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尝试过同居吗?许多人把同居想得很美好,但是事实上,同居的课题真的没这么简单,作者茄子皮与我们分享,同居前,你得在两人相处外,先产生“第三个我”。

笔者曾经有位朋友去参观过一个名为“失恋博物馆”的展览,希望鼓励失恋者展出一件和失恋相关的物品,并分享一段小故事,透过展出属于个人的“心碎记忆”,勇敢面对失恋的伤痕,使得崩坏的心灵有机会得以复原。这个展览的思维相当特别,鼓励人去“面对”而非“逃避”,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但是光听朋友分享,就彷佛身历其境。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笔者印象深刻,也深感共鸣。故事的两位主人翁维持了七年的远距离恋爱”关系,认识之后就一直如此,没有机会真正在一起生活、相处,终于有一天等到机会了,两人决定同居,期待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不料才在一起七天之后,因为受不了对方的生活习惯,竟然分手作收。本来像顽石般屹立不摇的爱情,竟经不起几天的朝朝暮暮,像闪电一般迅速瓦解,爱情文艺片瞬间变质,成了令人咋舌的“文艺惊悚片”!

故事卡上是这样说的:“七年的常相厮守,竟敌不过七天的朝夕相处。”显然时间不能衡量爱情稳定度的绝对量尺,与两个人的未来性更没有直接的关联,如果觉得在一起久了就把对方视为理所当然,或是觉得两个人一定会一起走下去,那就大错特错了!

推荐阅读:给刚失恋的你和妳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人说:“同居是测试你和这个人是不适合进入婚姻的一种"试炼"。”所以代换一下,就成了:“同居是测试你是不适合踏入坟墓的行前训练。”看看自己适合选棺材、还是进灵骨塔,言下之意是,不管怎么样都是死路一条吗?

对于“婚姻到底是不是爱情的坟墓?”网上已经有很多的讨论,也争辩了许多年,至于答案为是或不是,还没有婚姻经验的笔者不得而知,但统整了网路上个路观点,发现普遍认为婚姻若爱情的坟墓,有两大原因:

(1)新鲜感:两人相处久了落入“理所当然”模式,无聊、没趣,相敬如“冰”

(2)适合度:真正在一起密集相处后,才发现两人的生活模式与价值观,竟然像饿着肚子的猴子,没有一点“相交 (香蕉)”

你会想问:该不该放弃不断争吵的爱?

结婚与同居的主要差别,在于结婚是一种富有社会期待和法律意义的关系,同居则还没有实质的法律意义,也不必要和伴侣的家人有深刻互动(前些日子吵得沸沸扬扬的多元成家法案,其中两大焦点-伴侣制和家属制,就和同居的法律意义有直接关系,所以才说“还没有”,来看看法国通过同性婚姻及领养法案幕后故事 )

先跳开这个面向不谈,同居指的是“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居住的事实,和结婚的部分经验相似,两着都必须要“贴身相处”。这和刚刚提到的婚姻之所以可能成为爱情坟墓的两大原因-新鲜感与适合度,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贴身相处”可能是新鲜感的杀手,其实不难理解,你就想像学校里的餐厅,第一年进学校,总是觉得便宜又好吃,第一个礼拜甚至常常因为午餐的选择而苦恼,但是到了第二年以后,因为每天只有几个固定的菜色,巴不得逃出校外,寻找“新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小三文化会出现的一个重大原因吧!

延伸阅读:小三只是恋爱,元配才是人生?

