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编按:
你是否也羡慕着北欧的工作环境,羡慕他们八点上班四点下班,羡慕他们在工作之外,还能够有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北欧的工作环境就是比台湾的好,其实关键因素都在于人的心态。北欧的福利制度,也能让每一个人都勇于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

推荐阅读: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芬兰人准时下班的秘密


这是大部分欧洲人、北美洲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约莫十四岁便开始打工赚钱,不再向父母亲拿钱,大多利用六七八月的时候打工,芬兰的工资制度还不错,平均薪资是两千欧元,工作时数是固定的,劳工保障做的完善,所以两三个月的一整天下来的打工大约可以赚足六个月的生活费,如果想要过再更好生活的(譬如说用有牌子的洗发乳或买有牌子的衣服等等)就会平日或假日去打工。

 

 

芬兰人认为一定的年纪就要出来工作,通常是小孩子亲自告诉父母亲要出去工作,而且同侪也都如此,极少有人还待在家中仰赖父母亲,如果这样同侪也会觉得奇怪。芬兰班上打工的人数比例恰巧和台湾相反,他们是大多数人都在打工,一两个没在打工,而台湾却是打工的寥寥无几。

这和文化社会有很大的关联,也和父母亲看待小孩子的态度有关。

在北欧,劳工的薪资福利很重要,也多半很平等,加上北欧的观念里认为行行出状元,不会有很大的阶层差异,不会特别一定要念到大学、硕博士,也不太会念什么好念什么不好。学校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只要你能做到一定的程度,找到自己的方向,通常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推荐阅读:嗑药少年也认真交报告!北欧教改成功的五个关键

所以求学期间做什么工作都无妨,只要你付出什么来换到金钱、生活费,那就是你的东西。

在实习期间也有人在打工,而且是兼差两份工作,令我非常佩服。大多的学生多以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为打工项目,有些人当病人的假日看护,有些则是教网球,有些教导钢管舞,有些人在饭店清理,有些人在公司里面打杂,各式各样的工作都有。

因为必须提早出来赚钱,芬兰人很小就独立,也学会怎么面对许多事情,他们较少有亚洲人要出社会时产生不适应的问题,或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或是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边,或是无法平衡自己和外界的声音。

推荐阅读:世界是你自己的,与其他人都无关

点下一页,芬兰人幸福工作的秘密

 

其实只要在学校读书,芬兰政府都会给生活费,一个月大约四百欧元,芬兰政府了解大多数的孩子需要自己赚钱,却又不希望学生因为打工的关系耽误了学校的课业,所以政府规定大学必须在六年内念完。

这笔补助的钱其实刚刚好,只是可能能买的东西价格上都会是最便宜的,所以若想要好一点的生活,买比较贵一点的食材、用比较好的洗发精等等,就会想出来工作。

经济独立的芬兰年轻人,为期两个月的暑假几乎都在工作,这两个月所赚的薪水,可以悠哉的度过下一个学期,倘若将这个情况放在台湾,在暑假,除非是做偏知识性质的高薪水工作,否则以劳力类型工作来看,这样两个月所得到的薪水应该无法支撑下一个学年度。

当芬兰人听到我们亚洲大多地方,会等到学业全部念完才来工作,多半会觉得有趣,和他们很不一样,有些人会觉得奇怪,有些人觉得这样似乎还不错。

“不过你们这么忙,要工作也没时间工作。”亚洲社会中,求学阶段要读的书虽然因科系而有差异,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求学中充满着读书和考试,形成一个一个没有限制的回圈。加上工资、国民所得较低,工作时间较长,学生比较不容易平衡读书和工作。

同场加映:在德国,我学会了在台湾学不到的事

大多时候,芬兰人觉得工作的经验是非常重要,有工作的经验也在后来他们要找工作时,加上不少分数。工作经验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比较少有理想中工作和现实上的一个落差。

在亚洲,因为环境的种种关系,薪资的差异大,持续有工作经验又一边念书的同学比较少,虽然亚洲父母多半认为工作很重要,但又不希望孩子在求学阶段把精力放在工作上面,形成一种矛盾的论调。

推荐阅读:芬兰教育这样改,教得越少,学得越多

 

不管是前提的环境,还是整体社会的态度、个人的思维,亚洲的整体情势和芬兰的模样差异很大。我们没办法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小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是找出自己的兴趣,或者要求小孩子早早就要出社会,这些本来在一个人成长中较难的部分因为教育的体制、环境的氛围变的更难达成,所以有许多人选择持续的念书、保持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

做为父母的,大概也只能给予支持、协助和提供视野开阔的机会,让他们多看看不同的东西,去了解自己,和到底想要做什么工作吧。

 

台湾的现况,没有这么糟但可以更好
〉〉另类教育,让德国的孩子不一样
〉〉台湾可以更好!写给台湾的十点疑问
〉〉学会丹麦的六个幸福基因,台湾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