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的你在帮助他人后曾有过“为何我要这样付出这么累?”的疑问吗?五步骤教你不再一味地当好人,这一此别把所有问题自己扛,告别心太软的“超级帮手症候群”!

有人说过你是乐于助人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吗?有些“好人”是自愿的,甚至别人还未提出请求,他便主动提供帮忙,只怕别人不接受他的建议。有些“好人”是被动的,就如同只要朋友或同事求助,他也许不太情愿,却也连锁反应般把好人做到底。

两种好人的心理机制与动机也许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点:

  1. 助人的倾向可能变得具有强迫性
  2. 总是聚焦于他人,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

心理学家洁思·贝克(Jess Baker)和罗德·文森(Rid Vincent)把上述助人行为表现称做“超级帮手症候群”(Super-Helper Syndrome)[1]

如果你也有这些助人症候,甚至曾有过“为何我要这样付出这么累?”的疑问,我希望你能停下来看看我从《善良人的生存法则》中整理出的四种助人者,配以精神分析的解释,好更了解自己助人的动机,以及能够如何调节。

猜你想看:总先为他人想,你也有“好人病”吗?专家建议:设立“心理界限”,别让好意变负担

图片|Photo by Adrienn on Pexels 

无法不说“是!我来帮!”的主动助人者

(一)你爱帮忙,但有问过自己为何爱帮忙吗?想当对的人

许多“主动”助人者,其实有着对事情“臆断”的倾向,即太快按自己的观察或想法便妄下结论,提供对方自以为最好的资讯或行动。

就像生活中某些“热情”的邻人或亲友,有时候他们的主动确实是贴心的,但许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当别人不接受这些不请自来的建议或主见,他们就会生气与挫败,表现出“这么好的方法居然不用!那你自己瞧着办吧!”之类的晦气。

臆断型助人者其实不只是高估了自身判断或资源的好,他们生气的原因,是别人的拒绝在潜意识中代表助人者提供的是“错的”。

在人际关系中,这些热情主动又易怒的帮忙者,其实是通过提供帮忙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并用自我是好的感受来撑起“自尊”,所以被拒绝帮忙时“错的”感受使自尊炸裂,便引发教旁人无言的自恋式愤怒。

某程度他们是有着“心智化”(mentalization)能力不足的问题,即难以考量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与想法,才把自己认定的想法,如“他在否定我,因为他觉得我是错的!”,套到自己对他人的理解上。

同场加映:【为你点歌】争吵、分开、示好、心软的恋爱回圈

图片|Photo by Pavel Danilyuk on Pexels 

(二)你爱帮忙,但有问过对方想不想要吗?想当好的人

另一种“主动”助人者,心中是带着许多的“必然、应该、必须”。他们呈现出无法“注意”他人有所反应及代表的感受,及无法“想像”别人有何感受 [2],是在于他们困在“事情就该这样做!而这样做就是好的!”的自我道德里。

在写这篇文章的前阵子,有位南部的朋友请假来台北玩一周,她约了好几位以前认识的朋友出来见面。由于她不熟悉台北,因此行程安排都交给朋友来决定。

但其中一位朋友,彷佛以“多就是好”般的热情,给她填满必逛的景点和每顿饭上的餸菜,并坚持负责各种交通接送。这位南部朋友其实为此感到困扰,甚至无法跟其他朋友见面,却不好意思开口拒绝这位“在地导游”的盛情。

许多人其实大多时候的行动,都是受到强烈的自我道德(超我)所绑架。

就如“在地导游”认为作为一个“好人”,他就该如此或这般接待朋友。即便别人有很好的理由婉拒助人者的帮忙,而他在理智上也能够明白,但超我将强迫他去完成该完成的“好事”,才能证明自己确实是“好人”。

图片|Photo by Brett Sayles on Pexels 

无法说出“不!我不想帮!”的被动助人者

上述两种主动助人者急着跟别人说“是!我可以,我会,我能给!”去换取自我价值,而被动的助人者面对的则是无法说出“不!我无法,我不会,我不想!”,才一直强迫自己付出。

