发挥更多无限可能?如果未来又可以到 Top MBA,认识全世界的菁英,他们可以站上国际的舞台,打国际的商业战场,未来帮助台湾,这样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我很荣幸,每年办台湾上千人参加的 MBA 高峰论坛、每月的 MBA 申请讲座,可以认识到这些优秀的学生,或者帮助一些还没找到方向的年轻人,希望未来透过他们的能力,做更多、更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