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吴宇森重拍的《赤壁》,对于诸葛亮的印象,停留在金城武微笑说“略懂”时的闲散与自信,尽管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从未说过“略懂”二字。

 

经典故事的重写、翻拍与重新诠释,其实是现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想像与当代价值的转嫁,在这个角度上,电影《赤壁》不是西元三世纪的历史故事,而是二十世纪的故事,传达了当代的价值。

 

经典故事的改写,并不是现代人才想得到的创意,对于苦思灵感的作家而言,人事间各种光乖离奇的事件,是最好发挥的题目,天底下的新鲜事并不多,一个经典的故事,总是很容易成为历代文艺青年们抢先下手的目标,就如同三国赤壁,花木兰,李小龙可以重拍成好几部电影,电视剧,或是卡通动画一样。

 

  

 

曾经有一个名为谢小娥的女性,其身世之离奇,可和电视剧“夜市人生”一拼高下。据说这是个真人真事:谢小娥跟着父亲、丈夫的商船外出经商时遇到强盗,整船的人都被杀害,只有小娥在慌乱中跌落水中而得救。有一天小娥梦见父亲、丈夫的亡魂,得知杀父者为申兰,杀夫者为申春,谢小娥便乔装成男人,潜入申家为奴仆,希望找到机会复仇。某日,申兰、申春邀请强盗集团的同夥喝酒,众人大醉之余纷纷睡倒,谢小娥就趁此机会,以随身的佩刀砍断申兰的头后,呼喊邻人帮忙缉捕申春与其他同党,并在申家查获钜额的赃款(这几乎可以拍成一部蓝色蜘蛛网或玫瑰瞳铃眼)。等整个案件落幕后,谢小娥才回到家乡,而当地许多名门贵族仰慕她为父为夫报仇的英勇名声,都希望能娶谢小娥为妻,但小娥却发誓不嫁,出家当尼姑去了。

 

这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发生于西元806-820)收在宋朝政府编写出版的前朝国史中而广为流传。数百年后的明代(1368-1644),当时的文艺青年喜好惊悚激烈的奇闻异事,谢小娥故事一方面是正史记载的“真实”,弱女能为父为夫报仇的义烈,更是投其所好,谢小娥的故事,被明代文人改写成各种不同的版本,收在地方史书、女子教育书籍、小说、杂剧等文类中,各自拥有不同的样貌。
 

 


左方为女扮男装的谢小娥,举刀欲砍房内熟睡的仇人

 

就如同有些人会争吵孔子是哪里人一样,古人一样喜欢和名人攀亲带故,企图以名人让自己的作品引人注目,像谢小娥这样的女子,便是众人争取的对象之一。有好几个不同版本的谢小娥故事,被收在地方史书(即现代宣扬地方政府绩效的文字)或女子教育书籍中。此类宣扬政令,政府观点的文字,就像某些政教片,略显呆板但相当程度贴近所谓的“正统”观点。

 

例如在原始的结局中,小娥是外出访道,但在明代的地方史书中,小娥却是绝食而死。小娥原是失足落水,但在教育书籍中,却被改写为因痛心父亲,丈夫之死而投水自尽。不知你是否已经发现,谢小娥的身世似乎真的越来越夜市人生了,没错,明代的女性传记中,很大的特色便是要写的像琼瑶,像“夜市人生”,就是要惨到让读者哭哭,跳起来摔书,摔了之后再很糗的捡回来继续看。

 

明代畅销排行榜前几名的小说《拍案惊奇》,作者凌蒙初(1580-1644)将史书中不超过四百字的记载,加油添醋地改写成约一万字的小说。小说中,谢小娥揭示自己为女儿身后自言:“小妇人而今事迹已明,不可复与男子混处”;“我混迹多年,已非得已;若今日嫁人,女贞何在?宁死不可!”这些强调男女的界线和女性贞节的文字,都是原始的史书记载中不曾见的,谢小娥于此,已成为明代女性,投射明代社会对女性的想像---贞节烈女。

 


房内的谢小娥,右手举刀,左手抓住仇人的头发,正准备砍去仇人的头部

 

官方出版品中的谢小娥复仇故事,不过短短400字,其情惊悚而引起喜好猎奇的明代文青的注意,他们的笔下的谢小娥故事,强调女主角女扮男装混迹江湖,却仍冰清玉洁,一心向夫,成为伦理导向的文艺爱情片,女主角也从《追杀比尔》中的死亡新娘,逐步被规训,成为婉约柔弱但为爱牺牲、为爱奋斗的琼瑶女主角了。这是明代文青的创意与发明,体显明代对女性、夫妻情感的想像。

 

而21世纪的你/妳,如果想拍谢小娥电影,会怎么编剧呢?

 

 

参考资料:明代版画,引自明代士人吕坤(1536~1618)所编纂的女子教育书籍《闺范》(收于《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二编》第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明启祯间新安泊如斋刊本重印,1994) 明代版画,引自明代士人吕坤(1536~1618)所编纂的女子教育书籍《闺范》(收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杂家类,129册,台南:庄严文化事业公司,1995,据吕应菊重刻本影印)。《闺范》为明代的畅销书,拥有多种版本,故笔者附上两种插图以资参照。

图片来源:【pi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