(三)你去帮忙,但有想过为何一定要去吗?害怕当坏人

相对于臆断型助人者常常认为别人不懂自己,反应型助人者则往往在另一端,觉得自己能够懂别人的需要,且因为看到别人有需要就应该去帮忙──即使自己内心有千百种不愿意──换言之,他们有着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保罗·布伦(Paul Bloom)所称的“失控的同理心”,反而做不出够好或够正确的决定,如经常帮了别人,但牺牲掉自己。

反应型助人者就像是歌手任贤齐《心太软》中所说的:“你总是心太软  心太软  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有一位基督徒其实很希望周末能够出远门、跟教会外的朋友约会,但每次听说教会有活动时,他都只能忍痛放弃私人安排,一周一周地待在教会内。他说:

“在教会内去做服侍,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有人知道但没有去帮忙,其他人一定会评断他不是好基督徒。你要是问我,我其实真的很想溜走,但我每次也只会很热情的跟弟兄姊妹(教会内习惯的称呼)说‘好呀!没问题!有什么需要我来做!’”

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请求有求必应,并非只有意识上以为的同理心,一旦认识到一再的自己牺牲时,就难免承认自己拼命在人前当好人,其实只是不敢当一回坏人。

图片|Photo by Matheus Bertelli on Pexels 

(四)你去帮忙,但有想过真的是在帮谁吗?害怕当罪人

许多成年人是从小就被训练成为“助人者”的,他们是所谓“亲职化的小孩”,自幼就得去照顾父母的情绪。一方面,由于家庭和睦的任务落到他们肩上,使他们被赋予“不能不去管”的罪恶感,另一方面,他们也习惯了“对方不能没有我”的圣人感。

许多助人者其实都会成为如护理师、社工师、心理师、医师,或各式各样的疗愈及照护类工作者,他们一部份其实就是“亲职化的小孩”,成为亲职化助人者,这事又在心理治疗师身上尤其明显,就像精神分析师 雅各布斯(Theodore J. Jacobs)指出 [3]

许多人是基于未能治愈父母而产生的潜意识罪恶感,才踏上心理治疗师的职业。

透过现实中解除个案们身心的痛苦,潜意识的场景是在治疗那未曾被治愈的父母,即人们强迫地投入助人工作的动机,其实是试图去救赎潜意识中怀抱罪恶感的自己。

图片|Photo by Helena Lopes on Pexels

如何不再做烂好人的五步骤练习

总结来说,在主动的助人者层面,臆断型助人者之所以不断给予自己认为“对/好”的事物,其实是害怕自己是“错的”,道德型助人者则害怕自己是“坏的”;前者努力证明自己对别人是“有用的”,后者则希望别人眼中的他是“很好的”。

而在被动的助人者层面,反应型助人者的强迫式助人,目的虽在于表现自己的“好人”,但根本上是害怕成为别人眼中的“坏人”;亲职化助人者希望自己是“圣人”,享受别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成就感,但他们潜意识中正因为失败于照顾父母,才用工作来避免成为“罪人”。

虽然深层又长期化的人格表现,我认为还是很值得使用心理谘商去处理。但洁思·贝克和罗德·文森为处理“超级帮手症候群”患者常有的顽固信念,也提供了一套“信念解构”的练习 [4]

  1. 承认信念:觉察与承认自己有着诸如“我必须帮助人来证明自己是好人”之类的信念存在。
  2. 揭露不理性:思考并认识到这些“好人”信念其实是非理性的。
  3. 揭露害处:开始思考把好人做到底的可能害处。如自己失去了什么?这样做真的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吗?
  4. 放下信念:藉由认识自己助人信念背后的动机,去哀悼这些信念,但过程很可能是令人沮丧、对自己失望的。
  5. 替换信念:我们不是去停止为善,而是要为助人一事找到新的信念。

“必须当好人”是痛苦的,“可以当好人”却是自由的。


我是哈理斯心理师,欢迎追踪我的 FB 或 IG;若有心理谘商与相关需求,可电邮给我或联络伯特利身心诊所。