爱情当然不能用选菜色直接类比,但是一个人如果习惯把周遭的人、事、物看作理所当然,久了后就不珍惜、不欣赏,那新鲜感被扼杀,绝对是必然的结果。

至于“适合度”为何在贴身相处后容易“裸露”,因为刚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下意识地为了“未来的”感情稳定度努力,因为害怕失去,所以特别欣赏、格外珍惜,必要时会做适当的“妥协”与“迎合”。然而,当两个人每天都贴身相处,我们自然而然将其诠释为“稳定”,自然“真相毕露”,最真实的感觉也从心中扩散,再瞒也瞒不过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原来他 (她)的吃相那么难看,我完全无法接受。

错就错在,我们误以为同居等于“稳定的关系”,忽略了“新鲜感”是爱情中不可或缺的“动态因子”,要时时维持。至于像是“适合度”这般的“静态因子”,同居才是真正的高级试炼,前面的交往可能只可说是小学等级。

这样错误的认知不知造就了多少怨偶、离婚,当然也影响了很多无辜的小孩,所以我觉得“不会同居”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现实是,在现代社会里决定迈入同居的年轻情侣不可胜数,这也是笔者写作的目的,我的所有文章关注的重点都是同一个能不能为社会带来正面的能量与影响力。学会同居,就是学会更棒的爱情,当然笔者也还在学习这种更棒的爱情,刚结束一段同居关系,希望透过自身的反省与分享,造就更多的佳偶。和大家分享三种不同层次的同居: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爱情是无止尽的生命旅程,希望大家都可以朝“三个人相处”的爱情努力迈进。

在同居的爱情旅程里,“一个人”的相处模式是跟团旅行,随波逐流、没有自己;“两个人”像是一起出发但各别行动的自助旅行,自由、尊重,但也没有深刻的共同记忆;“三个人”则是缜密规划的蜜月旅行,深刻隽永、无期无为。

推荐给你:恋爱之前,一定要先学会独处

一个人的同居-随波逐流的“跟团旅行”

在同居里头的“一个人相处”,意思是在两个人的互动模式中,常常都是“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譬如说一方一味的顺应另外一方,迎合或妥协。或者是一个人的决定最大,另外一个人没有任何决定的空间,像是专制的皇帝君临天下,百姓的工作是“遵旨”,臣不得违抗,更不可能申诉或改变,皇帝开心你就开心,皇帝不开心你就遭殃,最相符的就是传统的“大男人主义”。

笔者写这一段不是要批评大男人主义,只是写出事实,至于这种“一人式”的相处模式在现代民主社会是否合时宜,就要读者自行判断了,辛苦读者了,毕竟现在我们生活的社会民不民主,还是一个大问号。

延伸阅读:写在太阳花学运之后,年轻的世代:结束才是开始

很多的跟团旅行就是密集的跑行程,参观很多大众景点,很无聊但是很必要? 如果不够清楚自己为什么旅行,充其量不过就是移动身体的假旅行,回到家后惊觉,这趟旅行好像可有可无,有去跟没去差不多。

很多“一人同居式”的爱情就是如此,每天的生活就像跑行程、移动身体,因为住在一起所以还格外的“密集”,不用新鲜、更不用谈适不适合,因为在我们“伟大的爱情”结构里,那些陈腔滥调都已成失灵的形式,尾大不掉!

两个人的同居-一起出发、各自行动的“自助旅行”

“两个人相处”的同居模式,像是一起出发、各自行动的“自助旅行”,两个人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定点后散会,时间到了在集合一起搭飞机,聊聊并分享彼此的旅游经验,听起来很不错,尊重彼此的想法与行动,但是过于独立,所以大概也很难有刻骨铭心的共同记忆,生活在同一个空间,活像是“一起单身”。

延伸阅读:十二年的单身好日子

事实是,真正的同居很难像是这样的自助旅行,定点后分开、时间到在集合,因为“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空间有限,所以要在生活上保有两个“完整、独立的自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四-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除非,你家有100坪大,然后一个人白天上班、一个人晚上上班,两个人可以有甜蜜的“早餐时间”,类比现实状况,比较像是分隔两地的夫妻。但是一样不可能,一来我们这边在探讨的就是“住在一起”,所以分隔两地的夫妻不考虑。二来现在房价那么贵,像是在台北一坪难求的年轻情侣,很难求得空间上有独立性,譬如说两个人都各有一个自己的房间,房间以外有共同的活动空间像是厨房、餐厅,所以才说这基本上是不可能。

