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many 好想哭编按:
当你对爸妈说,今晚我不回家吃饭啰,嘿我下个月再回家看你们时,他们正不停地老下去。无论现在的他们多有活力,终究难逃老、病、死的人生剧本,你做好准备了吗?小时候爸妈牵着我们的手一步步往前走,从今天开始,换我们学习照顾父母,牵着他们的手,陪他们走过人生最后一哩路。

延伸阅读:导演,旅程就是人生《不老骑士》


从走路的样子,就可看出早期失能、失智?

除非刮风下大雨,否则92 岁的素英阿嬷都会出门趴趴走。有时去分别住在台南市不同区的三个女儿家;有时住在高雄88 岁的妹妹会搭火车到府城找她品尝小吃;周六则固定和一群阿公阿嬷在安平老街大榕树下聚会用午餐。

素英阿嬷脑子里有一张她自己的公车时刻表,纪录着几点几分、在她家巷子口裕农路站牌搭上哪一班公车,可以到达今天的目的地。这天,她穿着藕色开襟上衣、棕色长裤和白色棉袜运动鞋,亮闪闪的银色卷发罩着咖啡色发网,拄着雨伞拐杖走出家门,看起来就像个慈祥的日本老奶奶。

不过,因为左大腿关节退化,使得阿嬷走路有点蹒跚歪斜,而且疼痛,曾经想要开刀,但医生儿子认为手术不一定有效持反对意见,阿嬷只好打消念头。

虽然走路会痛,她仍坚持每天得出去走走,而且她发现,拄着拐杖稍微走快一点、走远一点,好像也可以减轻些许疼痛,“要多出去走路, 麦一直在家给电视看,不然头脑、身体退化搁卡紧哦,”已经当了阿祖(曾祖母)的她认真地说。

素英阿嬷的观念是对的。愈来愈多研究指出,从走路就可以看出长辈是否有早期失能、失智的征兆。

老人家平均行走速度,应该每秒大于1公尺

走路,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件轻松自然的事情。其实,要做到说走就走、说停就停,必须靠我们大脑神经系统与骨骼肌肉系统合作无间才办得到。年纪增长,大脑细胞会因老化而逐渐减少,走路所需的神经控制与协调就会变得比较差。虽然老人家行动会比年轻时慢一些,但应该可以维持平均每秒大于1公尺的速度,研究发现,行走速度慢的老年人,存活率比较差。

然而,《康健杂志》的“照顾父母健康,你做对了吗?”大调查发现,竟有近八成(78%)的受访者认为老人家走路愈来愈慢是正常的,这样的迷思应该尽快导正。

通常,会造成老人家行走速度变慢有几个原因:平衡感不好、关节疼痛、肌肉无力、视力不佳、周边神经病变、中风、巴金森氏症或者害怕跌倒的心理障碍,使得老人家的步伐变小,经常小碎步走,这反而容易步态不稳,提高跌倒的风险。

走路速度慢,也是失智症警讯。研究发现,失智症病人在行走速度、步态、步伐长度等,比同年龄的老年人还来得小。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针对2410 位平均年龄62 岁的受试者,进行步行速度、手握力和认知功能测验。追踪11 年发现,走路速度慢的人在65 岁后失智的比例,比走路快的人高出1.5 倍,这项研究指出,步行速度较慢,与脑容量较少,和记忆、语言、判断力测验表现较差都有关系。

如果想知道家里长辈的行走速度表现,可以试着做“5 公尺步行测验”。用走路速度来当成评估失能或失智的工具之一,就像用年龄、性别、抽菸习惯、身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去评估罹病风险,是一种简单、几乎不花钱的做法,仅仅需要一个码表(或有秒针的手表、手机)和一条可标示距离的走道即可。

失智症病人走路重心容易歪到一边

走路的样子亦是观察长辈是否有早期失能的重点。例如:

  1. 罹患巴金森氏症的病人走起路来会有身体前倾、步履缓慢、小碎步前进、身体摆动减少、突然往前冲等特点。

  2. 常压性水脑症的三大症状之一是走路小碎步(另两个是记忆力退化、来不及上厕所,常尿在裤子上)。

  3. 失智病人行走时,重心偏移程度比一般老人明显。因为平衡感和协调性不好,所以重心会飘移,只要一个走不稳就很容易跌倒。

想知道长辈平衡能力好不好,可以试着做“静态平衡感测验”。

如果长辈的行走速度或平衡感测验异常,建议就医查病因治疗,若单纯是年迈造成走路较慢、平衡感退步,建议可以在家常做抬腿运动,或是骑固定式脚踏车,强壮大腿、小腿肌力与耐力(104页)。想要训练平衡感, 可以踩在软垫上,把脚一前一后站立训练,并练习走一直线。

爸爸妈妈,换我照顾你们好吗?《牵爸妈的手—自在到老的待办事项》

 

 

 

 

好好照顾自己,更有能力好好照顾别人
〉〉美人也能有美命
〉〉女人,不要再害怕
〉〉这食物有毒吗?

图片来源:Bjorn%20Bednarek%20via%20photopin%20cc?ref=read"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