三个人的同居-深刻隽永的蜜月旅行

好的同居经验可以强化爱情,或是用健康的方式真正理解自己适不适合和这个人长久,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前面提的“一个人、两个人相处模式”,那想要好的经验,即是不可能的任务五-痴人说梦。

分享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有次在家里,同居的女友擅自变动了家里的格局 (我们家除了床、桌子和浴室,剩下的地方大概不到1.5坪),虽然我蛮喜欢这个结果,但还是不小心生气了,因为我认为这是我们“一起的空间”,要变动也要经过讨论,而不是一个人决定,另一个人无条件接受。

延伸阅读:条件是一时的,相处才是一辈子

另外一个小故事,同居期间我因为工作因素常常不在家,女友那个时期则是在家里工作的自由画家,所以我每次回到家,都不会有完整的“私人空间与时间”,有次我因为眷恋一个人的写作时间,故意晚睡,结果凌晨一点半女友的闹钟响了,吓了我一跳,她说是要起床陪我工作,我问她:“妳是真的想要起来工作,还是想陪我 ?”她说是想要陪我,我说没关系不用,她硬要起来,最后我动了脾气、吵架收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相当重要,因为 会独处,才会和人好好相处 

对于我的两次动怒,我感到相当抱歉,或许是我过度坚持自我,但是两个人住在一起,无可避免地造成时间与空间的紧缩,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坚持前文提到的“两个人的相处模式”,那一定会冲突不断、渐行渐远,后果可能只有两种- 和“一个人的相处模式”妥协,或是分手,回归真正的一个人相处。

但是爱情并非是与不是的二元论,想要一段好的同居经验,就要学会“三个人的相处模式”,在“我”与“他”之外,还必须要创造一个由两个人的相处模式调和后形成的-“第三个我”。

“第三个我”可能自然形成,但如果刻意经营,绝对会对爱情添增多几分浪漫。比如说你可能本来不是会写小纸条的人,觉得那既肉麻又恶心,但是有次和伴侣吵架,你写了小纸条,或是有天你因为晚回家之到隔天会晚起,就写了早安的小纸条,这样“第三个我”的行为为爱情添增了“新鲜感”,也自然而然更加浪漫了起来。

延伸阅读:路嘉怡:不爱会死,两个人的浪漫 

又比如说,你本来不喜欢和人分享自己的心情,但你的伴侣却相反,他热爱分享,也以分享做为人生的必要态度。如果照原本的“两个我”,这个特性可能成为“不适合”的症结点,埋下分手的远因。但是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愿意做出第三个我,做一点小小的平衡,本来的症结可能变成“体贴”,爱情是不是更有了一点常相厮守的味道,蛮甜的,会让人蛀牙的那一种!学会“三个人相处”的同居,像是天天度蜜月,纵使之后因为别的原因分手了,仍然是深刻隽永、难以忘怀,这样的同居关系绝对不是进坟墓前的行前训练,而是迈向真爱的“修恋之旅”。

曾经有一次笔者在一场演讲,被一位大学同学问到:“喜欢和爱的分别是什么?”,

我随口就答:“喜欢是是非题,对就对、不对就不对,不懂就看感觉;爱是申论题,除了基本认识外要有创造力,问题是,你愿不愿意为了你的他,创造一个新的自己?这不仅仅是感觉而已,还有愿不愿意!”

所以如果当你遇见一个人,他让你每一天都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甚至愿意每一天都为了他创造一个“新的自己”,那就是真爱了,请好好把握,这样的爱情绝非梦幻,除了等机缘,也要靠自己努力“修恋”。

也推荐:女孩写给未来男友的信:你的爱会让我成长吗?

你可能会问:“美丽的爱情是不是一定要这么复杂、麻烦 ?”这笔者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因为我也还在学习,但是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爱情也是。我们如何选择,决定我们的爱情是什么样子,还有在爱情里面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想要简单的爱情,可以去找一夜情,再简单不过。如果想要深刻、长久的爱情,就认地的好好“修恋”吧,毕竟在很多人心中,同居也只是其中一门“选修课”而已,爱情的路还很慢长,要有耐心,慢慢来、比较快!(同场加映:八个小事,在同居前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